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抗战时期几大班社的惨淡经营与剧种的逐渐衰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柳子戏遭受摧残,萎靡凋零,只剩下几大班社仍在惨淡经营、坚持演出。
前文已述,《中国戏曲志》曾载:“曹县大曾班,以张春雷为主,活动在曹县、菏泽、东明、滑县一带;小曾班,以王福润、孙家义等为主,活动在巨野、阳谷、馆陶、濮阳一带;济宁孙班,以刘云驷、李文远为主,活动在济宁、嘉祥、曲阜、泗水、宁阳一带。”这里的“大曾班”应该指的是1935年以张春雷为首组成的新的柳子戏班。《戏曲之乡》中曾提到,1935年,“由张春雷组成一个柳子戏班,在东明、菏泽、丰县、曹县一带演出,直至抗战时期也没停止。”[15]“小曾班,以王福润、孙家义等为主”,应为小曾班、孙家义班的合流,1942年,改为“公义班”,1944年被抗日民主政府接管,改名为“新声剧社”。本文作者认为,大曾班也在建国前加入了新声剧社,否则就没有张春雷等人后来从新声剧社出走一事。除以上班社外,本时期定陶宋楼班继续活动,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前。
1940年,山东单县贾举人曾成立柳子剧团。菏泽、巨野、郓城、曹县、定陶等地的“玩友”班,临清田庄、东平、临沂、泰安一带的业余剧团都曾在本时期展开活动。
《柳子戏简史》中记载,抗战期间,临沂地区的八路军战士曾利用柳子戏形式编演新剧,进行宣传活动。时任八路军115师教5旅宣传队长的王汝俊曾编写新剧《王二懒春耕》,在鲁南革命根据地演出。虽然这种尝试只是昙花一现,毕竟预示着柳子戏新的戏曲人生即将来临。
5、建国前后的班社整合与大规模戏改的前夜
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演员们收入微薄,难以维持演出生活,建国前存在的柳子戏班社已经寥寥无几,并纷纷改名(改制)为“剧社”或“剧团”,其中,定陶宋楼班于1948年迁至山东郓城,主要演员有刘进堂、郑兰亭、张兴成等,1950年定名为郓城县工农剧社。“建国初期,山东境内的柳子戏职业剧团有郓城县工农剧社、复程县新声剧社、曲阜县新生剧社、嘉祥县人民剧社等。”[16] 河南清丰杨春田倡导成立的白马杨班于1951年改组为清丰县柳子剧团。
1953年,由于对新声剧社被改为四平调剧团不满,张春雷与何芳善带领一部分艺人离开复程县,参加了郓城县工农剧社。曲阜县新生剧社由原济宁孙家班的李文远等人组成,嘉祥县人民剧社由杨汉春、苗悦芹等人组成,后两班解散,主要演员都参加了郓城县工农剧社。从此,在山东省境内,几大科班争荣的局面结束,郓城县工农剧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
对于该剧团的名字,目前所见到的书籍、互联网上的文章都是“社”、“团”混用,没有区分。菏泽艺术学校柳子戏教师王继星告诉本文作者:“郓城县工农剧社一开始名字就是‘剧社’,在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之前改名为‘郓城县工农剧团’。”
1950年7月,山东省文联成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开始了柳子戏资料的调查收集工作,1952年10月,山东省文化局成立了“戏曲剧目审定组”,1953年5月,“山东省戏曲工作组”成立,全省的戏改工作全面铺开。柳子戏和其他剧种一起,开始了革新和嬗变的另一段戏剧性历程。
注:
[1][2][6]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第1版,第86页,第86页,第86页。
[3]齐军,杨林鸿:《百年流转听吹腔》,《大众日报》2003年4月18日。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清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清丰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第108页。
[5][7][8][11][12][13][14][16]纪根垠:《柳子戏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112页,第117页,第127页,第122页,第123页,第125页,第119页,第220页。
[9][10]]15]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戏曲之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43页,第243页,第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