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数百年的历史大平调,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坎坷,正是大平调这朵富有艺术奇葩的经久不息,艺人们的奋力拼搏,才有流传至今的大平调,大平调系梆子腔剧种,即平调梆子,因它的唱腔比“高调梆子”定调、唱腔都低而得名,故称平调或大平调。由于内容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演出的剧目都是朝纲大事。大平调在艺术形式上比豫剧要显得略微粗犷,在豫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地方剧种,很多戏迷朋友看了都说很过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代表人张相彬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大平调剧团有50多人,剧团每年都去各村镇县红白喜事、庆典的演出,像《收姜维》这样的演出他们剧团一天有时候演出三场,一年演出三百多场,赶上大节日的时候每场的戏迷们能达到上万人。其中观看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占比例相对较少。
当地文化局为了保护传承濮阳大平调文化,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代表人每年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通过一些措施鼓励培养年轻人传播本地剧种文化,不断创新,才能让这朵美丽的奇葩才会永远不息,永久的传承下去。
据了解,大平调有4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冀、鲁、豫、苏、皖五省周边地带。以大铙、大叉、大梆子为主要乐器,以“反”,“铡”“斩”“收”“闯”为唱腔的主要特点,其气势滂沱,唱腔旋律圆润平缓。(完)【原标题:河南濮阳大平调 感受百年剧种文化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