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左传·隐公十一年》
成语释义: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
春秋时期,同为姬姓,紧密相邻的郑国(故址在今新郑)和息国(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一带),都是周王室麾下的诸侯小国。按说同宗同姓,理应和睦相处,但息国却常因区区小事,与郑交恶。
公元前712年,因许国(今许昌以东地区)拒交贡品,周天子令郑国出兵伐许,并大获全胜。郑庄公在许国认错后,以礼相待,很快退兵而去。岂料这样一件小事,却引起息侯的不满,借机讨伐郑国。郑庄公得知消息,立即派人进行阻击。两军在郑、息边境遭遇,因郑军同仇敌忾、锐不可当,息军一触即溃,大败而逃。息国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败,最终于公元前680年,为楚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