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梆戏是在黄河岸边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剧种。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就在黄河两岸的河南、山东一带经营典当、染坊等行业,他们将家乡流行的戏曲--山西上党梆子,也同时带到了这里,被当地人称之为“早梆”。后来,谐“早梆”原音,并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定名为“枣梆”。主要流行在台前、菏泽、济宁等地的黄河两岸。由于学唱者多为当地人,受到当地传统戏曲及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新剧种。
由于脱胎于上党梆子,枣梆和上党梆子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粗犷、豪迈,注重表现力。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板式、旋律等依然保存了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又和上党梆子明显不同:唱腔中真假嗓结合,真嗓吐词,假嗓拖腔,而且真假嗓音截然分开,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皆用“咿”、“呀”拖腔,黑脸、红脸皆用“啊”、“呕”拖腔,腔韵悠长,给人余音缭绕之感,听起来别具风味。
近年来,台前县在唱响文化发展主旋律,做大做强“将军渡”红色文化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传统文化健康发展,成立了各类文艺团体。为切实做好民间稀有剧种的保护工作,精心选派专业人员深入农村调查、走访,指导枣梆艺人及戏曲爱好者提高表演技艺,组建了由8人组成的枣梆乐队,培训演员21人,悉心排练了《天波楼》、《蝴蝶杯》、《珍珠塔》等20多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