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阳民歌是淮河上游独特的音乐文化事象,它的旋律音调受到来自中原、江淮、江汉三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对周边区域音乐音调进行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又对本区域内的旋律音调进行不断的改造,其音调特性主要表现在音值组合和音高组合两方面。
关键词:信阳 民歌 音调特性 音值组合 音高组合 音乐风格
在音乐结构中,作为构成旋律基本材料的音,经过一定形式的组合,成为能够表达相对完整乐思的音乐结构单位和具有文化意义的艺术样式。不同区域的民歌在音的组合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方式、方法和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歌风格。就信阳民歌而言,其音调特性的形成,主要表现在音值的组合和音高的组合两个方面。
一、信阳民歌的音值组合形式音值组合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习惯排列起来,构成具有旋律音调基础的连接形态。音值组合的实质是时间因素,但旋律音调的时间因素是以节奏为基本内容。一方面,节奏的基本结构原则,制约着旋律发展的强弱关系和规律。同时,反映出一定地方的民间音乐风格;另一方面,节奏又在一定的条件下受节拍的制约,表现出灵活多变甚至是相对自由的状态。信阳民歌就是在这种制约与被制约、规律与自由的矛盾中,辩证地实现着在音值组合上的区域性风格。
(一)信阳民歌的节拍类型
节拍作为组织节奏的规范形式,在信阳民歌中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散拍子类型的民歌
散拍子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受节拍单位的限制,但其节奏形式还是相当明确的。信阳散拍子类型的民歌,更注重言语的自然节律,并在"散"的过程中,强化和突出了旋律音调的抒咏性,形成了信阳特有的散拍子规律,发挥着信阳民歌中音值组合形式中"散"的功能。由这种拍子类型构成的民歌,主要流传在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
2、变换拍子类型的民歌
变换拍子的产生,一是由于民歌唱词结构的艺术化和生活化;二是由于民歌旋律音调的扩张与收缩,常常能使歌腔的抒咏性或陈述性增强,产生旋律音调结构上的不对称,导致节拍中强弱关系的变易。这恐怕是民间最朴素的运用"和中求变"的例子。这种拍子常出现在信阳民歌的"田歌"和部分民间歌舞小调与山歌中。
3、规整拍子类型的民歌
这是一种节拍单一艺术形式较成熟的民歌类型。表现为节拍节奏上的严整与规范。一方面,它强调旋律进行中单位拍的强弱关系及其规律,并将这种关系与规律渗透到民歌的节奏之中;另一方面.旋律又不能完全脱离语言的基本规律而独立于民歌的歌词。因此,这类民歌具有更多的雕琢痕迹,其音调强弱关系与语言强弱关系结合得非常紧密。这种拍子类型的民歌是信阳民歌的主体。
综上所述,信阳民歌的节拍运用有其独到之处,这不仅表现在节拍运动的外部形态上,同时也表现在旋律音调发展过程的内部结构中。它虽然很细微,却能够反映出信阳民歌的地方特点和基本风格。
(二)信阳民歌的节奏形态
节奏是一种自然属性,它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诸方面。当自然属性的节奏被提炼成为音乐节奏时,就具有了塑造音乐形象的功能,这种功能性节奏就称作"节奏型"。不同的节奏型在音乐作品中有其不同的表现意义,所以,它可分为:稳定性节奏型、不稳定性节奏型和中性节奏型三种类型。稳定性节奏型常常表现出句逗、句式和段式的停顿,具有较明确的稳定特征;不稳定性节奏型具有某种需要解决的欲望,形成不稳定状态;中性节奏是指根据它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的稳定状态也就不同。当它处在句中时,就具有不稳定因素,当它处在句逗、句式和段式的停顿或结束处时,又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另外,变换拍子类型的信阳民歌,在节奏形态上常以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节奏型为主干,形成一种充满动感和强烈推动力的节奏样式。其节奏的强弱关系因不稳定因素的扩张而产生移位。由于稳定性较强的节奏型出现在句逗处,所以,将各种节奏扩张而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淡化了,但总体上仍保留了部分具有弹性节奏型的组合特质。
综上所述,信阳民歌的音值组合常用5至7个不同的节奏型构成。其中,有3至4个骨干节奏型构建起基本的节奏框架,其他则以补充形式出现。在3至4 个骨干节奏型中,常有两个为同一功能的节奏型,其他1至2个属另一种功能性节奏型。诚然,在骨干节奏型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对比的因素。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具有粘性特征的节奏型,在信阳民歌的骨干节奏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八分音符的均分节奏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