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臂大呼
2013/9/6 16:32:3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典源: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典故释义:高举手臂,大声呼喊,以表示自己举行起义的坚定决心。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驿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定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平舆县阳城镇)人,年轻时给人当雇工,对同伴说:“苟富贵,无相忘!”同伴笑他是痴心妄想。他长叹说:“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作为屯长,领着被征发的人去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依照法律都得被斩首。陈胜和吴广被迫铤而走险,袭杀押送戍卒的校尉,率九百人揭竿起义,天下群起响应,声势迅速壮大。进入陈县(河南淮阳)时,陈胜被部下推举为王,国号张楚。他派兵四处攻城克池,但周文一支在戏(陕西临潼东戏河)遭到秦章邯军反扑而失败。秦军进逼张楚都城陈县,陈胜领军撤退,行至城父(安徽城父西北),被庄贾所杀。
成语“奋臂大呼”由此而出。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