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公园位于荥阳市京城路和310国道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墓为基础,以刘禹锡的诗歌文化为主题,是一处充分融合了园林景观艺术的开放性公园。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白居易誉为“诗豪”。荥阳是刘禹锡四代祖居之地,他曾在书信中自述荥阳老家“陋室未毁,瘠田可耕”,并在死后葬于郑桓公受封立国的祭天圣地檀(坛)山原。
在禹锡园的西广场,有一座五跨六柱式的牌坊,上面题刻“诗豪园”,为什么叫诗豪园呢?因为刘禹锡被同时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尊称为“诗豪”。
这个“诗豪”的称号可不是一般人能当得起的。刘禹锡21岁时就高中进士,主张限制贵族大地主的兼并,加强中央集权,参加了以王叔文为核心的“永贞革新”。后来,藩镇、宦官及腐朽官僚们的反扑下,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刘禹锡被贬到边远的地区长达23年之久。但刘禹锡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总是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所以他的诗中总是充满了豪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就是:不要说太阳西斜到桑树榆树那么高的时候时已是晚景了,那时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
公园内设有刘禹锡文化纪念馆,纪念馆里悬挂的都是刘禹锡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刘禹锡的生平简介。刘禹锡,字梦得,说起他的名字还有个小故事。传说,刘禹锡的母亲因为一直没有生育,就常常祈祷上天能赐给自己一个孩子。有一天夜里,刘禹锡的母亲做梦见到大禹,之后就怀孕了,他的母亲就认为这个孩子是大禹所赐(锡同赐),因此为他取名叫作禹锡,起字叫作梦得。
刘禹锡一生大起大落,仕途坎坷,晚年对家乡非常怀念,去世后就葬在荥阳檀(坛)山原。檀(坛)山是郑桓公受封立国的祭天圣地,距此处不远还葬有另一位同时代的大诗人李商隐。从墓地向北不远处有个村子叫作狼窝刘村,全部百姓都是姓刘,他们自称是刘禹锡的后人。
檀山不高,有仙则名。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刘禹锡公园来,感受诗人豪情的诗作和檀山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