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信阳

中國書畫市場贗品水太深

2013/4/6 18:55:15 点击数: 【字体:

一位搞收藏的朋友,最近通過熟人收到兩件“金陵畫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報價都比外面便宜,送去找行家鑒定,全是假的。兩張畫,一張出自老人當年的學生,說是因為要換房子,資金不夠,願忍痛割愛雲雲,實際上是精仿先師之作。一張出自其子。老爺子去世后,留下一批真跡,但其子將其藏之名山,找了幾個學畫的學生,親自傳授如何臨摹父親作品,印章全在他手上,批量生產,對上門購畫者,批量供應,這些畫隻有印是真的,但每次他都題款証明是“先父真跡”、“難得之精品也”。這些年靠仿父親作品,光別墅就買了若干套。

圈內人揭密說,著名書畫家身后,學生、遺孀、兒女都能大造老爺子的假,發橫財,幾成業內潛規則。近年中國書畫市場狂炒,價格飆升,贗品泛濫,造假者已無所顧忌。傅抱石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山水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他專心研習古人書畫,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開創了全新的藝術風格。江蘇省國畫院著名畫家、原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徐善是傅派山水的重要傳承者,多年來對傅抱石的畫風、理論、藝術思想、筆墨技巧等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上都卓有建樹,其作品與傅氏風格近乎神似。近年來,一些國內外專造傅抱石假畫的團伙,購得徐先生畫作后,以專業手段做舊,裁掉徐先生的落款,讓臨摹傅先生筆法的高手題傅先生的款,已到十分猖獗的程度,徐善說現在已是不堪其擾。

現代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仿真掃描復印技術,讓一些臨摹高手的偽作與真跡高度相似,有時連內行人都霧裡看花,因為它幾乎可以做到與原作分毫不差。技術進步和暴利驅使,使臨摹造假高手都能過上異常滋潤的生活市場動輒出現起價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的作品。藝術評論人牟建平還斷言:“我見過的市場上的齊白石虎作基本是假的。”留意最近某大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上,傅抱石的作品赫然出現幾十張,起拍價高的超過了2000萬,徐善說,99.99%的作品均為偽作。隨著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元拍品的出現,各種專業化的、高科技造假手段層出不窮,高精密度的掃描儀、復印***開動,別說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的作品,就是故宮[微博]博物院的寶貝,隻要有一本圖錄,都能給你仿出個“真假莫辨”的“寶貝”來。過去難得一見的傅抱石的作品,現在拍賣會上動輒以數十件計,“國寶”越拍越多。徐善開玩笑說:“已作古的老先生作品越拍越多,大概是拍賣的槌聲驚醒了他們,從棺材裡爬出來接著畫了。”

拍賣會上的許多作品都能編出精彩故事:某件作品是60年代傅先生在廬山療養時,巧遇交往30多年的某公。某公后人有緣得此傳世之遺墨;某件作品是先生在長白山療養時,送吉林省委書記某某的。當然這些故事都要花大價錢請人講,通過“鑒寶”的形式題寫補錄,附在作品的款格上,甚至連與傅抱石先生十分親近的人都因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而為之有題款曰:“高風雅韻,氣撼魂魄,古朴雄渾,實為家父之精品也。”為做實該畫為真品無疑,有的甚至能搬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黨和國家領導來題字落款,以求“鎮得住”。有人信以為真,數百萬、上千萬拍得“傅先生精品”后,迫不急待送到徐善處鑒定,“這些作品不乏20年前,以一萬元價格從我家裡買走的作品。”徐善說。

中國藝術品屢屢拍出天價,真偽之辯也鬧騰得愈演愈烈。去年,針對舉牌過億的《砥柱銘》和《平安帖》的爭議,拍賣行一句“藝術品拍賣不保真是通行的規則,買者自負”,市場潛規則的風險可見一斑。現在,大量流通的作品是臨摹之作,其實,臨摹先人之作古已有之。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街頭看到一幅仿冒其《夏木垂陰圖》的假畫,挑明后,畫販跪地求饒,稱乃迫於生計不得已為之。而今人造假,更多的是受暴利驅使。古人作假,尚有一懼,冥冥之中,恐神靈先人懲罰,有時作畫還故意留點破綻。而今人作偽使出渾身解數,賭咒發誓,不惜用各種手段“做實”,利益驅使下,無所不用其極。2000年,李可染先生的兒子李庚臨摹其父的一幅畫作在上海上拍,作品與其父風格非常相近,李可染還親自在畫作上題字:“杏花春雨江南。此小兒李庚摹吾舊作,略有似處。可染題記”。當時就有藏家笑道:“這幅畫太像李可染的作品了,改個款就可以當李可染賣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過了兩年,這幅畫果然出現在北京的一次大型書畫拍賣會上,只是題款成了“杏花春雨江南。可染題舊作”。“此小兒李庚摹吾”等字跡都被挖掉,經裱畫高手拼接得天衣無縫,最終以高價拍出。

書畫市場贗品泛濫,有些地方拍賣會上甚至出現滿場皆假的景象,有些“佐証”拍賣的出版物名家畫冊,裡面充斥大量“狸貓換太子”和摻砂子的手法有幾頁真的,再摻雜些偽作,而在拍賣會上出現的,往往是這些摻砂子的偽作,叫你真偽難辨……近幾年,在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古畫市場身價飛漲,市場上幾乎一夜間冒出大量多“真精新”的唐宋明清“上品”古畫,簡直令人不可思議。許多贗品隻能靠講故事存身,一些不法畫商通過與拍賣行勾結,假畫拍成了就對半分賬。暴利驅使下,中國書畫市場換手率是一年三次,往往是這場拍賣會才拍下來,就直接轉場去接著拍了。每拍一次來回手續費要20%,如果每次加價50%,轉手兩次價格就要翻一番。藝術品在頻繁換手中的“炒作性增值”,並不代表其本身價值,“大家都在玩跑得快”,都知道講故事不靠譜,很燙手,但擊鼓傳花的游戲還在繼續。

假畫贗品泛濫,損害收藏者和投資者信心,更有傷中國文化的傳承。當炒作、欺騙和蒙蔽成為賺快錢的不二法門,市場的公信力就日漸式微,這個市場這樣玩下去,假畫充斥,底限喪失,延續千年的文脈必然面臨斷裂的危險。【原标题:中國書畫市場贗品水太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3年01月2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中国皮影艺术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