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大爱无私,品质可敬,用拳拳赤子之心,诠释着企业家饮水思源的高尚情怀;
他,热心公益,捐资助学,用一颗大爱之心,使无数贫困学生放飞了梦想……
他,就是新乡市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辉县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孙庆安。二十年来,不管工作职位如何变换,他从没停下过雪中送炭的脚步,以帮助人为最大的快乐,以德行善举赢得了人们的赞扬与尊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每当看到或听到一些学生因家境贫困与大学失之交臂,孙庆安就惋惜不已,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那些贫困学子重返校园、圆梦大学。
孙庆安的助学之路还要从1994年说起。一天,孙庆安无意间在《新乡日报》上看到一则新闻:长垣县佘家乡学生连小瑞家境十分贫寒,父亲去世,母亲多病,弟弟妹妹年幼。虽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汲县师范,但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顿时,孙庆安心情十分沉重。尽管当时经济收入微薄,他还是立即与报社取得联系,第二天专门坐车赶到学校,将500元钱交到了连小瑞的手上,鼓励她好好学习,困难面前要坚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心中有大爱,无私天地宽。从此,孙庆安胸怀责任与真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长的扶困助学之路。
从1998年开始,孙庆安坚持不懈、默默无闻地做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善事,资助了许多贫困大学生重圆大学梦。他每年都主动与团市委、市总工会联系,不惜代价,不畏山高路远,组织人员到贫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选出真正贫困的大学生进行全额全程资助,开创了我市资助贫困大学生全学制的资助先例。“既然资助,就要资助这些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学习,顺利地毕业,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孙庆安说。
这条捐资助学之路,孙庆安一走就是20年。期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面临企业改制、发放职工工资、缴纳养老保险金等种种难题,孙庆安还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捐资助学进行到底。
当问及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他坚持20多年捐资助学时,孙庆安果断地说:“企业和社会必须得连在一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企业发展了就应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而捐助贫困学生,不仅让学生能够有学上,还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学生上学读书学习,毕业之后通过所学知识会继续回报社会。”
孙庆安还特别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他利用每年暑假寒假的时间,组织全体受资助学生相聚公司,相互交流大学生活、学习情况、学习经验,交流每门课程学习成绩,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受资助的学生互相学习、促进交流。每次交流活动中,孙庆安总是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要珍惜大学时光,刻苦钻研学业,不要忘记党和社会对你们的期望,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财富,成就一番辉惶的事业,报效党和社会,报答家庭和父母……”
爱心流淌,爱的芬芳中,扶贫助学结出了丰硕成果。自1998年至今,孙庆安共资助贫困大学生51名,平均每人1万余元。十多年过去了,已有29名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的感恩之情像清澈的甘泉,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来,但孙庆安总是这样对他们说:“孩子,你们对我最好的回报,就是毕业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需要更多帮助的人,把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如果说捐资助学是孙庆安的“教育情结”的话,那么,扶贫帮困便是他的“社会情结”。无论是对待单位职工,还是社会群体;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5·12”汶川大地震,孙庆安总是踊跃捐款捐物、扶贫救助。
在抗击非典中,当看到“白衣战士”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危险、最前线的感人事迹后,凌晨六点多钟,孙庆安通知支部成员开会,研究抗击“非典”的措施办法和具体方案,并于当天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除支持物资外,将2万元现金和慰问信及时送到了市抗击“非典”现场办公指挥部。当有关领导通知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这种忧国忧民、慷慨解囊的精神时,孙庆安婉言回绝了,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连命都不顾,我们做这么一小点事算个啥!”
不仅如此,多年来,孙庆安还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修路、扶贫、济困,样样走在前头。就算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孙庆安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站在时代的潮头,胸怀滚烫的红心,孙庆安以农民的朴实心灵,以企业家的宽广胸怀,以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尽最大努力,默默奉献着。多年来,他先后荣获新乡市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新乡市建委“先进工作者”、辉县市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辉县市“五一劳动奖章”、“辉县市文明市民”等荣誉。
对孙庆安来说,“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既是耀眼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淡然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做一些普通的事情。我做了这些事情晚上就能睡好,走在路上就很踏实。我没有达到雷锋那么高的境界,但我希望自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离他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