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濮阳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柳子戏

2013/11/21 16:58:44 点击数: 【字体:

 
柳子戏
柳子戏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它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因其主要的说唱曲调“柳子”通俗易懂,影响较大,故被称作柳子戏。柳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曾与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柳子戏主要由俗曲和柳子两部分构成,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曲牌一百余支,曲调一般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昆调、转调等。俗曲以三弦、横笛、笙等乐器伴奏,演唱时可用“挂叙”的方法,在长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词,以适应表现的需要。其音乐风格委婉动听,能够表现复杂细腻的心理情感。柳子属板式变化体,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而以三弦和笙伴奏,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柳子戏在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高腔、青阳腔、乱弹、昆曲、罗罗腔、皮簧等剧种的唱腔、表演和剧目,以三弦为主奏乐器,同时辅以笙笛。有人用“九腔十八调”来形容柳子戏腔调的丰富多彩,可谓恰如其分。

    柳子戏现存的传统剧目有两百多出,其代表剧目包括《孙安动本》、《张飞闯辕门》、《白兔记》、《金锁记》、《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芦花》、《锯大缸》等。柳子戏脚色分工较为细致,生行包括净面文生、架子生、袖生、武生、白胡老生等,旦行包括青衣、红衣、闺门旦、老旦等,净行包括红净、黑脸等,丑行包括文丑、武丑等。其表演以粗犷豪放为特色,极受地方观众欢迎。【原标题:柳子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2-08-1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清丰柳子戏的历史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