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末民初各大班社的坎坷更替与相对繁荣
清末民初,柳子戏继续活跃于鲁南、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冀南一带。纪根垠在《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把此时期柳子戏的活动以运河为界,分为东、西、南、北四路,这种总结固然清晰,但由于缺乏详细史料,不一定符合当年实际。比如:这里被分成东西两路的济宁、曲阜的柳子戏班实际上是人才互相流动、演出互为影响的亲密团体,理应属于同一路。在《柳子戏简史》215页,纪根垠又把济宁孙家班划为北路,自相矛盾。况且除了以上戏班外,这个时期还存在其他一些有名的戏班。本书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归纳,把清末民初的柳子戏班社活动情况分列如下:
⑴、曹县曾礼堂科班之大曾班(长兴班)
“曹县孙老家镇温楼村曾礼堂科班是柳子戏班,始于1915年,管主是该村的曾礼堂,故简称曾家班。”[9]山东曹县文史资料人员认为曾家班“共培养了三期学员,按入学早晚,分为春、秋、明三代。第一代(1915年—1921年)为春字辈;第二代(1922年—1928年)是秋字辈;第三代(1929年—1935年)为明字辈。”[10]这里的“春”字辈学员即为大曾班,“秋”字辈学员即下文将说及的小曾班,“明”字辈学员为大曾班学员巨野县人孙家义(孙春花)自办科班的学员。如一定要按辈份排序,“秋”和“明”中间还有曾班弦手宋廷振自办的以“冬”字为辈的定陶宋楼班。“春”、“秋”、“冬”、“明”四大科班是一个前后相连的体系,都聘用王福润等人为师,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演员,这些演员日后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的主干力量。
大曾班(长兴班)的创立时间有纪根垠1910年说、曹县文史委1915年说之别。菏泽艺术学校柳子戏教师王继星曾告诉本文作者:“当时的历史都属老艺人后来的回忆,互相矛盾不足为怪。既然是科班,都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六年,对入学及出师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对著名演员张春雷入学的时间,纪根垠做了记载,1904年出生的张春雷“十岁入曹县温楼曾家长兴科班学戏。”[11]由此推之,本书作者认为大曾班创立时间应为1914年。
大曾班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张春雷(后为山东省柳子剧团副团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孙春花(孙家义科班创始人)等。
⑵、曹县曾礼堂科班之小曾班(义盛班/义胜班)
在大曾班“到处受欢迎、收入丰裕”[12]的情况下,曾礼堂又创办了小曾班(义盛班/义胜班),创立时间不详,纪根垠认为和定陶宋楼班创立时间均在“二十年代末”[13],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何秋云(何芳善)、张秋玉(张兴成)等。
⑶、定陶宋楼班
山东定陶宋廷振自办科班,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李冬莲(李永秀)、郑冬秋(郑兰亭)、何东明(何芳重、何冬明)等。
⑷、巨野孙家义班
山东巨野孙春花自办科班,培养出了崔明雨(崔先德)、侯明山等名演员。
以上四大科班标志着20世纪初至抗战前鲁西南菏泽地区柳子戏的辉煌历史,演绎出了当时该剧种的最高成就。
⑸、济宁孙状元府班(孙家班)
这个时期,孙家班活动在济宁周围,著名演员有让观众“押了房子卖了地,一心要听小桃的戏”[14]的刘云驷(“小桃”)、李文远(“一锭金”)、刘仰田等。
⑹、曲阜孔府班
曲阜孔府的演戏活动继续进行,主要演员有李文远、刘仰田等。
⑺、丰县张敬友(张景友)班
《中国戏曲志》中说:“南路:张敬友掌班,活动在苏北、丰县。”而江苏省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9年编纂的《丰县文史资料·第8辑》记载,丰县柳子戏名演员杨厚善,1895年15岁学戏,1904年搭张景友班。此处的“张敬友”与“张景友”应为同一人。
⑻、单县杨福田班
据《丰县文史资料·第8辑》介绍,丰县杨厚善,1909年加入单县杨福田班,1914年转入曹县温楼曾礼堂班,后成为掌班。这也为本文作者关于大曾班创立于1914年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⑼、章丘苗发云班
不详,有待进一步考查。
⑽、临沂李家兴班
不详,有待进一步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