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学就要兴建了,武训又犯了悉。义学是穷学校,又得聘请名师,咋办呢?为此,他跑遍附近的大名、开州、临清,济宁、洛阳十几个府县查访。他走着唱着:“办义学,缺少钱,请名师,帮助俺,吃点苦,行了善,积恩德,是圣贤。”
一天,他来到寿张县。听街上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说,崔家寨子进士崔准,通达五经四书。学问高深,德高望重,厌倦官场,在乡闲住。心里一动,便去了崔家寨。他身穿开花袄,肩挎要饭篮,手拖打狗棍,来到了崔进士家门口,放下篮子,打着竹板唱道:“老白丁,真作难,去扛活,不给钱,账本假,笔尖弯,耍无赖,欺侮俺,心中苦,向谁谈,叫花子,真可怜,走街巷,来讨饭,忍饥饿,俺要办个义学院,辛辛苦苦十几年,老少爷们看一看。”
崔夫人正在家中吃午饭,忽听门口有人唱莲花落,认为是要饭的,就让孩子拿了两个白馍送去了,武训见了却不接馍,又唱道:“不讨米,不讨面,俺要和进士爷爷见一面。”
小孩回头告诉母亲,崔夫人出来,见一留着一条小辫子的要饭化子,不知有何事情要见进大,也不想多问,只说进士出外访友,过几天才能回来。
武训听了随口唱道:“不见面,我不走,为办义学我跪到您门口。”
崔夫人无奈,从家里端来热菜热馍,让武训吃,武训仍是不吃,又唱:“不吃馍,不觉饿,见了进十把话说。”
等了一天,崔进士也没回来。夜里他就囫囵睡在街上,人来看热闹,他就唱:“愿挨饿,愿受冻,办不起义学心里不干净。”
第二天,崔进士回来了。听说有个叫化子跪在门口,非要见他不走,心里诧疑,以为他想要点米面。大清早便用布袋装了些米面叫人送到门口,武训摇了摇头。又送了铜钱,武训还是不要,又换成衣服,仍是不要。他觉得有些蹊跷,便亲自出门去见武训,果然见一位穿得破破烂烂的叫化子跪在门前,便问道:“远路来到,缺钱缺粮,只管讲来,我一定尽力资助。”
武训见了,料定此人是崔进士,便起身下拜,拱手道:“走百里,把头磕,请先生,办义学。小人武训,堂邑县武庄人,自幼行乞为生,从小决心办义学,积攒钱粮几十年,学堂快办好了,想请先生到学堂去教书。”
崔进士听了,不相信地摇了摇头:“别说戏话了,靠你这穷要饭化子办义学堂,从古至今无有的事。”
武训笑道:“从前无有今天有,叫化子办学不是丑。”
崔进士将信将疑,顺口答道:“行啊,要真能办成义学堂,我就去。”武训听了,急忙跪地连磕三个响头,起身就走,嘴里唱道:“磕了头,作了揖,义学堂盖好来请你。”
过了几个月,义学堂盖好了,武训叫人写了聘书,亲自送到崔进士家里。崔进士了解了武训的情况,也很为武训办学精神所感动,便满口答应了。又过了几天,便骑着毛驴来到堂邑柳林武训的义学堂,成了第一位教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