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官会响锣作为迎接乾隆皇帝的一种礼仪和百姓的娱乐方式,深受皇帝和百姓的喜爱。
它虽被戴上“非遗”的光环,但如今的它只有在农村的红白喜事和庙会庆典活动中才能露一回脸。很多老艺人把这种手艺带进了坟墓,年轻人很少有人去热衷于它。这种唯一一个以锣为道具的我国民间文艺就这样遭到冷落。
未来,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参与到这种文艺活动中来?它的明天又将走向哪里?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项城市官会镇,探访官会响锣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
响锣由来
王金亮,官会镇文化站原站长,官会响锣第12代传人,省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常随父亲参与响锣表演,1973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该项目的表演及收集、整理工作,1990年组织整理了官会响锣打击乐谱,并整理、收藏老艺术家的音像资料,1999年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山花奖”,同年还分获“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金奖和“帝豪杯”迎接新世纪华夏百龙大赛金奖。
提及官会响锣的历史起源,王金亮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据史料记载,官会原名“荒芜店”,位于今项城市南部,距市区20多公里,当时民谣称“有女不嫁荒芜坡,庄稼少,槐草多,晒黄头发沤烂脚”,形象地概括了此地历史上“人踪灭鸟飞绝”的景象。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南巡私访途中歇息此地,周边豫皖官员闻讯纷纷聚此接驾,为了营造声势迎接乾隆皇帝的驾临,当地很有名气的秀才王子由就把锣和舞巧妙地结合起来,精心编排了一套大锣的演奏,组织几十名打锣艺人,用响锣舞来欢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这种迎接方式非常高兴,老百姓和官员们也非常支持和认可。从此,官会响锣就流传下来。
因为当时百官相聚,“荒芜店”就改称为“官会”了。随后的数百年来,官会响锣已经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豫东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并一直活跃在豫东广大农村,深受群众的喜爱。
“其实响锣的打法很简单,技巧很容易掌握。”王金亮告诉记者,传统的官会响锣打击乐只有锣,但打法分为几种,具有不同的等级差别。7点锣的节奏4慢3快,为老百姓红白喜事时所用。9点锣的节奏6慢3快,为县级官员所用。依次还有12点锣、14点锣、16点锣和24点锣。而24点锣当时就是为迎接皇帝准备的。演员以铜锣为道具,时而打时而舞,并用锣组成各种造型,变化微妙,达到似与不似,不似亦似的艺术境界。记者通过查阅资料,看到了根据官会响锣改编的锣龙舞。这种舞把锣作为道具在敲打时舞动,并把民间流传的龙舞、鬼舞及抬花轿舞巧妙地运用到官会锣舞中,竟然有“二龙戏珠”、“龙摆尾”、“龙翻滚”、“龙盘柱”、“跳龙门”、“龙穿洞”、“青蛙啃泥”、“天女散花”、“寇准背靴”、“二郎担山”、“狮子滚绣球”、“张果老倒骑驴”等12套表演龙的套路。每个套路都形象逼真,充满了浓烈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表演程式及演奏技巧。
鼎盛时期
1998年至2008年期间,官会响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省城到京城都能听到那震天动地、气势恢宏的锣鼓声。
1998年,官会响锣受到文艺工作者的关注。他们多次深入官会搜集、挖掘响锣资料。当年,为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我市许多文艺工作者一起,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官会各个乡村,搜集响锣的有关资料,并请来健在的老艺人进行现场表演。经过数月的实地采集和反复琢磨,这些文艺工作者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在音乐方面抓住了7点锣这个基本节奏型,采取变奏、音色和音量对比等手法,创编了三段体的打击乐器,增加了大鼓、铙、嚓,制作了龙头、龙尾等道具;在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锣作为道具在敲打时舞动,并把民间流传的龙舞、鬼舞及抬花轿舞巧妙地运用到官会锣舞中。这不仅展示了民俗风情,还丰富了锣舞的韵律,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演员少则几十人,多则100多人。锣鼓乐声气势恢宏、灵活多变,既能粗敲,又能细打,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表演人员在鼓点的变化中时而演奏,时而舞蹈,队形变化多端,达到了似与不似,不似亦似的艺术境界。因其气势雄伟,十分威风,被群众称为“锣龙”。
“改编后的响锣表演又添加了一面特大的响锣(直径1.2米),高悬在“二龙戏珠”的锣架上,敲一下声传数里。”王金亮对改进后的响锣赞不绝口。
1998年“项城大锣”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举荣获编导、作曲、表演、辅导4项金奖。1999年7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中华舞龙大赛,艺人们又在锣舞的基础上,改编成“项城锣龙”。在表演形式上,除了保留原有锣舞的精彩段落外,又糅合了“二龙戏珠”、“龙摆尾”、“龙翻滚”等12套表演龙的套路。一面面铜锣好似一片片金光闪闪的龙鳞,气势恢宏,活龙活现。在参加当年的河南省预选赛上,“项城锣龙”一举夺得此次大赛设的唯一一块金牌,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等组委会成员命名为“中原第一龙”。这是官会响锣第一次在大舞台上崭露头角。
1999年12月17日,官会响锣响到京城。它带着河南人民的重托登上长城,参加了中华舞龙大赛,并以独特的表演及恢宏的气势,赢得评委们和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夺得金奖及此次大赛设的最高奖“山花奖”。赛后,专家对此评价:由60面大锣组成的巨龙繁复变化,大锣齐鸣,惊天动地,舞蹈编排富有创新和现代艺术特色,达到了似与不似、不似亦似的深奥艺术境界。
同年12月19日晚,“项城锣龙”和全国其他98个舞龙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迎接澳门回归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中央领导亲临观赏,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在京期间,“项城锣龙”除了参加上述两个大型活动外,还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参加了在长城上拍摄的《相约2000年》及《龙年大中国》电视片的录制。中央电视台一套于1999年12月31日晚黄金时间,将该片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随后,“项城锣龙”又在浙江台州举办的全国第10届舞蹈“群星奖”比赛中荣获银奖。
2006年12月1日至3日,项城市官会镇举办了首届项城官会民间文化艺术节。已被河南省列入首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官会响锣再次以其独特的音韵震撼着大地。锣手们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和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农民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同时还表现出对新农村生活的赞美,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考证,官会响锣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个以锣为道具的舞蹈,它填补了我国舞蹈文化中缺少锣舞的空白,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官会响锣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2007年2月,官会响锣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官会响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拯救响锣
然而,随着当今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这种民间文艺越来越受到冷落,渐渐淡出了文化的舞台。它的发展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我们该如何拯救这种濒临灭绝的“非遗”文化呢?
王金亮今年54岁,深受父辈的影响,跟响锣打交道已经30多个年头。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响锣演出的照片还是照片,照片堆满了几个纸箱。那些照片有的是在外地演出时拍摄的,有的是获奖时的留念。他一张都舍不得扔,连底片都好好地保存着。他闲时就翻出来看看,回忆过去舞台上的美好时光。
“敲响锣是祖传的,每村都有会敲响锣的村民。敲起响锣,是越敲越起劲儿,根本不觉得累。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摆弄这个。原来的响锣是村里人的娱乐方式,而现在的人在家闲着看电视也不愿意出来玩这个。”王金亮介绍说,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不愿意玩这个,现在除了在红白喜事时,老百姓请来一支2到4人的响锣队助兴一下外,平常很少有人再敲响锣了。
如何才能让官会响锣再兴盛起来呢?对此,许多老艺人和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首先,当地政府要加大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从观念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予支持,给民间传统文化一个展示的舞台;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这能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制度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大这种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力度,关心民间文化艺术从艺者的生存状态,给他们以物质上的保障,帮助鼓励他们安心坚守在舞台上,并吸收新生力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官会镇党委、镇政府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挖掘民间文化艺术,打造文化品牌,指派专人负责。同时,该镇还组织文化工作人员深入农村,与响锣老艺人详细座谈,让他们讲述响锣的来历和响锣击打的技巧,并进行录音、录像记录汇总,完成了第一手历史资料的收集工作。另外,有关专家和文化艺术人员在官会响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编排了气势恢宏、舞姿优美的“锣龙舞”。同时,该镇还成立了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并在当地的戏校培养一批年轻人。
2006年,官会镇政府筹资15万元,购置了各类响锣60多面,添置服装70多套,并申报民间老艺人王金亮、李文模为官会响锣的传承人,对他们实施经济补助,使官会响锣的发展传承不断。【原标题:项城:官会响锣声震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