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挑舞:花挑舞俗称花挑子,源自信阳市固始县的汉族舞蹈,在固始县流传400年余历史,广泛流传于江淮流域。固始花挑是信阳市独有汉族民间舞蹈形式,经过艺人们代代相传,加工锤炼,已成为江淮流域众多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是豫南地区汉族民间舞蹈优秀精品。 道具是一支细软而有弹性的竹制扁担,缠以彩纸,两端各悬挂一只竹蓝,竹蓝外沿扎满彩花。表演时一女性担起“花挑”舞动,形成舞蹈状态。各乡镇均有表演“班社”,其中以蒋集为最。体现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固始花挑》具有较高的艺术传承价值,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电视舞蹈大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大赛及颁奖晚会连续十天在CCTV-3晚间黄金时间现场直播,为全国电视观众呈现异彩纷呈的舞蹈盛宴。经市文化局、固始县文化局积极推荐,由信阳市编排的《固始花挑》经过预赛、复赛,到最终的决赛现场直播和全国观众见面,对宣传和展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灶戏:灶戏是流传于信阳市固始县的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它的代表剧目是《郭丁香》,《郭丁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原唱、原生态的汉族民间口头文学,它的唱词长达一万多句,可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相媲美。从灶戏的文化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民俗性、情感模式及宗教情结。
固始灶戏,俗称“锅台戏”,又名“丁香戏”。据目前已有的资料看,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最早流行于固始县东乡与东北乡的罗集、蒋集等地。到了清末民国年间,达到鼎盛,先后流行于商城、潢川、淮滨以及安徽的霍邱、阜南等广大乡村。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固始县农村还时有演出。此后,灶戏便逐渐消失。如今,灶戏的知情者已寥寥无几了。灶戏的观众,客观上是不自觉地以农村广大妇女为主,所以也把灶戏称为“锅台戏”。“灶书”中主人公郭丁香美丽、善良、勤劳、朴实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成为妇女的美好典范和理想追求。
而那时广大农村妇女,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们渴望恋爱自由婚姻美满,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加之灶戏唱词口语化、生活化、乡土化,木工艺术家们对生活十分熟悉,表演情真意切,表现出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郭丁香艺术形象因此为广大妇女和农民所钟爱,所传颂,所传唱。
灶戏是以其主要传统剧目命名的,灶戏的主要传统剧目是《郭丁香》。据当地汉族民间传说,郭丁香是灶王爷张万良的妻子,郭丁香当然就是灶王奶奶了。而以表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爱情纠葛的戏,便叫灶戏。
百多年来,灶戏剧本没有加工整理形成文字,为木匠口头创作,经过长期实践完善,到20世纪80年代收集统计,尚有保留剧目31个。其中大戏有《郭丁香》《柳迎春》《三皇姑出嫁》等,小戏有《打长工》《劝八行》《秋胡戏妻》等。
灶戏的音乐唱腔,主要以当地民歌小调和当地流行的“花篮戏”“倒七戏”“端公戏”的声韵和板式为主。形式上也较原始,一人领唱,众人拖腔。灶戏的行当也较简单,分两类,即生郎(生角)和妈角(旦角)。
所以唱腔分类也相对简单,大致3种,即喜调、怨调、寒腔。其唱腔特点主要是叙事性较强,抒情性较强,感情表达细腻。
3、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4、花鼓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 湖北、 江西、 安徽、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如《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豫南花鼓戏主要孕成于今光山县,因而又称光山花鼓戏。它是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豫南花鼓戏演出,人员省而精,演员一专多能。道白分3种:一是韵白;二是口白,采用土语乡音,类似家常用语;再一种是数板道白,多由丑角采用,语言幽默风趣。1953年,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参加中南大区汇演并被评为优秀剧目。随后到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受到当时在场观看的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表扬。1989年省文化厅曾在光山县举办了大型研讨会,有省内外60多名专家参与研讨,由于豫南花鼓戏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如今,仍有业余文艺团体活跃在当地
5、耍猴:耍猴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最迟于唐朝已有出现,发源于今河南省新野县。古人把猴子视为马的守护神,常于马厩内养猴子以留住马匹,并让猴子表演猴戏作祭祀之用,因此猴子又有“马留”的别称,此名称至今仍保留在粤语中。日本于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猴戏。后来耍猴的宗教性变淡,有些只是纯娱乐观众,一些小贩为招揽顾客,也会养猴子表演卖技艺,尤其常见于卖武术、卖药等行业。
6、踩高跷: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7、旱船: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或庆祝等,陕西、山西、河北境内各地都广为流行,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