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民间记忆。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民间艺术所特有的人类本源精神及其活跃的创造本能,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创新的基础。
——倪宝诚
叫吹?叫春?
“其实泥叫吹本来是叫做‘泥叫春’的。”河南省群艺馆研究员、民间美术专家倪宝诚说,“泥叫吹过去主要是以鸟为原型,在身上的隐蔽处设有几个小孔可以吹响。根据孔的数量不同,声调有单音、双音之分,可以看作是人类蒙昧时期的简单乐器。但总体而言,所有的声调都是模仿春季时节,雄鸟吸引雌鸟交配的叫声,体现了古代先民原始的生殖崇拜和对生命萌动的春天的喜爱。”
众所周知,远古时代的人们,由于无力对抗各种自然灾害,加之各种疾病的威胁,寿命都非常短暂。因此他们追求生命繁衍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那时的各种艺术表现大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图腾崇拜)和对繁衍的追求(生殖崇拜)。多生多育是当时人们对抗自然的第一选择。在淮滨泥叫吹中,比较常见的造型“老斑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老斑鸠本身隐含着男孩生殖器的象征意义,在当地,至今很多老人还把孙子的小鸡鸡称为“老斑”。艺人们在老斑鸠的背上绘上莲花纹,寓意连生贵子。倪宝诚2009年第一次在淮滨看到老斑鸠的时候,激动地说:“浚县泥咕咕是昂头老斑鸠,淮滨泥叫吹是低头老斑鸠。这是雄鸟呼唤雌鸟,向雌性献殷勤的表现,还是生殖崇拜。”
淮滨泥叫吹就是这样,通过大量含蓄而不赤裸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人类对生殖繁衍的原始诉求,用生动可爱的泥玩具对儿童进行了早期的、健康的性教育。当地民间风俗中,买泥玩具特别是鸟造型的一定是要成双成对的,公的要气宇轩昂,母的要绚烂美丽。除了斑鸠这种男性生殖器的寓意之外,还有多头马、九头鸟、双面人、双头狗等多种题材。
“只是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觉得叫春这个名字不那么好听,渐渐地把字音念破,形成了今天泥叫吹的名字。”倪宝诚总结说。
鸟俗信仰的实证——红陶鸟
2008年,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间遗产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当座谈河南传统泥玩具—淮阳泥泥狗和浚县泥咕咕时,来自淮滨的郭文斌(现任淮滨县文联副主席、淮滨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淮滨泥叫吹申遗办主任)插了句嘴:“这个在我们淮滨也有。”立刻引起了倪宝诚的注意。
“过去我们从来不知道在淮河流域也有这样的泥玩具。它的出现填补了淮河流域没有泥塑作品的历史空白,而且很有可能与浚县泥咕咕和淮阳泥泥狗一起,构成代表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三点一线的民间泥彩塑文化传承体系。”倪宝诚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激动地说。
其实,早在泥叫吹走进当代人们视线之前,已经在淮滨流传了数千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渊源。
1981年,考古学家在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附近的沙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地出土了一对造型独特的宽胸长尾红陶鸟。经过鉴定,确定其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器物,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淮滨县淮河博物馆中,被当做“镇馆之宝”。
沙冢红陶鸟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虽经岁月洗礼,却仍可依稀辨别出朱红底色。倪宝诚在仔细观察揣摩后,欣然命笔,写下了“中华民族鸟俗信仰源头之一”的留言。
“红陶鸟身上透露出的原始美、自然美、朴素美,沁透了原始先民的信仰、审美等多方面的精髓,是我们研究远古先民生活的重要依据。”倪宝诚说,“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为淮滨泥叫吹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证明了泥叫吹这种泥塑形式的历史源流。这是淮阳泥泥狗和浚县泥咕咕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