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任抚州刺史期间写下《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后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公元766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论被贬谪,从正三品的吏部尚书降到从五品下阶,由此踏上了江西的路途。
由京官到地方小吏,对于这位传奇人物来说,尽管有着诸多惆怅,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在江西数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写下《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并被世人临摹。
庐山之上留有颜真卿足迹
在被贬往吉安的途中,颜真卿曾途经庐山,这是一个历代文人都颇为偏爱的地方,颜真卿自然也不例外,被贬当年的六月登上庐山,仕途上的失意并没影响颜真卿对庐山的好感,他题下《东林寺题名》、《西林寺题名》。庐山山南有座山,山不高,自然风物却甚佳,当年颜真卿路过此山,“爱其佳丽”,遂筑室以居,以待朝命。他的后裔也在这里繁衍生息,扎根下来。乡人感念颜真卿的道德文章,改山名为颜家山,并一直流传下来。
位于庐山山南秀峰寺的读书台,左下侧还有颜真卿留存的碑刻《大唐中兴颂》。这块碑刻极为珍贵,后来,秀峰寺曾遭日军洗劫,寺僧遇难,碑刻埋于地下幸免于难,新中国成立后才重现于世。凑近仔细阅读《大唐中兴颂》,其文章为唐代诗人元吉撰写,并请颜真卿书写,记述了安史之乱、玄宗逃蜀、唐肃宗即位、中兴“盛德大业”的史实。
可以想见颜真卿写下此文的内心感慨,他虽然身处逆境,屡被打击,但仍然心怀天下,这一点,在他游历陶渊明故里时所作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出来:“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吉安留其两处石刻墨迹
虽然颜真卿在吉州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字写了不少,诗文辑成《庐陵集》十卷,颜真卿还与僧、道、儒、宦各界友人诗酒讲论,兴致颇高。
据吉安县志记载:“今溪山深处往往有其石刻题咏。”但是一千多年后我们只知道两处,其中一处是距永新县城60里的禾山石刻大字“龙溪”。禾山的最高峰叫赤面峰,下有甘露寺,唐宋时僧徒最盛,寺前龙门溪,悬流长数十丈,溪潭的景色奇绝。颜真卿见此风景奇绝,欣然命笔。他所书的两个大字高二丈许,临摹这两个字的人必须要用梯子爬上去才可。
另一处墨宝在青原山寺前,题有两个八分字“祖关”,颜真卿出身书香门第,语言文字功底很深厚,他写字有一个癖好,喜欢写异体字。“祖关”这两个字,一般人不认识,因为它是异体字,但是这两个字的名气大,被后世誉为不可多见的颜真卿八分书体。
开吉安文章节义风气
颜真卿对于吉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重德崇文的做法和忠烈刚正的品格,在吉安当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为庐陵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明朝郭景昌所编撰的《吉州人文纪略》中说:“自颜真卿从事古州,铿訇人节,诵慕无穷。至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三百年文章之盛,士相继起者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言敢谏为忠。”
颜真卿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庐陵文风已显露势头,名人辈出。为怀念他所作出的贡献,宋咸淳四年(1268年),庐陵人在吉州城螺子山古驿馆的东侧建了一座高大的颜鲁公祠,白鹭洲书院山长、永和人欧阳守道作《鲁公祠记》。宋明以来,人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其实这是由颜真卿最早开创的风气。
抚州写下天下第一楷书
吉州并非颜真卿的贬谪终结之地,公元768年,他又踏上了赴任抚州刺史的路程。
在抚州,颜真卿度过了他被贬谪期间最为安稳的一段时光,也正是这样安逸的生活,让他写下了自己书法的巅峰之作《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
据史料记载,颜真卿在出任抚州刺史期间,多次登游南城麻姑山,这里优美的环境和神奇的传说让他感慨颇深。公元771年四月,他再次登临南城麻姑山,游览麻姑山仙坛时,书兴大发,泼墨挥写下《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遒劲,布局大势磅礴。苏轼说“鲁公变法出新意”,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鲁公诸碑当以此为第一”,自此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楷书”,享誉古今中外,成为历代书法家临摹研习的范本。
现代书法家金开诚先生分析说:“颜真卿后期的楷书代表作是大字《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同时也足以代表整个颜氏楷书的典型之作,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了颜体的风格,并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整。”然而,碑刻在政局动乱的南宋不慎丢失,现在仅存宋代拓片,直至1992年江西著名篆刻家、书法家许亦农先生以大字楷书镌刻,重新竖碑于南城麻姑山。
勤政爱民之事流传至今
除了书法造诣日益成熟之外,颜真卿在江西为官期间,更有勤政爱民的故事流传于世,可见他真是个很得人缘的好官。
据传在唐上元年间,抚州城东南方的孔家渡至瑶湖之间所修的河堤“华陂”又被大水冲毁,以致河流正道淤塞;涨水的时候则“支港横滥”,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颜真卿任职之后,看到这种状况非常焦急,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组织人力,在“华陂”废基上修起了“土塍陂”(即今“千金陂”前身);引水灌田,变水害为水利,为发展抚州城东南一带的农业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另一件令人称诵至今的事情是颜真卿在抚州处理过一件轰动一时的离婚案:一天,一个妇女来见颜真卿,要求批张公文,允其与夫离婚;并呈上其夫杨志坚的诗作,以示其夫亦同意离婚。颜真卿读罢,又问了原委,得知杨志坚是个嗜学如命的秀才,妇人嫌他家贫才要与他离婚。颜真卿便判道:杨志坚素为博学,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可钦可敬;其妻只爱钱财不爱人才,着实可恶。
为了扶正祛邪,将杨志坚之妻责打二十板,任其改嫁;对于杨志坚,则赠给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并委任为州署官吏。这个判决合乎民意,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影响,史称“江左十数年来,莫敢有弃夫者”,一改当时婚嫁风气。作者: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