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我认识少奇比较早

2012/3/29 16:29:12 点击数: 【字体:


我认识少奇比较早

    我认识少奇比较早

    黄克诚 

       
    我认识刘少奇同志比较早。大革命时代,他在武汉全国总工会任秘书长。那时,总工会委员长是向忠发,是个工人,文化程度很低,实际是秘书长负责。1927年春天,我曾找过他。那时,我在河南信阳柳林一带,在唐生智的部队里任营指导员。当时,红枪会起来暴动,唐生智的部队去镇压,我觉得情况严重,怎么能杀农民呢?就去找少奇想办法挽救。那时他还年轻,头发长长的。汇报后我就走了,后来怎么处理的我就不清楚了。
        
    长征时,少奇同志任三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是袁国平,副主任还有罗荣桓。少奇没有主持具体工作。我那时因向中央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对形势的看法而被免了职,留在司令部当参谋、侦察科长。我与少奇谈话很相投,想法也比较一致。主要谈的是对形势的估计,对行动方针的看法。我们的观点一致,认为革命低潮来了,要采取退却的方针,不应同敌人死拼。他曾写信给中央,提出些不同意见。当时负责的是张闻天。后来,听说他在会理会议上受了批评。之后不久,我也受了批评,批评我们右倾。他受批评我是听说的,批评我的会张闻天也出席了,还代表中央讲了话。
     
    1935年11月中下旬,我从鄜县到瓦窑堡的路上(在甘泉县境内)碰上了少奇同志。当时我从前方到后方去。少奇穿着长袍大褂,有一个交通领着他。他告诉我,他从瓦窑堡来,要经过西安去天津、北平,去华北工作。我那时骑马,他是走的。 我们在太原还见过一次面。太原失陷前,平型关战斗后几天,我从陕西三原经太原到前方去,见过他,没谈什么问题。我们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长征时,很谈得来。 1940年,我从太行山带着八路军二纵队主力,到冀鲁豫地区,濮阳、清丰、南乐、内黄,黄河两岸。从太行山下去一个多月,敌人来个大扫荡,地方小,我们队伍摆不开。我同杨得志同志向八路军总部建议,要分一部分兵力到华中去发展。派谁去华中,请八路军总部决定。那时我们并不了解华中的情况,不知道彭雪枫的部队在华中活动,也不知道刘少奇到了华中。总部同意了我们的建议,决定我带一部分主力部队到华中。我带了两个旅六个团,一个教导营,还有新组建的地方部队的一个特务团,号称七个团。走在半路上,发现留在冀鲁豫的部队没有主力了,杨得志同志就打电报给总部,要求留一部分主力给他做基础。总部同意了,从半路返回了一个主力团。特务团在敌人扫荡时散掉了。这样,我带到华中实际是五个团,一个教导营。到了彭雪枫那里,八路军总部要我和彭雪枫的部队合编成八路军四纵队。刘少奇同志知道了,打电报给彭雪枫和我,叫我立即带部队到津浦路东。让我留一个旅给彭雪枫做基础,带一个旅过路东。当时,彭雪枫起草了一封电报(并叫我也署了名)给少奇,表示不同意东进。少奇又打电报叫我立即去路东。我又打电报给毛主席,问他,我们的部队究竟归华北还是归华中指挥?毛主席回电说,你们归华中局、胡服(刘少奇)指挥。接电报后,我带了一个旅(三个团)到津浦路东,到了皖东的泗县地区。到了以后,我立即去少奇处看他。他问我华北的情况,叫我把皖东的武装统一起来,然后过运河,开辟淮海区,就是长江以北的工作。
      
    后来了解,毛主席有很多电报,要开辟陇海路南、津浦路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地区的工作,把盐城、宝应以北划归八路军,以南划归新四军,要新四军北上,八路军南下。这个方针是毛主席确定的,督促我们东进去执行这个方针的是少奇同志。我们来以前,彭明治和朱涤新同志带了一个苏鲁豫支队到了那个地区。更早以前,在1939年,苏鲁豫支队的胡炳云、田文扬已经带了一个大队(当时称“胡田大队”)到了那里。早在徐州失守以后,山东还派了些干部南下在那里组织了个南进支队。另外张爱萍、韦国清、孙象涵等同志在那里也都有些部队。我带的部队是一个旅,彭明治带的是一个旅,再有在皖东北活动的部队也改编成一个旅。少奇同志叫我把这些队伍编为八路军五纵队,统一皖东北的军队和地方党委的工作。
     
    少奇到华中的情况是这样:开始到竹沟,组织中原局。1939年冬天,反共高潮到来前,他从竹沟到敌后,在津浦路一带开展淮河以南、运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工作。这个情况可找郭述申、戴季英(高敬亭部队的)、王阑西(到过竹沟,同少奇一起到淮南的)等同志了解情况。 队伍改编后,皖东北的党组织建立起来,我们的主要力量到淮海去了。我到了淮海以后,发生黄桥战斗,陈毅同志打电报给我,少奇同志打电报给我,要我增援黄桥。我接到电报后,就调集部队。我们一部分部队过了运河,敌人就被陈毅和粟裕同志打垮了,我们也把敌人的后方搞乱了。我们的部队同陈毅部队到了刘庄会师,刘庄是东台、盐城中间的地方。我专程到盐城同陈毅同志会面以后,打电报告诉少奇同志,说这里地方很大,人口多、很富庶,没有敌人据点,建议华中局机关搬到盐城来。少奇接受了这个建议。华中局搬到盐城建立了领导中心。军事上,由陈毅组织指挥部。少奇组织华中局的领导机构,建立了财经委员会,办了抗大,还搞了些文艺团体。 不久,皖南事变发生了。毛主席下命令,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同志代理军长,少奇同志任政治委员,把这个地区的部队改编为一、二、三、四、六、七师,五师是李先念同志领导的部队,在鄂豫边。我们五纵队编为三师。在盐城不到一年,从1940年10月到1941年7月,敌人来扫荡,华中局和军部从盐城退到阜宁。以后,华中局机关缩小,许多事情交给各个师(各区党委)。
     
    大概又隔了不到一年,1942年,中央叫少奇回延安。少奇告诉我,要回延安,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回延安好,这里没有什么大问题,你放心吧,你回延安可以帮助毛主席工作。少奇同志走以前,1942年春召开了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他作了总结,陈毅作军事报告,我作了一个军队政治工作报告。开完会后,他经山东、冀鲁豫、太行山回延安。这一段,王前是跟着的。少奇还带了一些文化人,贺绿汀、沈其震、朱毅、吕振羽等。 总的可以这样说,开辟和建立华中根据地,总方针是毛主席和中央制定的,但具体执行的是少奇和陈毅同志。 关于进军东北的事情,我是打电报给中央军委的,当时毛主席到重庆去了。我在新四军军部要饶漱石给中央发电报,因他不肯发,后来我以自己的名义发的电报,这个电报现在有原件在。后来,我建议最少去五万,最好去十万,去建立东北根据地。中央同意了我电报的建议,下决心调部队去东北,我也去了,带着三师主力,三万多人。罗荣桓同志带山东的部队。山东是第一大主力,可能是四万多人,苏北是第二大主力,是三万多人,合起来八万多人,加上李运昌等人的部队,还有晋察冀、延安、三五九旅等都去了些部队,加上干部,共十万多一点。除此之外,我还在电报中提议要粟裕部赶快离开江南,调回江北,准备同敌人进行大规模决战。我提出,不能对和谈抱幻想,要接受希腊的教训。(原标题:我认识少奇比较早)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话说刘少奇》 2011-05-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