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下,要生存就要交往。无形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形成不少礼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民俗。它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分在什么场合,更没有那么严格的程序,随时都会出现,随时都会发生。生活民俗虽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时间久了,约定成俗了,大家都这样做了,也就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当然,生活民俗没有婚、丧、祭祀仪礼那么严肃,那么认真,不是所谓的大礼,所以它才容易出错。长垣县的生活民俗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的有尊老爱幼的家庭礼俗、相互见面的相见礼俗、亲友应酬的宾客礼俗、贺喜慰忧的贺吊礼俗和借还和睦的相邻礼俗。
一、相见
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当然人人见面都要有礼。
五十年代以前,乡村人民相见,多行拱手礼。身体站直,二人面向,右手在里,左右在外,上下摆动数次。如果是喜庆节日,这拱手礼动作就更大一点,不但拱手上下摆动幅度大,身体也要随着弯曲,拱手上过胸,下过膝,童谣说的:“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就是说的这种拱手礼。拱手之“手”,拱法有讲究,一定要右手在礼,左手在外。为啥是这样,说法有二,一是古代握武器大都是右手,那时不相识或不很熟的人,为了表示友好与真诚,便以左手抱住右手,高举至胸过头,说明没带武器,不会伤害你;二是封建时代,右手内,左手外叫尚左,右手外,左在内叫尚右。左为阳,阳为生,所以平时见面或吉礼相拜,一律左外右内。右为阴,阴主杀,所以凶礼相拜之礼尚右,拱手一律左内右外。到了现代,绝大多数行礼者不知道“尚左尚右”的道理,便不管喜迎寿拜(吉)和吊唁亡人(凶),都一律左手抱住右手。当然,也没有人认为不好,这只是个形式。
女人见面也有礼,叫“道万福”,也叫“拜一拜”。一律是左手在里,右手在外,抱于右腰际,身体微侧、微屈,双手晃动几下,口中说着“万福”。这是女拜崇尚右手的古风遗传吧!拱手相见礼到六十年代基本被淘汰绝迹。
与拱手礼并行了一段“洋礼”----鞠躬礼。男人相见,彼此立正,脱帽,弯曲上身,点头致意。如果没戴帽子,点头致意。至今还保留点头含笑而过,以示熟不拘礼之意。
相见礼俗也分两种情况,一是熟人,一是生人。
熟人见面除作揖或握手外,还要互相问候,若遇老者,便说:“您老近来身体可好?”或者笑着夸:“您老人家真有福,身体多好!”既是看上去身体欠佳,也不点破,说些吉利话。若遇一般人,大多问:“吃过饭了?”“喝过汤了?”“上哪去呀?”对方必定停下来,热情回答。相见最忌“大样”、“大架”,俗称“肿头蚕”(像三四月春蚕昂头不吃不动样),见人不吭声。
早晚熟人相见常作如此对话:“起哩怪早啊!”“您也早!”“您也转到这啦?””您也到这啦!”看来回答似无意义,只是只言片语,却沟通了感情。
熟人相见,若是骑了自行车,你要在离人不远处下车,然后推几步致意问候,不能骑车说话,也不能一声不响一掠而过,至少也要抬手点头而过。若是手提东西,上下车不便,也可在车上与人招呼致意,说:“不下车了”。手掂东西,对方自会理解。夏日骄阳下,自己若戴墨镜,见熟人也要摘下墨镜,不能昂头对视说话。若有眼病,在镜腿栓一红线,便可不用摘镜。若戴口罩,也应去下后再说话,不然,别人可能不理你,你不尊敬人,人也不尊敬你。平时戴了手套,哪怕是雪白的手套,也要赶快脱下,即使一时脱不下来,说话时也要先致歉。两人相向走来,不能冲人家吐唾沫,实在要吐,也要背脸向下风头处吐。
七十年代以后,这类应酬话已不多用。生人相遇,多不说话;若遇熟人,多是握手寒喧相互让烟。
二、家庭
一说家庭,好像就与封建二字连在一起,其实不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与欧美各国不同。中国非常重视亲情,亲情最好体现的地方就是家庭。一百多年来,正是封建礼教的糟粕被淘汰的大变革时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好的社会风尚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礼俗中的一些形式更趋于合理。尤其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各村评选五好家庭、文明十星户、好婆媳等等活动,使家庭亲情更显浓郁,一些民间礼俗更加简约而实用,深受人们喜爱。
所谓家庭礼俗,就是说的是家庭内部的礼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尊重老人长者,强调伦理关系。
中国历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上至皇帝、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就是如此。具体到一个家庭,尊老,就表现在诸多细致而周到的礼节习俗上。
老人要住正房。儿女只能住厢房、偏房。长垣民居,正房常是三间堂屋,两头两间住人,中间一间供神、待客,所以正房也叫“堂屋”。一般老人住正房东间,很少住西间。东为日出之方,安详、吉利。儿子媳妇住偏房。八十年代以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儿子结婚前,老人就先给孩子盖一座新房,婚就结在新房里。那些盖不起新房的户,如果儿子结婚再堂屋主位,而让父母住偏房,是要被乡邻耻笑的,说不懂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礼俗。
以前家中来客,要由老人陪。小孩子不能进前,妇女只有做饭的份,其它晚辈男性则端菜上饭,虽然可以陪吃,主要是“陪”,是服务。老人不坐其他人不敢吃,老人没叨菜谁也别动筷。八十年代以后,这些规矩也变了,老人不一定陪客,来客饮酒老人受不了,也出现了谁的客谁陪的现象。特别在城镇这些规矩礼俗几乎全改了,来了客人,大人小孩围一圈,吃香喝辣,说说笑笑,毫无顾忌。
逢年过节,摆供敬神后,好吃的第一碗都给老人,其次安长幼至全家。就是平常改善生活,老人也是头一份。
老人要穿暖。人老不讲样子,以实惠为主。冬天老人多穿厚厚的棉衣棉裤,还有的为老人专置皮袄以保暖。
春节时,晚辈要给尊长磕头,一般是一跪一叩首,老人穿上新衣,坐在堂屋当门向阳处,高兴地接受这一年一度的大礼。儿孙晚辈磕头,一般集体分辈进行,自己亲人可要单兵较量了。这个“单兵”可不是白磕,老人要出“血”的。过去是核桃、花生、糖果,后来给钱,从一角两角到一块两块,现在动不动十块二十,甚至还有给四个人头的。七十年代以后,这个礼俗也逐渐免了,很少有人真磕。
平时,儿女外出,都要先告诉老人或父母长辈。外出回来或带有稀罕吃食,也要先到老人处,老人精神上也能得到很大安慰。过去,妇女在家地位低,婆媳关系不好,媳妇走娘家,一定要婆婆批准;回来了,还要专门到婆婆房中拜一拜,等于销假。回娘家勤了,是要遭婆婆白眼的。五十年代以后,这个礼俗逐渐消亡。七十年代以后,农村青年一结婚和老人分门另住,这个礼节也就更不严格了。
下辈子对长辈言语要尊敬,不能粗声粗气,恶语伤人,更不能指手画脚,张牙舞爪。随老人走路,应紧跟后面,不能恃强跑到前头,若要扶持,也要谨慎小心。
这些都是些不成文的礼俗,上不了客房台。可却是约定成俗,代代相传,谁不这样办,会被人耻笑,说他缺家教,没教养。
人伦观念在中国是千古至理,在家庭中地位也很显要,在长垣民俗也十分重要。
父母与己到懂事年龄儿女不能同住一室。父不进已结婚儿子房间,更不坐已婚儿子床铺。即使在盛夏,只要不在私房,一般不赤背露胯。尽量少和儿媳说话。晚辈进长辈房时,若门关着也要先打招呼,有应声时再进入。
平辈中也有规矩。以长为大,诸弟以兄言为是;妯娌之间,以长嫂为大,家庭大事一般由长嫂安排。就是对诸弟,长嫂权威也大,“老嫂比母”就是这种见证。
兄弟姐妹成年后不同室居住,大伯哥不进弟媳妇的房。甚至弟媳盛饭也不能直接递到大伯哥手里。
当然,这些礼俗都是五十年代时,甚至是解放前的一些习俗。目前,随着时代进步,家庭中人际关系也起了变化,一些民间礼俗也在淡化。但尊老爱幼、互相尊重、和睦友好的中华优良传统还是被继承和保留下来。
三、宾客
长垣人好客,长垣人淳朴、善良、尚礼。充分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圣人教诲。
宾客有两类:一类是事先约请的,如婚丧、贺喜、祝寿、做九等等。这些事来客较快,较集中,饭菜好安排些。另一类是有求于人的“办事请客”,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长垣有“备桌容易请客难”的说法。你求人家办事,酒菜都准备好啦,人家客人迟迟不到,是主家最难受的时候。
民间待客,多用八仙桌,宽大正方,有角有棱,显得气派。圆桌被认为是小桌,当然,这和现代城市概念是不一样的。八仙桌,四条棱,代表了空间四个方向。可以明显区别桌边人的身份和地位。
八仙桌,一般只坐七个人,留一个空位子上菜。上座,也称首座、首席,由尊者坐。长垣待客一般在堂屋正房,屋中间放着八仙桌,正对房门的北面就是首座,首座有两个位子,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坐在左边,也就是东边,第二号人物坐西边。因为长垣尚左,以左边为尊,也即东边为上。一座屋中摆两张桌子,当然左边(东边)为上;同时摆三张桌子,正中间为上,再东边(左)然后西边。有时候在一个大厅里摆七八张十来张桌子,除正中间一张认真外,其它也都不怎么严格。有时不注意摆法、座位,也会不欢而散。
八仙桌的摆法也颇讲究,桌面的木板拼缝不能对首座,比如在堂屋待客,拼缝一定是东西的,不然叫“冲上”,在待客中也是大忌。
桌必备酒,有酒必劝。平时来客,一般家庭也要设酒,小斟细酌,也别有一番情趣。席中不光劝酒,还要劝菜,主人操着河南标准语“叨!叨!”
这个“叨”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吃!吃!”也有“吃这个、吃这个”,也有“多吃,多吃”,也有“你咋不吃!”主人的殷切厚道待客之情尽在这“叨!叨!”之中。
陪客要一陪到底,不能中途退席。实在有急事要走,也要找一人代理。坐首座的没放筷子,其它客人也不能退席,吃饱了闲坐可以喝茶,实在要走,要向首席和其它客人说明情况。
饭后,主人仍要上茶、奉烟。稍停,客人告辞时,多说些“麻烦了”、“打扰一场”等客套话。主人若留不住,便说:“饭菜不好,招待不周,请多包涵”、“以后勤来”等等。
长垣有两种客人身份特殊:
一是新女婿。新女婿虽然年轻,但属于贵客。第一次回门,不管谁在,他都做首席。当然,他也要谦让一番,显示懂礼。陪客之人一定是本组长费或村中有头脸之人。
二是外甥。俗话说“外甥是姥娘家的狗,想来来,想走走”。外甥因与姥娘家的特殊身份,不管你在社会地位多高,一般都不以客人对待,遇有红白大事,常常里外全忙,竟是半个主人。
宾客往来中,在长垣双方都有一些约定成俗的礼仪,其实是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
客人:做客时不能伸头看主人内室;不能乱翻主人家东西;不能到主人房中看菜,俗谓“客不观灶”。吃饭时,主人不动筷子,客人不能乱翻菜盘;不能夹了菜看看再放下;不能隔着许多盘子站起来伸胳臂去叨;吃饭不能剩饭根儿;吃馍不能剩馒头等。
主人:家有客,不能愁眉苦脸,咳声叹气;不能训斥、打、骂孩子,这叫“主不叱狗”。家中大人也不能互相生气,不然有拒客、撵客之意。不能在客人面前“哭穷”,说自己日子难过;筷子不能扎在碗上,要平放桌上;主客不能用筷子敲碗,敲碗等于叫狗;上菜不能只上三个(樊相北成功不叫上五个)避免说是“响器菜”。男不陪女客,女不陪男客。要给客人回礼,不能全留下。迎客时不能站在门正中间,让客进退两难;客人提出要走,不能不执意挽留;送客时不能走在客人前面,避免撵客嫌疑。
这些礼俗说起来繁琐,但因延习已久,却很少出错,正显示出长垣县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个侧面。
四、贺吊
贺吊礼俗属于街坊礼俗。贺,指喜事,素称红事,含结婚、生子、祝寿等喜庆事,亲朋、乡邻祝贺。吊,指丧事,俗称白事,丧葬、祭奠称为忧事,亲朋、乡邻则吊喧。
结婚。一是男方,一是女方。通常说,男方亲友贺礼重,女方亲友贺礼轻。所谓所谓轻重既受亲疏远近的影响,又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五十至七十年代多送一条彩画,也有人兑份扯布。后有送床单、被面的。八十年代以后买电扇、穿衣镜、暖水瓶等,现在大都折干送钱。
生子。邻居或亲友家生了孩子,头生儿,不管男女孩,都要庆贺一番。因重男轻女的陋习存在,称生男孩为“大喜”,生女孩为“小喜”。这些从问答中也能品出味道:“生个啥?”“男孩”。“好!好!”;“生个啥?”“女孩”,“也好”。到目前,生男生女还有“好”与“也好”之分。
当前大喜礼重,小喜礼轻。五十年代时送一斤红糖、二十个鸡蛋、三尺布这就是最亲近的了。邻居贺时也只是兜十几个鸡蛋就是大礼了。为了样式好看,一斤红糖分两包,高高的尖,空空的肚,也颇好看。六七十年代红糖、鸡蛋变化不大,数量多了。八十年代以后就大不相同了。吃饭温饱解决了,礼品也变了,小孩衣服、日常用品、鸡蛋、奶粉等滋补品也跟上了。长垣人讲究产妇月子,鸡鸭鱼肉也敢吃了。
祝寿。长垣给老人祝寿一事与中原其它地方一样,都是从六十岁开始,这大概是受古代传说的六十岁活埋一事有关吧!六十岁是一个花甲的轮回,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贺寿有三种人:一是儿女,二是亲友,三是乡邻。第一种是必然,过去多在当天做顿好吃的,现下设宴全家聚会,以后年年贺寿,不能间断。第二三种是随礼,我家有事你来,你家有事我当然要去。形式也多在当天早上和上午。过了当天也就算了。
吊喧。民间办丧事比喜事重视。一家有事乡邻们大都前往吊喧。五十年代前多是一份四事----纸一张、鞭一把、香一柱。六七十年代为显关系近有送点心供的,即使三盒点心,后演化三盒饼干,八十年代后各村红白理事会主持,由专人到各家收份子钱,5元、10元不等。有人为显示关系近,还要单独到主家吊喧,以示友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