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河南区划 >> 浏览文章
精彩推荐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济源市

2013/1/9 12:00:11 点击数: 【字体:

   
 

济源市


    【面积】 1931平方公里

  
    【人口】 66万

  
    【邮编】 454650

  
    【区号】 0391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位于豫西北、晋东南交汇处,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万。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济源是一座朝气蓬勃的工业化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煤、铁、铜、铝、磷、铝钒土、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储量可观。动植物资源3200多种,药材118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逾百种。水资源充沛,地下水年可开采利用量达10亿立方米。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济源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就了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截止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82家,其中,豫光、济钢两家企业超100亿元,双双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济源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大山大河交相辉映,风光旖旎。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王屋山系道教名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宫观庙宇星罗棋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雄伟壮丽,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6年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五龙口群峰巍峨,沟壑幽深,猕猴顽皮,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九里沟山水逶迤相伴,危崖悬瀑,如诗如画,因茶仙卢仝在此著《茶谱》、吟《七碗茶歌》而名扬天下;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8处。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济源流连驻足,挥毫泼墨,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清乾隆帝称誉“名山胜迹”。

  
    济源是一座绿色的休闲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集中供热、供气、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园、游园随处可见,环城公路如绿色飘带包围着城市,路在树中,城在绿中,初步形成了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济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古轵生态苑是集高效农业、假日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鲜切花基地。第三产业日异繁荣,传统服务业档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种商场、超市、星级酒店、特色店如雨后春笋,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齐全。漫步济源市区,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济源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济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焦枝铁路与侯月铁路在境内接轨,207国道穿境而过,太澳高速济洛、济晋段,济焦高速、济运高速,在济源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济源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修订出台了优惠的投资政策,对外来企业在财政扶持、土地供应、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力打造优良的行政环境、司法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领域,有来自欧美、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等外商投资企业近300家。济源正在逐步成为中西部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

  
    济源是一座充满希望的现代化城市。进入“十一五”时期,济源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立足济源实际,确定了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切实树立机遇意识、总量意识、率先意识“三种意识”,大力弘扬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强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六超精神”,强力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文化立市、三产富市五大战略,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01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5.01亿元,同比增长17.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29亿元,同比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76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增长10.7%。

  
    济源,一个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

  
    1.行政区划

  
    济源市共有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

  
    2.地理位置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3.人口民族

  
    济源共有17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5%,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2009年末济源总人口68万。

  
    4.历史概况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八五”之前,济源的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五小工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济源将发展路子定位于工业旅游城市。1990年,济源进一步提出了“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带动,坚持‘四轮'(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旅游业)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济源制定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十五”发展纲要,确定了12%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并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济源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争一创”的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争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2003年,市委、市政府结合济源实际,及时提出了在中原地区提前十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系列重要决策的指导下,济源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主题,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城乡、所有制、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年,生产总值完成311亿元,增长14.2%;财政总收入达37.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5.01亿元,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8.22亿元,增长4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亿元,增长32.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3亿元,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8亿元,增长19%;投资7.8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省定10大实事和市定8件实事,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较上年实际增长9.7%、10.7%;城镇化率达49.0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9‰以内。

  
    6.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招生3668人,在校生1002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4012人,在校生10034人,毕业生3152人。普通高中招生5065人,在校生16377人,毕业生6230人。初中学校招生8189人,在校生25242人,毕业生8060人。普通小学招生8382人,在校生51000人,毕业生8417人。特殊教育招生35人,在校生308人,毕业生49人。

  
    7.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济源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齐全。漫步济源市区,处处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和生机。2009年,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98312册,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5777卷(件)。广播电台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5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3%。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9万户,其中城区3.8万户。

  
    8.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9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中心血站1个。病床床位229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295张。卫生技术人员24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06人,注册护士897人。疾病预防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1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床位569张,卫生技术人员365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2.36万人,参合率达到98.5%。

  
    9.交通

  
    济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焦枝铁路与侯月铁路在境内接轨,207国道穿境而过,太澳高速济洛、济晋段,济焦高速、济运高速,在济源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2009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19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5.2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278.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1825.8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组组通油路或水泥路1080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602万吨和26320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4.1%和26.2%;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2317万人和6235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8.7%。

  
    10.旅游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王屋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我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下一条:驻马店市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