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当代信阳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信阳

曾文园:浓浓的乡情 烈烈的酒

2012/3/2 16:06:42 点击数: 【字体:

    一个男人一杯酒,醇厚绵延深回味,今天,在我面前的这位企业家:敦厚而又祥和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份历尽繁华心比天高的气质。

    15周岁孤身独闯天涯,因贫困而求生存,因自信而求发展,他的发展轨迹具有教科书般的经典。浓浓的乡情是他的魂,创业初期,数百上千兄弟姊妹的生存与悲喜令他魂牵梦萦;他学历仅初中,但观瞻市场谈笑风生,态度从容如行云流水般;他感激社会礼敬师长,对家乡的发展始终念念不忘;他还有一个梦:在苏州,群策群力,构建一个真正属于河南人的家园。

    他,便是苏州正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河南商会会长曾文园。

曾文园:浓浓的乡情 烈烈的酒

    要工作,找曾老三

    河南人重乡情,那种发自肺腑的亲密感觉,在孤独寂寞的异乡,浓洌而又亲切。曾文园是一个执着的人,对家乡亲人的关怀和帮助,十数年来,他始终保存着那份纯真和憨厚。

    “我从小就是一个孩子王,大家都认我这个头”,“我性格有点张扬,个人成功后,在家乡很有感染力”,曾文园具有天生的领导潜质,也时时在经历深刻的生存思考。河南家乡是丘陵地区,田少人多,人员外流几乎是必然,与其在家乡陷于贫穷,不如大胆迈步,开创一番新天地,曾文园给家乡父老树立了一个平民之家的经典财富例子,也激发了大家生存、创业的激情。

    “从做工程清包人工开始,最大的困难,就怕人多,特别是春节刚过的时候,你只用400人的时候,他来了1000个,多出600人,怎么办?还是要靠自己两个腿和嘴巴去求活干,这是最郁闷的”,“老乡来苏州打工,我必须帮助他们,没有活,就找活给他们干,没有吃,就先安排他们吃饭”。在九十年代初期的那些岁月,在苏州城市建设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曾文园多少次为他的河南乡亲来回奔波,为他们的生存状况而牵肠挂肚。“要工作,找曾老三”,这句话曾广泛流传于在苏的河南务工者之间。

    “我的夫人也是家乡的,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有两个孩子,现在夫妻之间很恩爱”。曾文园的财富故事,十数年来在苏州建筑行业广为流传,但他始终忠于爱情,面对繁华姑苏不为所动,这份感情的执着,不仅是人格魅力的绽放,也是对浓郁乡情的忠诚。

    河南人千里回乡,亲人之间,故友重聚,以酒代茶,那浓郁的滋味,比美酒更香醇。河南人在苏州打拼,无论你处于何时何地,无论你成功与否,只要一遇到乡亲知己,就会守望相助,热泪满襟。曾文园将他的成功因素更多的归结于乡情的演绎和亲人的支持,他坦言:“没有党的政策、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没有家乡人的全力支持,就没有曾文园的今天。”

    一个师从社会的男人

曾文园:浓浓的乡情 烈烈的酒

    曾文园学历不高,87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年仅15周岁,还背着书包。“我承认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知识层次,我只知道不断学习”,其实,现在很难衡量曾文园到底处于何种学识与能力的境界,在他而言,“我没有文化”似乎成为他某些风格的展现,而非其是否真正具备文化。

    “当时外出务工的人员都很能吃苦,学历低,以初中生为主,也有一部分小学生,当时国家没有强制性的9年义务教育。”这就是当时河南务工者的求学状态,他们没有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直至他们完成高等教育,面对社会现实,部分睿智者似乎更趋向于师从社会,积累更具直接意义的实践经验,曾文园就是其中的杰出者。

    “91、92年,当时就热心肠,就全力帮助乡亲们找工作。逐渐逐渐,大家在人情上欠我一些,感觉我这个人,热心,肯帮忙,这为以后我事业的开始和发展,逐渐打下了基础。”曾文园似乎天生就洞悉人力资源的诀窍,懂得若需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的成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的结果,也是平稳驾驭,综合管理的结果。这个过程中,一个二三十岁的初中生,心里惦记着几百乡亲的温饱工作问题,还能善加维护,未雨绸缪,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奇。

    从清包人工到总包再到正亚建设,从建筑到工程及运输,从护城河改造、金鸡湖到石湖,曾文园的财富经历宛如一本教科书,归纳总结了在苏豫商的经典范例。整个过程,曾文园始终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其驾驭人力、沟通合作、商业谈判、竞标项目,过程运作细致入微,在这些方面,他的社会阅历似乎承担了更大比重的作用,书本知识,学识专业这些方面,以作为他对下属的部分要求,因为他的领导和指引,也在发挥着不平凡作用。曾文园希望未来他的企业能走向全国,融入世界,他认为这不仅仅是梦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这个信心满怀的人,心有韬略,成竹在胸。

    曾文园很尊敬师长,很崇敬具有学识和威望的人,但他也很自信,他师从社会,看到了经营之道的真谛。

    感恩的心波涛汹涌

    曾文园是一个性情中人,遇见乡亲或朋友,喝点老酒,他就会尽吐心声。他认为,事业取得这样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有很多人都需要感谢。

    他首先感谢多年来支持他奋进,团结在他周围的家乡同胞,因为他们的存在和支持,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他要衣锦还乡,他要让每个乡亲都能“在苏州赚到钱,回家造房子、讨老婆”;他还感谢在苏州各界的朋友们,时时给予他关怀,指导他经营;他感谢苏州市政府的领导,政治清明,为民服务,使他遨游商场如鱼得水……他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觉得,他的一身,注定活在感恩中,他在创业初期接受了太多的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关怀,在他有生之年,除了继续拓展他的事业外,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将用于回馈社会,知恩图报,这是他作为河南人的忠于原味。
“我的偶像只有一个,那就是陈光标!”这是曾文园的执着。

曾文园:浓浓的乡情 烈烈的酒

    陈光标何许人?陈光标于2003年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多年来,他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至今已累计捐赠款物超过9亿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救援队千里救援,救回131条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回馈社会是最大的慈善,曾文园将陈光标定为个人偶像,反映了其对“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理念的最大认同。“回馈社会有很多方式:例如慈善捐款、无偿援助、或建立实业、缴纳税收、促进就业等”,曾文园表示,目前,企业还属于稳步发展的上升期,需要稳定和专注,未来,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刻,就是他回报社会的大好时刻。

    河南商会,我的梦想我的家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苏州给河南人建一个家,一个完全属于河南亲人的家!”这感人肺腑的话语就是曾文园这个七尺男儿动情的诉说。

    谈到苏州市河南商会的筹备及组建,曾文园会长感慨万千。

    “河南籍在苏务工人员约80多万,他们在苏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近万家企业,他们的创业和发展有谁去关心?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急切的事情”;“希望通过商会这样的平台,实现两地的经济联动和桥梁作用,为苏州城市建设做贡献,为河南争得荣誉”。

    当问及商会筹备过程中有何困难时,曾会长一笑而过,他表示:成功来自坚持,力量来自团结,既然要组建一个大家庭,就要有人出头,有人敢于承担责任,只要是为了家乡父老,为了和谐社会,再大的担子,他也要时时挑在肩上。

    “中原是文化之乡,苏州是天堂之地,我们要构建人文商会,用文化连接两地人民的友谊,用文化促进企业的共赢。”

    曾文园会长希望全体在苏的河南人,无论地位如何、财富多少、从事哪个行业、工作,都以身为河南人为荣,团结互助、凝聚力量、共同塑造新河南形象!

    曾文园以他固有的执着,演绎着河南商人在苏州的传奇故事。这个粗犷的河南汉子,他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潜力就有多大,他的乡情有多浓,他的魅力就有多大。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苏州市河南商会(2010-06-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