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走进驻马店 >> 印象驻马店 >> 浏览驻马店

蚕神嫘祖及其故里考源

2013/10/8 15:18:47 点击数: 【字体: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国。嫘祖就是发明蚕桑丝绸的始祖。嫘祖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元妃,被尊为古代的蚕神。蚕神在中国古代又叫先蚕。根据古史的记载,中国传说中的蚕神主要有:黄帝的元妃嫘祖、菀 窳 夫人、寓氏公主、蚕丛氏、马头娘等。笔者认为,黄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国历代王朝祭祀的正统的蚕神,其余则为地方或民间的蚕神。本文对嫘祖及其故里进行研究,以正于史学界的同仁与方家。

    一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先蚕(蚕神)考源

   
远古时期,人们从穿树叶、兽皮到穿葛、麻制成的衣服,是人类文明迈上的第一个台阶。而后,当人们发明了蚕茧可以抽丝织布制衣,人类文明向前进了大大的一步。中国是蚕桑业的发明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使蚕桑业迅速发展,用蚕丝制成美丽的绫罗丝绸等,中国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国。中华民族把蚕桑业的发明者尊为先蚕,即蚕神。

    蚕身柔婉似女子,而头类马首;而古代有蚕马相化的传说,所以古人认为蚕为龙精。蚕马同气,自战国时就有“蚕为龙精”的说法。《荀子成相篇》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己,夫是之谓蚕理。”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蚕与马同气,属于同一个星座。

    《周礼 ·夏官·马质》“禁原蚕者”。郑玄注曰:“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伤马欤”原,再也;一年不许两次养蚕。

    先蚕虽然称天驷,但天驷只是一个星宿,而不是神。刑部尚书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吉礼》卷 126还说:“天驷,可谓蚕祖而非先蚕者也。”

    “天驷,可谓蚕祖而非先蚕者也。”而中国传说中蚕神,即先蚕有多种说法:黄帝的元妃嫘祖、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蚕丛氏、马头娘等。本文拟对诸蚕神及其故里进行考源。

    1. 菀窳妇人、寓氏公主

    东汉时期,人们把菀窳妇人、寓氏公主称为蚕神。

《后汉书·礼仪志·先蚕》云:“是月,皇后帅公卿 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刘昭补注:“《汉旧仪》曰:春桑生而皇后视桑于苑中,蚕室养蚕千薄以上,中牢羊豕。今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这里《后汉书·礼仪志·先蚕》并没有提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二神,只说皇后帅公卿 诸侯夫人以少牢之礼祭祀先蚕;而是刘昭“补注”中的《汉旧仪》提到的;但可以看出,东汉时期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已成为人们祭祀的蚕神。

    宋人秦观所撰《蚕书·祷神》亦云:“卧种之日,升香以祷。天驷,先蚕也。割鸡设醴以祷妇人、寓氏公主,  蚕神也。毋治堰,毋诛草,毋沃灰,毋室入外人,四者神实恶之。”

    这个记载说明,自汉至宋,人们把“先蚕”与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区分开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是人们祭祀的蚕神,而“天驷,先蚕也”。

    晋人干宝撰《搜神记》卷 14云:“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宋人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 36亦云:“祀先蚕:干宝云:祀菀窳妇人、寓氏女之尊称,先蚕也。”

    只有晋人干宝把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当做先蚕。菀窳妇人、寓氏公主是见于正史最早记载的蚕神。

    有人认为,“菀窳妇人”之“窳”是《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窳”,是一种 “形象奇特的怪兽” 。“寓氏公主” 之“寓氏”,既是《尚书·尧典》中的“堣夷”。“堣夷”,今属于东夷地区。而今四川盐亭县发现有一块唐碑,碑文上记载,宫内塑有:王母、轩辕、嫘祖、神农、伏羲、风伯等 126尊神像;另外宫前还有先蚕坛,故而刘昭“补注“中所记载的菀窳妇人、寓氏公主,皆为蜀国人,是抗击帝尧民族战争中的神,是“蜀族女领袖”。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蚕神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考》 [ 1 ] 一文所考有失臆断。我们且不论该文考证的是否有理,但“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只在刘昭补注中所引《汉旧仪》中见到;然而由于史籍记载的太简略,所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二神,不能确知其出身情况。

    干宝认为,“菀窳妇人,先蚕者也”,即菀窳妇人是最早发明蚕桑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菀”,通“苑”,是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窳”与“  ”相通;“ ”,《说文》脱此字;“窳”,唐孔颖达《毛诗注疏》卷 25《大雅·召  》疏引《说文》云:“窳,懒也。草木皆自竖立,唯瓜瓠之属卧而不起,似若懒人常卧室。故字从穴,音眠。”

    这些记载很明显 ,“菀窳 ”是田园种植之意 ; “菀窳妇人 ”,就是田园种植瓜果的妇人。田园种植的妇人 ,发明蚕桑 ,是完全可能的。

    干宝的《搜神记》又云 :“公主者 ,女之尊称也。 ”干宝认为 ,之所以把 “寓氏公主 ”称为蚕神 ,是因为她的地位尊贵。《蚕神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考》一文认为,“寓氏公主”之“寓氏”,即《尚书·尧典》中的“堣夷”,是有道理的;“堣夷”今属于东夷地区;那么寓氏公主当是东夷地区的人,今山东人。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云:齐国“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唐颜师古注云:“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 如冰者也。纨,素也。绮,文缯也,即今之所谓细绫也。纯,精好也。丽,华靡也。纨,音丸;纯,音淳。师古曰:言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齐国,即今山东之地。先秦时期的齐国,即东夷地区“冠带衣履天下”,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寓氏公主 ”与东夷地区有一定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当是东夷传说中民间的蚕神,曾在汉代受祭于皇家的祭坛。

    2. 蚕丛氏

    宋高承撰《事物记原》卷八 :“蚕市”云:“仙传拾遗曰:蜀蚕丛氏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每岁首出之以给民,家每给一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于王。王巡境内,所止之处,蚕成市。蜀人因其遗事,每年春有蚕市也。”

    相传四川为蚕丛国。李白有《蜀道难》云:“蚕丛及鱼 鳬,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是今四川境内的一个古国的首领。《事物纪原》中记载,“蜀蚕丛氏王蜀,教人蚕桑,”所以蚕丛当为巴蜀地区所供奉的蚕神。

    3. 马头娘

   
马头娘的传说当出自四川古蜀之地。

    晋人干宝所撰《搜神记》卷 14记载:“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即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 ?’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蹷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蠒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夏官·马质》“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晋人干宝作《搜神记》时,关于“蚕与马同气”、菀窳妇人、寓氏公主的传说已经存在,故《搜神记》中的“女儿化蚕”说,即“马头娘”的传说当为晚出。《搜神记》对巴蜀地区有很大影响。宋代,蜀中有很多寺观,供奉“马头娘”,当是从《搜神记》的故事逐渐演化而来。

    宋人戴植所撰《鼠璞》卷下“蚕马同本”云:“唐《乘异集》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

    宋人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 36云:“蜀之风俗,宫观诸化塑女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焉。”

    “马头娘”的传说当然与古代蚕马同气、蚕马相化有关,而与晋人干宝所作《搜神记》亦有很大的关系。马头娘的传说当出自四川古蜀之地。

    二 中国古代正统的蚕神——嫘祖考源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封建国家的存亡,故历代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谡、先农等。蚕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古代帝王对蚕神的祭祀是非常隆重的(后面将详述);但如前所述,中国古代有许多蚕神:嫘祖、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蚕丛氏、马头娘等。古代朝廷祭蚕神,必须是皇后躬亲,那么接受封建王朝正统祭祀的就是古代中国的蚕桑主神。

    然而,菀窳妇人,从名义上看,地位不高;寓氏公主,当是一个皇室女儿,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嫁出的女儿,就不再继承皇家的血统。蚕丛氏,当是偏邦诸侯的首领。马头娘,是民间女儿。这些可以说都当不起皇后亲自祭祀的人物。
  
    从后周开始,黄帝的元妃嫘祖成为古代中国的蚕桑主神。元世祖时期司农司官撰的《农桑辑要》卷一云:“《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驷也。蚕与马同气。汉制,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先蚕黄帝轩辕氏,如先农礼。后周祭先蚕,西陵氏。”

    嫘祖是黄帝的元妃,就是后代的皇后。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祖先,嫘祖的地位是得到国人认可的。

    宋罗泌所撰的《路史·疏仡纪》卷 14后纪五黄帝纪上: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祎而躬桑,乃献茧丝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郊庙之服。”《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

    “帝之南游,西陵氏殒于道,式祀于行。以其始蚕,故又祀之先蚕。”

    这里记载的是,因西陵氏嫘祖(即儽祖)是最早教人们养蚕的人,人们为了纪念她,故她被人称为“先蚕”,即蚕神。嫘祖为先蚕、为蚕神的观念很快为国人所接受,嫘祖成为中国古代正统的蚕神。

    清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卷 126钦定义疏:“黄帝之妃西陵氏,始蚕,后世祀为先蚕。或天子先告黄帝,而后乃祀西陵氏。《路史》黄帝有熊氏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祎而躬桑。《通鉴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蕙田案:“圣王祀典,凡有利于民者必报之,故饮食必祭原其始也。凡先圣、先师、先农、先老、先医、先牧、先炊、先仓,皆始为之者之神,  理与事之所必有,而不必实指其为谁何也。先蚕之名,旧说为天驷,为黄帝、为西陵氏、为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夫既为始蚕之人,则非天驷,显然而西陵氏已下,则亦无明据也。祀先蚕礼自汉以后具有之,陈氏考之特祥,但其正义则经无明文耳。惟《月令》鞠衣之荐,为近于祀事。今取通典及礼书说,附于经文之下从其类也。至先蚕之神,似当与祭诸先同例,而不必求其人以实之与俟议礼者质焉。”

    《古征书》卷 17云:“《物原》曰:有巢始衣皮,轩辕妃嫘祖始育蚕。”

    清朝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礼说》卷 10云:“轩辕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淳化鸟兽虫蛾,故后周以先蚕为西陵氏。然则先蚕,犹先牧始养蚕者,而马蚕之祖,则龙精也。”

    宋人郑樵撰《通志·礼略·吉礼上》卷 42云:“晋武帝太康六年,蚕于西郊,与籍田对其方也。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为四出陛,陛广五尺,在皇后采桑坛东南,帷宫外门之外而东南,去帷宫盖十丈在蚕室西南,桑林在其东。”

    郑樵撰《通志·礼略》很明显地记载了先蚕坛是自晋代以后开始出现的。

    元代王祯《农书·蚕 缫门》卷 20云:“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娘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传立像而祭,不可遗阙,故附之。稽之古制,后妃祭,先蚕坛壝牲币,如中祠此古。后妃亲蚕,祭神礼也。《蚕书》云:卧种之日诘旦,升香割鸡,设醴以祷先蚕,此庶人之祭也。自天子后妃至于庶人之妇,事神之礼虽有不同,而敬奉之心一。“

    王祯的《农书》记载了祭祀有皇家之祭,有庶人之祭,那么由此可以知道,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为先蚕,即正统的蚕神;而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在汉代亦曾为正统的蚕神受皇家的祭祀,而后由于其地位不高,而让位于嫘祖西陵氏。至于蜀地蚕女马头娘等当是民间祭祀的蚕神。

    三、蚕神嫘祖之故里考

    蚕神嫘祖称为西陵氏。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西汉戴德撰《大戴礼记》卷七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

    古人以所在地为氏,嫘祖既称为西陵氏,那么其故里在西陵当是没有疑义的。

    关于嫘祖之故里西陵在何处,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今学术界有西陵在四川盐亭说、山东费县说、湖北宜昌说、山西夏县说、河南西平说等。

    形成四川盐亭说的根据,主要是因为“马头娘”的传说,人们把四川蚕女“马头娘”当做嫘祖。事实上嫘祖与“马头娘”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蚕神,因此嫘祖的故里不在四川是显而易见的。

    山东费县说,仅是一个民间传说,缺乏史书记载根据。

    湖北宜昌说,长江三峡,在临宜昌的一段称为西陵峡。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江水二》卷 34:“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战国策·秦四》卷 6:“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此文所指的“西陵”,确是湖北宜昌之西陵。但黄帝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这里距离黄帝活动地区太远,因此不可能是嫘祖之故里西陵。

    山西夏县说,目前所见到的也只是在口头上传说有与四川“马头娘”一样的故事,没有更有力的佐证。

    河南西平说,是学术界根据史籍记载及最近的考古文字材料得出的结论。

    (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潕水》卷 31云 :潕水出潕 ······潕水又东北,澧水注之,水出雉衡山,东南径建城东,建当为卷字读误耳。《郡国志》云:叶县有卷城,其水又东流入于潕。潕水东北径于东山西,西流入潕。潕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有溪水出,黄城山东北径方城。《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世谓之方城山。······《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山曰方城,指此城也。潕水又东北,历舞阳县故城,西汉高祖六年封樊哙为侯国也。又东过西平县北。县,故柏国也。《春秋左转》所谓江、黄、道、柏,方睦于齐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汉宣帝甘露三年,封丞相于定国为侯国。王莽更之曰新亭。晋《太康地记》曰:县有龙泉水可以砥砺刀剑,特坚利,故有坚白之论矣。是以龙泉之剑为楚宝也。县出名金,古有铁官。”

    《水经注·潕水》说,“西平”之名自汉代始有,源于先秦之西陵,“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陈寿撰《三国志·魏志》卷 23《和洽列传》云:“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明帝即位,晋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这里记载,和洽是汝南西平人,对曹魏政权有功,在魏明帝时期,被“封西陵乡侯”。和洽被封西陵乡侯,当与其是西平人有关,这可从侧面证明,西平即古代的西陵。

    1981 年武威磨咀子发现汉简 26枚,其中记载的有“王杖诏令”简上有:“汝南西陵县”的字样。这就更有力的说明,先秦,甚至汉初,“西平”还称为“西陵”。

    从以上记载来看,今“西平”就是古“西陵”。西平距今河南新郑只有 100多公里。新郑,是黄帝之墟,是黄帝曾居住的地方。那么,嫘祖之故里在今河南西平县当是最有说服力的。

    注 释:

    [ 1 ] 伏元杰、李新泉:《蚕神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 8月 13卷 3期 。

    作者简介:

    李玉洁 (1948 年~ ) ,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的牵头导师。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楚史稿》、《先秦丧葬制度研究》、《齐史稿》、《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先秦史稿》、《楚国史》、《中国早期国家性质》、《中国十六皇后传》、《耻》等 9 部; 在国内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0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研究》,主持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 主持《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及遗迹考》、《河南楚文化研究》等河南省社联重点项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西平网(2009-05-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