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子嗡”属于地方小戏。其具体详实记载,尚无文字可查。仅据健在老艺人口述,它是以渔鼓、道情和河南坠子并吸收了民间的秧歌及花鼓小调于辛亥革命以后形成的。开始只有双人对唱的单一表演形式,尔后,受其它剧种影响才逐渐发展成能演出多角的大戏。民国三、四十年代,在我区确山县的任店、李新店、新安店、留庄和正阳县西南部一带的乡镇农村,颇为流行。它的表演艺术和早期的曲子戏近同,没有严格的身段程式和基功要求,任凭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自由发挥。正是由此原故发展较缓慢。半个世纪中不但没能广泛流传,而且也未形成像样的班社和名家。至建国前后,该剧种基本上已消声匿迹,未见有正常性活动。
坠子嗡的声腔板式有二八、流水、栽板、垛子等。其特点是唱二八和流水板时,多系重句。常用的曲牌有:[一串铃]、[小桃红]、[倒脱鞋]、[筋斗落]等。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文场有坠胡、皮嗡、三弦、笙、闷子等;武场有单皮、大锣、小锣、手钗、梆子等。
坠子嗡的演出剧目,一部分为家庭生活小戏,且大部分是根据长篇故事和兄弟剧种适合自己演唱的剧目进行移植、改编过来的,如《金鞭记》、《玉环记》、《脂粉记》、《大红袍》、《李翠莲上吊》、《打万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