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信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学术专栏 >> 浏览信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研究

2013/4/22 8:52:09 点击数: 【字体:


    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研究——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

    活态性保护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界普遍认同一种保护原则。作为一种保护的原则很少异议,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如何进行活态性保护则成为关键。2007年,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给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了答案,但由于还处于试验性阶段,因此,当时设立的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2年,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和整体性保护方式。”【1】,“文化生态保护区”已经不再是“实验区”,但其建设模式和保护方式等仍然需要探索。本文通过对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分析,拟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进行实证性思考。

    一、罗山皮影戏传承的地理区域与文化生态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语言环境、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共同构成的区域及环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的对象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状地所属区域及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我们通过罗山皮影戏传承的地理区域与文化生态概况考察,简要了解罗山皮影戏传承的区域及环境,然后再具体分析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即其文化生态系统。

    罗山皮影戏传承的主体区域在罗山县境中南部及中南部毗连地区,从地貌来看,这部分地区都属于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带。北部属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大戏如豫剧、曲剧等行走、搭台,中南部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地势不平,交通不便,大戏进不来,搭不成台。皮影戏则由皮影戏传承人背起一担箱就可以游走于山野乡间,不避地势、交通的复杂。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已八十高龄的岳义成老师傅在雨中的山野小路上依然健步如飞,行似年轻小伙,这与他一辈子在山野乡间奔走唱皮影经历密切相关。

    罗山县的历史文化也为罗山皮影戏的流传提供了文化氛围。明清时期,就有外来商贾来罗山经商,兴建会馆戏楼。河口寨金龙寺大王庙戏楼就是湖广商人于乾隆三十六年所建。【2】1此外,罗山虽属河南,表现出中原文化的风采,但地处淮河以南,且南部与湖北大悟县接壤,历史上又与其有地域联系,也受到荆楚文化的浸润,罗山地域文化生态显示出豫风楚韵的特点。这种特点正如罗山县地形地貌所显示的东北低,西南高的特征,西南高,可接吹来的北风,东北低,可入流进的溪流,风拂水润形成豫风楚韵的自然生态。这种自然生态进一步影响到百姓的生产生活,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而罗山皮影戏正是这种具有豫风楚韵文化生态特征的地域民俗文化典型代表。

    二、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及其构成分析

    皮影戏是江湖中的一个行当,像其他行业一样也要走江湖。“江湖”一词语出《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3】242,这里的江湖指的是广阔逍遥自在适合性情的地方。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421。里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近代以来武侠小说里侠客所闯荡的社会也被称为江湖,古龙先生在其一本武侠小说里还为读者留下一句经典台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上述为我们提供了江湖的两方面特质,一为江湖是一种边缘性的社会存在,二为江湖是一种民间性的文化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江湖是与官方制度及行事方式和对象范围不同的存在于民间社会中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罗山皮影戏的传承便依赖于皮影戏的江湖,也即是皮影戏传承的社会文化生态。罗山皮影戏传承人演艺的同时,也是在皮影戏江湖上行走,演艺的过程也是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逐渐生成的过程。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江湖。一是自然环境,即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表演情境,即传承人从艺演出的现实语境;三是网络关系,即传承人相互交往所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社会组织关系网络;四是信仰习惯,即传承人的认同基础,也是传承人之间相互联络的纽带。

    1.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罗山皮影戏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罗山皮影戏传承的最基本的因素。罗山县境属于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带,稻子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且一年一季,因此,境内民众基本的生产生活在外出务工潮出现之前主要依靠山地之外的水田。这就决定了罗山皮影戏的传承人并非专职皮影戏艺人,主要还是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甚至连做影人的原料也是来自田间地头的水牛。所以演唱皮影戏是罗山县境内民众的一种业余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一个行业,但是,如众多皮影戏传承人所言,演唱皮影戏不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方式,所以行走于皮影戏江湖还要有基本的生存基础,即是要维护好基本的生产生活环境秩序。罗山县子路镇熊凤金师傅说:

    皮影行当都是业余爱好,不能养家糊口,我里父亲为唱皮影戏放弃了工作,最后也没有留下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不出去打工也要好好种田,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在演唱,但也不是常年演出。[1]

    皮影戏的演出、技艺的传承还主要是基本生产生活环境秩序正常情况下的业余行为,罗山皮影戏传承人农忙一定忙农,比如在插秧及收稻时节绝不会丢下田里活计去行走江湖,只有在农闲时才外出表演皮影戏。所以罗山皮影戏传承的自然环境基础是其历史生产生活环境的延续,而当外出务工成为潮流,收入超过田地收成时,罗山皮影戏的传承也就失去了将年轻人留住的生产生活基础,其传承也受到莫大影响。目前,罗山皮影戏的传承正是因为种田许可糊口而不足以致富导致青年人外出打工而使其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2.传承人从艺表演的现实语境

    表演理论认为表演行为是情境性的行为,它在相关的语境中发生,并传达着与该语境相关的意义。语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确认,其中在表演民族志中最重要的组织性原则是使表演得以发生于其中的事件(或场景)。【5】31-32皮影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的造型属于美术,唱腔又是音乐,影人属于工艺,剧目属于文学,演唱属于具体的表演行为。罗山皮影戏表演行为的发生也赖于其现实语境。据笔者的调查,罗山皮影戏表演行为发生的现实语境不仅可以从演唱时交流的语言及腔调来确认,而且可以从境内庆典性的“事件”确认。一方面这一区域“以民歌为例,约占淮河流域三分之一面积的西部山岭丘壑区,山歌是其流传的主要民歌类型”【6】66-69。罗山皮影道白用的正是流行于淮南鄂北的乡村俚语,而唱腔正是来源于这一区域民众的山歌和民歌小调。因此,这一区域的民众特别喜爱罗山皮影戏,京剧、豫剧等大戏因语言及唱腔跟当地民众的方言和山歌调不一致,不及罗山皮影戏如此广泛流行。另外,罗山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确实存在请皮影戏演唱的习惯,罗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民众只要有生小孩、生牛犊、娶媳妇、发大财、考大学、盖房子等“事件”发生,都会请皮影戏传承人来演唱皮影戏。在北方的农村,比如笔者出生的豫东农村,考大学、发大财、娶媳妇等也有唱戏的,但都是在庙会上唱,而罗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民众都是在家门口唱。春节前后,到罗山县农村,随时都有可能碰到皮影戏的演唱,有的东家院子大些,戏台直接搭到东家院子里。罗山皮影戏台小,不占地方,容易搭台,这也是浅山区皮影戏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调查中就碰到过娶媳妇、生小孩、考大学等演唱皮影戏的场合。罗山皮影戏同当地民众的这些日常民俗生活事件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日常民俗生活事件也就成为罗山皮影戏传承人从艺表演的现实语境。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戏剧网 作者:洲泉茗
0
下一条:论信阳民歌的音调特性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