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河北献县有一个窦家寨,窦家寨有一个猎手叫窦尔墩,窦尔墩打了一只老狐狸。故事就从这只狐狸身上开始了。
这是一只皮毛非常贵重的银狐。窦尔墩全家如获至宝,喜气洋洋。谁能料到,这狐狸竟是一个勾命鬼,勾走了窦家两条人命!
窦尔墩的父亲和兄长带上银狐去集市上出售,遇上了活阎王武官千总。千总看中了货便扬言要买,他将窦氏父子骗到千总府。这千总刁钻无赖,仗势欺人,不仅赖走银狐不给钱,反而诬蔑窦氏父子偷了他家的狐狸。窦氏父子气愤不过,大闹千总府,但寡不敌众,都被活活打死了。
噩耗传来,窦尔墩气得两跟冒火,拿起一把单刀,冲进千总府要与千总拼命,为父兄报仇。怎奈千总兵丁各个武艺高强,要不是一位卖艺师傅的搭救,窦尔墩也险些死于千总之手。卖艺人指点他说:“要报仇就得学武艺,要学武艺就得投奔嵩山少林寺。”
窦尔墩在少林寺学了3年,觉得自己有些本领了,就想着回去报仇。但少林寺规规定,寺僧想还俗,要么从前门打出去,要么从后门冲出去,才算是学成出师。前门有武艺出众的武僧把守,窦尔墩衡量自己从前门打不出去,就想从后门试试,后门的门卫是些木头人。一天晚上,他乘众僧熟睡之机,悄悄起身,向后门溜去。刚走进后门的夹道,就被一群木头人打翻在地,他急忙退了出来。窦尔墩报仇心切,绕着寺墙转来转去,后来发现墙下有一条水沟,他就顺着水沟爬出了少林寺。
窦尔墩手提利刃离开少林寺后日夜兼程直奔千总府。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他翻越高墙,跳进了千总府大院。脚刚着地,一只大狗便“汪汪”叫着直扑过来。他一刀杀死那只狗,却被闻声赶来的兵丁团团围住。窦尔墩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仇没报成,还差一点送掉性命。他觉得自己的武艺还差得多,只好硬着头皮二进少林寺。
窦尔墩私自出寺报仇,触犯了少林寺规,武僧抓住他去见长老。长老问他: “为什么私自出寺?”
“为报杀父之仇。”
“报了吗?”
“没有。”
“为什么?”
“弟子武艺还远没学成。”
“那好吧,从明天起,你到后院去烧火做饭吧。”
这烧火做饭的差事,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练武的机会。寺里几百个和尚吃饭,要烧几十口大锅。灶前有坑,一个比一个深,锅后有烟筒,一个比一个高。烧火有烧火的规矩,必须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这还不算,还必须从坑里头跳到烟筒上,再从烟筒上跳到坑里头,上来下去跳个不停。除此之外,还得下山打水,上山打柴。打水的时候,过河得走梅花桩,砍柴的时候,专走悬崖峭壁。
窦尔墩烧火做饭一干就是3年,武功大有长进,从坑里跳上烟筒,毫不费力;担着水走梅花桩,轻松自如;背柴爬峭壁,如走平地。窦尔墩觉得自己功夫比上次高多了,又想着回去报仇。可是,他仍不敢出前门。出乎他的意料,后门夹道里的木头人再次把他打了回来。他没有灰心,轻轻向上一跳,就翻过了高高的围墙,出了少林寺。
窦尔墩潜入千总府,打死了几个兵丁。千总闻声赶来,二人对打十几个回合,窦尔墩逐渐气力不支,自感不是千总对手,卖个破绽,逃出千总府,三进少林寺。
这次窦尔墩用桑树皮倒绑着自己的双手,背后又插上一根棍子,学着古代廉颇“负荆请罪”的样子,来到少林寺山门前,武僧带他去见长老。长老见他如此态度,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为他松了绑,亲自教他武艺,窦尔墩狠下决心,武艺学不成就决不出寺。他把仇恨埋在心里,勤学苦练,跟师父又学了4年,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学得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师父对他说, “现在你可以出寺报仇了。”窦尔墩抖擞精神,先从后门夹道出寺,打翻了守门的木头人,顺顺当当过去了。转身入寺,再从前门出寺,打败了守门的武僧,顺顺利利过去了。师父大喜,赠给他一对虎头双钩,亲自送出山门。窦尔墩拜谢师父告别众僧,第三次出了少林寺。
窦尔墩三进三出少林寺,卧薪尝胆10年学艺,终于杀死千总,报了杀父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