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濮阳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濮阳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濮阳民俗之灯节

2016/9/28 11:23:29 点击数: 【字体:

濮阳民俗之灯节

    古称上元节或元宵节,濮阳一带称灯节。实际上自正月十三到十七日统称为灯节,只有十五是正灯节。

    在灯节期间,人们习惯吃元宵(民国初袁世凯下令改称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

    十五下午,儿童将高粱杆数节串联在一起插在头门上,风一摇动,哗啦作响,号为“打鬼棒”,也有用高粱杆扎成灯笼,或大麦穗、耙子挂在或插在门口,借此禳除不祥。

    正节十五与十六日晚,这是濮阳民间最热闹的时间,人们花灯齐放,争奇斗艳,在灯节期间,还有一些未婚姑娘,请仙女下凡来预测年景好坏和个人的命运。80年代以来各个单位出面组织,燃放焰火,届时礼花礼炮,五光十色,热闹异常,同时还举行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如耍狮子、舞龙灯、唱社戏、猜灯迷和举行灯展等。

    正月十六日黎明,城乡男女老幼大多要早起出游逛野,边走边高声叫喊:“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六有灵圣”、“卖杂病,卖给谁,卖给×方小二梅”,如遇到大树就用身子在树周围反复磨擦,边磨边说:“卖给大树你吧!”其一表示春节已过,取人人勤奋的吉利,再者表示将上年的疾病晦气扔到野地,以图新的一年健康。如果确是身患微疾的人,还要围绕水井、古庙走一周,将随身之物裹以土块、瓦砾或投进水井,或甩在庙外,认为这样做就会把自己的病卖给水井或古庙,并拾些柴草,在十字路口烤火,表示与百病永诀。一些中老年妇女还在野外拾些谷茬、豆秸回来,烧锅或扫拭炊具,以求一年消除五毒,无灾无病,幸福美满。

    部分庄村还有这样的规矩,新媳妇十五在婆家观灯,十六早晨由娘家人接回,十六晚上要在娘家过夜,借此以照顾双方团圆。

    十六早晨,由家长在列祖列宗牌位前点燃香火纸钱祷告,让其仍回阴宅,然后将家堂轴子收起,值此春节渡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