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被曲解的二程理学
五四运动以来,二程理学随着孔孟之道被打倒也被视为封建卫道士而遭诟病,文革中理学因“存天理”被视为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受批判,改革开放后理学因“灭人欲”被视为压制个性、抑制个人欲望而与“左”的思想画等号。“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观点,究其根源,其并非禁欲主义,而是理性和感性统一下的人性欲望的控制。二程极力反对的是帝王和官宦危害天下的穷奢极欲。
程颐被司马光举荐担任宋哲宗皇帝的老师期间,看到皇宫使用的水桶都是金制的,便向皇上进谏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今天下百姓尚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宫中用金桶太奢侈,应禁用。皇上和太皇天后不以为然,程颐就屡次建议,至此金桶被更换。后来朱熹记录二程语录时说,“人欲中自有天理”,“天理人欲只争些子”,“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的意思是:天理人欲其实只差那么一点点,正常的、合理的欲望是天理,过头的、贪婪的欲望就是人欲了。比如说,当官的,廉洁奉公是天理,贪赃枉法是人欲;生意人,诚信经营是天理,坑蒙拐骗是人欲;知识分子,有良心有担当是天理,不要脸不知耻是人欲。
而另一被曲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长期被指是束缚中国妇女的枷锁。而这句话的出处是《程氏遗书》卷二十二,其中载有程颐与某人的一段对话:“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原始出处。需要指出的是,程颐这段话所针对的是男、女两者,并非仅指妇女。他的意思很明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言,男人娶寡妇为妻,是一种失节行为;寡居的女子改嫁,也是失节行为。凤凰网历史频道曾经有个专题《寡妇门前宰相多?宋代两宰相争娶寡妇事件》,宋真宗咸平五年,向敏中、张齐贤两位宰相为了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的遗孀柴氏,也就是宋太祖时期的宰相薛居正的儿媳妇,互相揭发告状,原因无非“为其有十万囊橐故也”,也就是寡妇柴氏的巨额财产。最后事情闹到皇帝宋真宗那里,两位宰相双双被降职,寡妇柴氏的巨额财产被罚没。这就是程颐上述对话的背景。当时社会,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纲常的作用降低。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得追求物欲、悲观绝望的思想盛行。
结语
二程理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深刻而广泛。二程理学的经典格言已烙印在人们的思维和口语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目不识丁的乡民也懂得要讲理,为人处世要讲天理良心。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成语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修身养性等,就是二程语录的流变。人们谈到一些人和事,说“天理难容”。这种“理”仍是二程理学范畴内的“理”,诚实、诚信、诚心、诚意、真诚被视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代代流传下来。河南是二程兄弟潜心研究并辛勤传播理学的地方,历史文化丰厚的周口大地也留下了他们的跋涉足迹和许多动人故事,这些都是中华历史和哲学的珍贵遗存。领略二程理学的核心内涵,践行二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符合人的伦理道德,也符合我们对社会和谐美好的追求。□程琛【原标题:“二程”与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