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新乡

潞王与赵妃,卫辉到新乡的生死轮回

2016/2/23 15:13:04 点击数: 【字体:

 
 
    引子
 
    2000年,中国的三处明清皇家陵被列入世遗名录,它们分别是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河北遵化市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2003年,作为这项世遗的“扩展项目”,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仅用十五分钟通过评估,成为“世遗”。
 
    “到了2005年,潞王陵(包括东西陵)由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这也是全国唯一被列入的扩展项目。因为扩展项目原本不占世遗指标,但从2004年扩展项目开始占世遗指标,也就是说,它若申遗成功,要占一个指标,但中国世遗总数量没有增加。从大局考虑,此事暂时搁置。”新乡市凤泉区文物局局长刘呈安先生道。
 
    作为河南罕见的明清皇家陵寝,潞王陵有“世遗”范儿的珍贵遗存,近年来新乡市凤泉区加大了投入,“为打造良好周边环境,关停了凤凰山上五十多家采矿企业,关停了周边40多家小企业,王陵周边一万亩坡地退耕还林。正努力把它打造为以明文化为主题的休憩地,打造成新乡市绿肺。”潞王陵博物馆馆长周冯建道。
 
    相对潞王陵的大手笔,曾是潞王府第的卫辉低调了很多。当年本系列女一号赵氏,陪伴潞王在卫辉王府中度过了十余年时光。每到一定节令,府中役使的宫人,把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在按照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中,这两人的相伴,已成为彼此生命离不开的牵系。
 
    卫辉新乡,两地相离不过20公里。潞王赵氏,自20岁以后,便活在卫辉,葬在新乡,生死半径何其短小。三十出头就过世的赵氏和不足50岁过世的潞王,在局促的20公里内完成生死轮回后,他们想归的根,不在这儿,在远方。
 
    当年赵氏与潞王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现在还能寻找到痕迹吗?
 
    富丽王府,只余一座望京楼
 
    潞王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结婚后,经朝廷诸臣研究,于第二年五月初九决定其府第建于卫辉。到了六月份,由工部主事陈绍光、太监崔卿督工,开始了府第修建。
 
    潞王之前的汝安王曾建藩于此,他死之后,无子国除。“潞府是在汝府基础上开拓改建而成,同时又拆儒学,并民居,拓城池。使得潞府占地面积、规模及壮丽程度远远超过汝府。”刘呈安道。
 
    潞王府有多大?它占了一座城的三分之一,建了四年才基本完工。王府大局基本按《明会典·营造亲王府制》规定施行,细致可执行性甚强,比如规定整个府第大小门楼46座,墙门78处,井16口。
 
    到了潞王就藩后,他觉得不如意,统一“精装修”不个性,就自费搞了一些个性建筑。
 
    在府第最北端,潞王修了一座高大的望京楼,这是他读书、乘凉地方。楼周围修建了一座十亩大的花园。花园东角门有花神庙和煤山,煤山全由太湖石砌成。山南有梳妆楼。构成了一个私家度假村。可以想见,当年他和赵妃很多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座富丽排场的王府,在清顺治时两次被大拆大卸,建材弄到北京,零散房屋都变卖了,现仅剩宫城城垣100余米,还有些石柱础等物,建筑只有望京楼尚在。
    
    2011年3月初,记者前去辉县市,在古城东北隅一片民居和一家纸箱厂的团团包围中,找着了望京楼。这一看,把我惊着了。
 
    望京楼局促在一个狭小院落内,高大青灰坚实如碉堡,外层全用青石砌筑。在一大片低矮简陋的现代民居中,它依然贵族般打眼。虽龙钟,仍傲慢,400余年岁月给了它无以名状的威严。
 
    它是全国最大石构无梁殿古建,2006年被列为“国保”。
 
    望京楼万历十九年冬(1591年)动工,万历二十一年秋(1593年)竣工。它坐北朝南,为砖石结构,高33米、宽30米,进深19米。楼分两层,外壁用青石砌筑,内壁白石镶筑。一层算是底楼,没设施,就是为了把楼抬高。有四扇青石窗,窗棂还在。
 
    我从西南角一特小石券门进去,踩着磨得很光滑的青石台阶,慢慢爬上二楼,豁然开朗,屋顶中心向周边延伸成一十字拱券,如梁如柱,把整个建筑全撑起来了。
 
    天上十字拱券,地下是一个十字形大通道与之呼应。大通道尽头各有一券门,这券门,已经是开在楼外壁上了,也就是说,这道门你只要跨出一步就掉下去了。券门底部有两道木栏杆槽,这是安全设施。建成这样,应是兼具采光和建筑构架所需。
 
    顺石阶再往上走,这就到楼顶了。一牌坊一大殿,把楼顶占满了。牌坊犹在,五间歇山式大殿只剩柱础了。大殿名崇本书楼,原是潞王父子藏书和习书画的地方。
 
    大殿前方即南边有座“诚意坊”,青石结构的一字形牌坊,四柱三楼四间顶。它其实已经立在楼顶边上了,太贴边,我甚至无法转过去看正面。
 
    它精美,顶筒瓦当下为仿木制结构的昂,昂与昂之间有三块镂孔石作装饰,下边是“三龙戏珠”横额。正面横额上,雕着“诚意坊”三字,字下边有“童子拜寿”图。四柱分别有龙衔华表式挂轴对联。
 
    牌坊能够看到新旧拼接,有修补过痕迹。旧石颜色沉黯泛黄,其上雕龙夭矫生动,盆景牡丹枝茎柔挺,有神韵。新石色白,雕刻浅浮平板,韵味差远了。
 
    望京楼可称辉县的老地标,民谚传说很多,比如“卫辉有个望京楼,半截插在云里头”。言其高大。“望京楼,实难修,活着来,死了走。一人喜,万人忧,天碰地,一同休”。言其修时艰难。这楼虽潞王自费,但徭役仍是扰民。
 
    卫辉民间传说中,这楼与赵氏与李氏皇太后,皆有干系。
 
    相传潞王21岁离母,日思夜想,要建高楼好看到远在北京的母亲。他从十多个县调来民工一万多名,日夜修建,用了百余名监工,民工常被打伤打死。
 
    赵次妃知道修楼太难,想了个法儿,派身边人在远处小山头上连夜建了一间精致房子,派侍女扮成太后模样梳妆。之后她带潞王登楼去看,云雾缭绕中,假太后忽隐忽现,潞王以为看到了母亲,停止修楼。
 
    这则传说让赵氏形象进一步得到美化。新乡卫辉两地百姓,还是对她有朴素好感。偌大王府灰飞烟灭唯余一楼,这楼,也被认为是赵氏善行的体现。一个美丽善良(至少在民间传说中)如赵氏的女子,算得上虽死犹生了。
 
    拓城气泄,知府建塔保文脉
 
    潞王府设在卫辉,它对卫辉的影响理当很深。
 
    话说当年卫辉小城仅6里多,想容纳潞王府,只有开拓城池。工程开建时,黄河以北“是年大旱,明年又大旱”,饥民汹汹,工程又浩大,政府特调颇有名声的周思宸为卫辉知府。
 
    周知府在修建中开了东门,之后马上下令在所开东门建了镇国塔,又叫灵应塔。
 
    这塔离望京楼不远,两者相离仅1公里左右。塔建在宽阔主干道建设路上。建设路为东西向,500米外便可见此塔玲珑钻天。建设路自西向东延伸到塔前时,用一个街心花园把塔包了起来。
 
    这座塔,系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2米多,平面呈六边形,全用青砖砌筑。塔身每层呈规律性收减。塔内还有21个佛龛。
 
    塔内自下而上每层都有塔心室,整个塔道绕塔心室自下而上呈顺时针螺旋形,登105级台阶可至塔顶。塔顶外部,有孔雀蓝琉璃瓦覆盖,塔巅处装有塔刹。此塔为“省保”,保存完好,它的出现,如同神光离合的一笔,令整条街都生动起来了。
 
    当年周知府为何要建此塔呢?
 
    据清代《汲县志》记载,“郡城筑自东魏……先是旧缺东门,土人以为瓮形,西北为瓮口,东西为瓮底。一以引受,一以敛藏,风水完固,以故有明二百年来,递至嘉靖年间,科甲联翩,官望显赫,载在旧乘可考。迨潞藩之国拓城,南面开东门,遂渐至寥落,闻其时边有大蛇数百条向正东腾空而去,大蛇龙象也,蛇走气泄。”同时期的《汲县学宫迁移碑》也有类似记载。
 
    记载很好懂,不需翻译。因卫辉开了东门,泄了科甲蝉联之气,自兹“历四十年人文不振”。这座塔,是周思宸为提振卫辉人文之风而建。
 
    自卫辉至新乡,自王府至王陵,自生到死,自盛而衰。潞王在很短的半径内完成了轮回。他曾富贵至极,却饱受乡人诟病,反不如他身边的一个妃子,长久地被老百姓念诵。赵次妃的传奇,也许还将一直被讲述下去。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报(2011-03-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