人物小档:苏凤英,78岁,荥阳市索河办西街组村民。4年前,苏凤英的儿媳患病瘫卧在床,医生断言活不过3个月。但苏凤英老人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使儿媳病情平稳,创造了生命奇迹。
“到俺家就是俺的亲闺女”
5月21日,记者见到苏凤英老人时,她正拿着毛巾忙着给坐在轮椅上的媳妇马文玲擦洗,脖子、耳后、手掌、手心,老人的动作熟练、仔细。
马文玲忽然显得有些烦躁,嘴里含混不清地发出咿呀声。“哦,是不是擦的有点使劲了?我轻点、轻点。”苏凤英像哄孩子一样,和马文玲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记者眼前的苏凤英老人,身材瘦小,腰也微微有些驼了,瘦消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苏凤英本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儿子张秋群在外打工,儿媳马文玲生病前在村头开了个裁缝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09年年初,马文玲突然感觉右手发麻,之后越来越严重。经确诊为“运动神经元” 疾病。这种病十分罕见,死亡率较高。“当时,医生说像文玲这样重的病情,可能活不过3个月。”张秋群告诉记者,为了挣钱治病,他经常外出打工,当时已经74岁的苏凤英就承担起了照顾儿媳和操持家务的重任。
老人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做好饭等儿子上班、孙子上学后,她就围着马文玲忙开了。穿衣、洗脸、梳头之后,开始喂马文玲吃早饭。“早饭煮仨鸡蛋、泡个馍,一杯奶。”老人说,文玲的病需要尽量保持体重,所以一日三餐,要变着花样做给她吃。
马文玲生活不能自理,苏凤英每天端屎端尿,定期换洗被褥,简陋的房间里始终清清爽爽,没有一丝异味。为了避免马文玲全身肌肉萎缩,苏凤英还要天天给她做按摩。马文玲说话不清楚,苏凤英有只耳朵已经耳背了。但在长期的照顾过程中,苏凤英慢慢听懂了媳妇的“话儿”。“伸舌头是渴了,说‘馍’是饿了。”
在老人的精心照顾下,马文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出现了好转迹象。在省人民医院复诊时,主治医生感慨地说,恢复得这么好与家人的精心照顾分不开。
老人告诉记者,以前她还能经常抱着马文玲坐到轮椅上,推着她出去晒晒太阳,但最近感到越来越吃力了。
“俺妈以前比较胖,身高1米5多,体重125斤,为了照顾文玲,她现在还不到100斤。”张秋群说,妻子体重快130斤,不管是上厕所,还是上下轮椅,都需要母亲搀扶,老人为此不知道摔过多少次。
记者问老人,文玲病了4年,每天要为她做这么多,有没有觉得累、觉得烦的时候?
“我这一辈子没闺女,文玲到俺家,就是俺的亲闺女,哪有当妈的嫌弃自己闺女的。”苏凤英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文玲的病治好。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文玲治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完了,还借了不少外债。老人身体大不如前,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都需要用钱。
说起这些困境,老人感慨不已:“难能咋办?再难也得过啊!”
这时,坐在一旁的文玲流下了眼泪。“别发愁啊,你的病会好的。”苏凤英赶紧拿毛巾替马文玲擦眼泪。“只要妈能干得动一天,我就照顾你一天。”记者 冯 芸 通讯员 谢梦瑶【原标题:78岁婆婆苏凤英四年精心照顾重病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