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濮阳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濮阳

台前县风土人情

2013/9/18 11:43:38 点击数: 【字体:


    一、1900年前的风土人情:

    台前境域,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境内就有氏族部落居住。县境东部徐固堆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锥、陶器等文物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夷族人就在这儿定居,耕种稼穑,烧制陶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73年在县城东北九公里处出发现的皇姑冢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石纺轮,证明当时已有纺织技术。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河患、战乱等天灾人祸的时常影响,至1900年以前,台前人民深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农业技术长期落后,生产力低下,农民经济收入微薄。即使逢风调雨顺之年,一年劳动所得除交租、纳粮外,也是所剩无几,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难生活;遇灾荒年,“禾稼殆尽”、“民无食”。旧志关于“大饥”、“人相食”的记载屡见不鲜。

     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学会了桑蚕麻纤等衣服原料的生产和衣服的制作。那时候人民就将上身穿的称为:衣“,下身穿的称为:“裳”。其实,民间衣服布料主要是用棉花自己纺织,桑、麻类多为礼服所用,纺织用棉花多自产。

      饮食以玉米为主,伴有高粱等多种杂粮。多数人食不足,也不讲究饮食,以吃饱为原则。

      建房绝大多数为土房子,有院无围。少数富家建砖瓦房或砖木结构平房。

    行  出门办事或串亲访友,穷人靠步行或骑毛驴,老人有的坐小土牛车、小红车、牛车;富者多坐骡马车或骑马;官员多骑马或坐轿。

    用   境内居民传统计时报时循古制,分一昼夜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夜分五更,多观日影、月影、星位或烧香、漏更计时,听雄鸡三唱掌握起床时间。唐代至清代,境内寺院林立,朝钟暮鼓,以报晨昏。

    磨面   主要工具用石磨、石碾子、石臼

    犁地   都是用牲畜或人拉犁、拉耙。

     二、1900年至1950年期间的风土人情:

    清代后期至民国,台前境域屡遭黄河水患,农民弃家外出逃荒者居多,有的徒步下关东充当挖煤苦工,有的下利津开荒种地,还有不少携老小奔山西逃荒要饭。“饿殍载道”司空惯见。1933年,台前境内外出逃荒者计5000余户,多达2万余人,有些村庄农民逃荒者过半。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和“二五增佃斗争”,农民生活始有好转。1946年开展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自种自食,一时得以温饱。

      城乡居民服装多为妇女在家中缝制。春秋两季穿夹袄、夹裤。衣面多用土布。人们穿的新衣服很少,旧衣烂了再缝补,大人衣服改成小孩衣服穿的很普遍。

    1950年 粮食总产33200吨,人口14.89万人,人均223公斤。

       饮食以玉米为主,伴有高粱多种等杂粮。多数人食不足,也不讲究饮食,以吃饱为原则。贫苦之家终年食粗粮,杂以糠菜、麸皮,多以咸菜佐餐。

    住  建房多为砖垛、篱巴墙,有院无围。少数富家建砖瓦房或砖木结构平房、楼房。一般户建正房(堂屋),较富者配以东、西厢房,有的盖南屋,筑大门。一般为一进院落,二进、三进院落极少。院墙多为土筑,砖砌者较少。

      出门办事或串亲访友,穷人多靠步行或骑毛驴,老人有的坐小土牛车、小红车、牛车;富者多坐骡马车或骑马;官员多骑马或坐轿。

    用   民国前,本境居民夜间照明多用灯盏,燃以豆油或棉油,富家有的使用蜡烛,均以“火镰”击石取火。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使用煤油、柴油灯及火柴,玻璃罩灯、马蹄灯、汽灯、手电筒相继出现。境内居民传统炊具多为铁锅柴灶,器具多为瓦盆、瓷盆、铜盆、瓦缸、瓷缸、葫芦瓢、木桶、铜勺、铁勺。民国时期,机械钟表传入,为个别人所用。

    职工生活  新中国建立前后,国家工作人员没有货币工资,以小米为核算标准,实行实物供给制。生活上,县、区、乡干部和职工就餐于机关集体食堂,窝头、菜、汤几乎统一模式。白天多徙步下乡工作,骑自行车者甚少。

    家庭设施   新中国建立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下,衣食无着,家庭设施简陋粗劣,一般户除两把椅子,一张陈旧桌子及一二张破床外,别无他物。家中设有八仙桌、条几者,亦属乡间富户。

    犁地  新中国成立前和初期,都是用牲畜或人拉犁、拉耙。

    三、1951年至1978年期间的风土人情:

    直至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生活逐年提高。后由于“大跃进”时期极“左”思潮的严重影响和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跌落,农民生活极度艰难,不少人又出外逃荒,老弱病残不能离家者,则以糠菜充饥,饿死、病死者时有发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农民分配口粮每人每年140公斤~180公斤,经济收入每人平均50元~100元。

      新中国建立后,长袍大褂、瓜皮帽渐弃之。20世纪50年代城镇男装多为中山装、人民装、学生装,女装流行“延安服”。乡村服装样式无大变化,男青壮年多用白毛巾包“二郎头”;60年代,中青年男女多穿对襟上衣,中山裤。人们多穿尖、圆、方口布夹鞋,三块瓦、两道脸棉鞋。戴布帽、透纱帽、绒帽、皮帽。衣料由土布逐渐改为细纹、斜纹、咔叽、哔叽布,亦有灯芯绒、平绒、毛呢;70年代,工人装、军便服、军帽、军鞋、力士鞋曾一度流行,化纤布料渐传入境。

    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和集体所有制,在农村是以队为基础的所有制。粮食除了交公粮、卖余粮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所剩的归生产队集体所有。麦子大部分卖给了国家,生产队只剩下少量的麦子和玉米等。群众一般是早餐喝稀饭。  中午吃玉米或杂粮窝窝头、卷子,晚上喝杂粮面条、、挂面、疙瘩汤等

    住  新中国建立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土平房较多,砖瓦房逐渐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自行车逐渐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老弱病残者出门多坐地排车或手推胶轮车,长途旅行多乘坐公共汽车。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县城开始使用电灯。传统室内家具有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木柜、木床、木椅等。传统取暖,燃以木炭或柴禾。乡下人多睡火炕,睡床者暖被褥多用火盆罩“被烘子”或打“火簸箕”。60年代,少数人家有坐钟、挂钟、手表或马蹄表。

    职工生活  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行工资制,一般干部30元~40元。1956年工作人员工资普遍提高,但档次拉开,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30级工资制。此后20年间因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工资变动不大。

    犁地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新式步犁,大跃进时,大搞深翻土地,农民用铁锨剜。之后,开始出现用拖拉机深犁。

    四、1979年至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粮食空前丰收。1984年每人占有粮食200公斤,除落河村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事各业的收入剧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衣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料以化纤为主,兼有毛料,花色品种趋向丰富多彩。衣着大为改观,样式更换频繁,时新日异。西装、牛仔服、卡克衫、裙装、直筒裤、蝙蝠衫、旗袍、马甲、纱巾、围巾、高跟鞋、凉鞋、拖鞋、皮鞋等,应有尽有。衣料多为化纤、毛、丝、革、麻之类。城乡部分青年爱穿奇装异服,追赶时装新潮流;中年人爱穿中山装、西装;老年人仍爱穿旧式棉布衣服,以图舒适、暖和。少数男子以戴墨色眼镜、佩领带卡、挂BB机、夹公文包、戴戒指为时髦;女以戴变色眼镜、挎坤包,佩金质项链、手链、戒指、耳环、耳坠、耳丁及玉镯、胸花为美;儿童佩饰有珍珠项链、银手镯、玉石属相和彩色眼镜、发卡、串珠等。90年代以后,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如嫁娶、过年、串亲戚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服饰文化的熏陶,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女子出现了穿短裙、短裤、浅胸、等,男子穿休闲服和花红柳绿的鲜艳色泽的衣服。

    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16777吨,人口35.39万人,人均500公斤。

    食  改革开放后,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土地实行大包干,除了完成国家任务外,剩下的归自己所有。接着又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还实行了直接补贴政策,并搞科学种田,粮食连年丰收,全归自己支配,因而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主食消费比重在下降,副食消费比重在上升。

    城乡居民以食细粮为主,辅以粗粮。饮食品种日趋多样,日常有各种鲜菜佐餐。节日或待客多杀鸡或买肉,配上青菜、豆腐等,做4个~6个菜。遇有喜庆事,待客菜肴比较讲究,多以鸡鸭鱼肉为主菜,有的还间以山珍海味。摆宴席必有鲤鱼,本地人曰:“无鱼不成席”。境内回民饮食习惯大致与汉民相同。酒虽在禁饮之列,今对此禁已不大重视。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开始青睐食用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平房日少,为砖瓦房所代替。90年代以来,有走廊的砖房和二、三层楼房不断出现,新式门窗日兴,新屋在城镇多为三室五间;在农村三室三间者居多,三室五间也有出现。一户一院,有院墙、大门者过半。厢房多为晚辈人住室,有的作为厨房或放置家具杂物。进入21世纪,土房基本绝迹,农村普遍建起砖木混凝土结构房屋,水刷石、水磨石、瓷砖等高档建材走进农家。城乡居民中越来越多地盖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县城居民小区皆建起高标准的住宅楼。

    行   20世纪80年代后,卡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遍及农村;90年代以来,摩托车、小汽车不断涌现,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大都用上吉普车或小轿车,农民外出步行的已很少见。

    器用  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台前城乡陆续使用电灯照明。现城镇居民多用蜂窝煤灶、石油液化汽灶,亦有用电炉或高压锅者。农村多用蜂窝煤灶,有的仍用砖砌柴灶。城乡居民多用不锈钢锅、铝锅、搪瓷盆、塑料盆、塑料桶、白铁桶、铝质或塑料舀子。家具现多为写字台、高低橱、大立柜、钢丝床、沙发、折叠椅或组合家具等,有的用席梦思床。取暖现多用燃煤火炉,城镇个别家庭用电暖器。暖被褥多用热水袋、塑料暖瓶、电热毯。传统乘凉,多用蒲扇、芭蕉扇、纸扇驱热降温。

    20世纪80年代后,多用电风扇,县城个别居户与少数机关用上空调器,电子表、石英钟传入,多数人家有自鸣钟,工作人员大多数有手表;90年代以来,许多青壮年农民和学生也戴上手表。自行车、彩电、电风扇、沙发、组合柜等如春燕起舞,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洗衣机、摩托车、席梦思、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进入多数家庭,客货车、小轿车等开始进入少数富裕家庭。

    职工生活  1978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干部职工工资连续得到调整和增加,一批职工住宅区、独家小院相继建成。干部下乡不再徒步,人人均有自行车,有的拥有摩托车,许多机关单位配备了汽车。90年代,干部职工工资大幅度调整,1995年一般月工资在300元~500元之间。住房实行改革,公房由个人购买。后新盖房屋多为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装饰美观,室内设施齐全。

    犁地  20世纪80年以来,拖拉机普及。同时,牲畜犁耙地的越来越少,90年代基本绝迹。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逐渐普及。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