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閻€劍鍩涢崥锟�  鐎靛棛鐖�    濞夈劌鍞芥导姘喅 閹垫儳娲栫€靛棛鐖�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秀美山水 >> 山水与品牌 >> 浏览新乡

白云寺李贽诗碑

2016/2/23 15:40:33 点击数:247 【字体:

 
    春日满院花草香,冬季亦有松竹立。寒冬时节的太行古刹白云寺,虽无繁花似锦的热闹,却更显清幽静谧的情致,与千年名寺的盎然古意相映成趣。白云寺位于太行山东麓,距辉县市城区30公里。1992年,国家林业部在此建立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林海茫茫,百鸟争鸣,但佛教文化深厚的白云古寺仍是整个景区的中心。
 
    在白云寺大殿侧的前壁上,有一块卧碑形的刻石,为明代著名异端思想家李贽和朋友唱和留下的诗碑。那是明嘉靖四十五年,李贽从南京国子监博士调任北京礼部司务,他路过辉县,曾避暑白云寺。当时几个朋友来访,互有诗文应答。后人刊刻于石上,成为今天的李贽诗碑。诗碑长127厘米,宽58厘米,全文抄录如下。
 
    早秋乘公务便,访李卓吾白云山中,命韵得山字。
 
    出城载酒访函关,十里肩舆度远山。
 
    谈道石床风韵寂,论心泉阁鸟声闲。
 
    桃源花绕迷归路,谷口烟浓拥去纶。
 
    我欲寻幽作新隐,禅堂深锁白云间。
 
    石阳邓林材
 
    相访过山诗,题诗欲满山。
 
    野人惊瘦病,仙客喜开颜。
 
    落笔天将暮,举头叶可攀。
 
    行吟出树下,云在意俱闲。
 
    卓吾李载贽
 
    途中怀寺上诸友
 
    世事何纷纷,教予不欲闻。
 
    出郊聊纵目,双塔在孤云。
 
    雨过山头见,天晴日未曛。
 
    骑驴觅短策,对酒好论文。
 
    思君复自陟崔嵬,君独思君不顾回。
    
    一雨半犁堪种谷,三人两病懒登台。
 
    棋声忽应空山去,酒味欢从得水来。
 
    可是君宣寻到我,须臾为报洞门开。
 
    “时嘉靖丙寅,予偕诸友避暑山中,赵永亨,字子吉、陈荩,字予进、张士允,字子中、张世乐,字子善,既获嘉傅坤为6人之友。予为谁?即卓吾。”
 
    五岳探奇兴有余,白云南卧即吾庐。
 
    泉中欲洗巢由耳,门外何劳长者车?
 
    是处青山应入梦,他年缘野可忘居。
 
    僧家莫道闲游览,安石苍生意未虚。
 
    楼阁依山寺,烟霞傍翠微。
 
    天清吟望阔,树密野人稀。
 
    欲跨乘风鹤,还怜钓月矶。
 
    况逢年契侣,潇洒共忘归。
 
    据了解,当时40岁的李贽,已亲身经历了亲人次第成新鬼的无可奈何。他在做南京国子监教谕时,父李白斋病故,他不得不依成例守丧3年,其间无以维持生计,不得不以教书为生。有一次,全家竟在冰雪中整整饿了7天,他的次子在饥饿中夭折。不到两年,其祖父李竹轩也去世了,他不得不再次辞职,去泉州料理丧事。在这以前,他先在共城(辉县)——他的第二故乡购下田产,安置下了妻子和3个女儿。然而,当他在1566年回到共城时,迎接他的只有妻子和大女儿,另外两个女儿都在连年的饥荒和瘟疫中失去了生命。在他后来的回忆中,那种无以言表、寒彻心肺的悲哀,一丝丝从纸中透出来:“入门见室家,欢甚,问女儿,又知归来数月俱不育矣。此时,黄宜人(李贽妻)泪相随在眉睫间,见居士(李贽)色变,乃作礼、问葬事及其母安乐。居士曰:‘是夕也,吾与室人秉烛相对,真如梦寐矣。乃知妇从势逼情真,吾故矫情镇之,到此方觉履齿之折也!’”
 
    对于李贽来说,早年的贫穷给他带来了4个儿女的夭折,无论以后在宗教领域涉足再深,麻醉自己到何种程度,他也不会有安处陋巷安贫乐道的高尚,他将永远离开贫困。这位百泉居士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在与卫辉推官好友《邓石阳书》中感慨:“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穿衣吃饭,而世间种种,皆在其中。”在《焚书》中,他不止一次道出自己在出世入世间徘徊的苦恼,当然,也离不了穷困所给他精神上的伤害。“惟不得不作升米之禄以为养,不容不与世俗相接而已。”
 
    因此,他削发为僧后,不在荒山野岭苦修,更不参加寺院的诵经祈祷,仍保持着官僚学者的生活方式。1580年,他在姚安知府任上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名门耿定向家做门客,后投奔湖北麻城望族周思敬家,再到高官梅国祯家。到麻城芝佛院潜修时,也是靠这几家大户在衣食上奉养,毫无贫乏之忧,还周济了满寺僧众几十名。
 
    平原博物院副研究员、潞王陵博物馆原馆长杜彤华告诉记者,李贽原名林载贽,因林李同姓,后改为李贽。他号卓吾,又号宏父、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他为福建泉州晋江人,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享年76岁。他家中不少人与西亚人通婚,实际上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家族。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贽参加福建乡试中举,因家境困难,他放弃了参加会试的机会,以举人的资格开始了宦海生涯。
 
    他先是在云南姚安人知府,期未满,辞官而去,并由儒入佛。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他到辉县任教谕,3年后调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从此,他先后宦游南京、北京等地20余年,到处批判儒家道学,因而遭遇坎坷,74岁时蒙冤入狱,后被迫自刎而死。他著有《焚书》、《藏书》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乡日报(2013-02-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缂傚啯鍨归悵顖涳純閺嶎厹鈧拷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閻庡箍鍨洪崺娑㈠嫉瀹ュ懎顫�闁哄牆绉存慨鐔煎级閳╁喚鍎�濞存粎鍎ゆ晶鐘诲箯濞戞粈绮�濞村吋鑹鹃幉鍐测枖閵娿儱鏂€缂佹梹鐟ラ崬鎾礂椤掆偓閹诧拷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闁规澘绻楅~鍡涘矗瀹ュ娲�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闁革附婢樺ḿ鍐晬閿燂拷 婵炲苯鍟垮畷锟犳儑娓氣偓閸庢粌顔忛悙鑼伋闂佸弶鍨堕幐澶屾崉閿燂拷305闁告瑱鎷� 闂侇収鍠氱槐顏堟晬閿燂拷450008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濞磋偐濮峰﹢锟犳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闁汇垽娼ч悺娆撴焽椤旂粯顐介柨娑欘劧xhenan163@163.com
閻犵偟宓扖P濠㈣鎷�11032303闁告瑱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