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寺塔坐落在滑县旧县城内西南隅(即滑县城关镇南关村),1963年元月20日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福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年)。塔高九层,八角亭子顶。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18年(1929年),当地人集资修复至七层,塔顶改为桃状。
建筑特点
塔高40米,砖石结构,平面呈八边形,七级密檐式。塔耸立于高2.4米的石基上。塔底直径6米,其身中空,第二层以上,东南西北面各辟圆弮门。每层出檐两级,檐下雕刻有斗拱、莲花瓣、飞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横排面砖,上有圆龛,内刻坐佛。塔身各层高度和平面直径自下而上逐层匀递减。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显弧形。柱上饰以仰、俯莲花。第五层的四个侧面饰有长方形直棂假窗,第七层的四个侧面饰有卐字形图案。顶端各角分上下挂有铜铃3个,八角24个。
塔内原有木阶梯可攀至第五层,后塔遭雷击,阶梯焚毁。民国修复时,未修阶梯,现无法从塔内上攀。塔墙内,初建时砌有石阶,塔外檐上筑有蹬道皆与圆券门相通。从塔式起重机内登石阶而上进入圆券门,再由圆券门外出,沿蹬道上攀,进入上层圆券门,里外盘旋而上,直至塔顶。
明福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平(公元826年),塔身砖石结构,高40米,呈八角形,塔身直径6米。塔身每层出檐二级,外壁砌有圆龛坐佛。顶层各角挂铜铃共24个,风吹铃响,悦耳动听。塔顶如一仙桃,游人可由塔内登顶,眺望滑县古城风貌。
明福寺塔又名千佛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经过重新修缮,塔通高43米,地面直径11米,平面呈八角形,塔体逐层内收,是省内乃至全国所见不多的大型佛寺砖塔之一。1963年,明福寺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 明福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自建成至今,历经千年风雨剥蚀与战乱,加上人为因素,致使塔身内外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各级文物部门领导和专家对此十分重视。2004年3月,滑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和城关镇九街村群众自筹资金6万元,邀请河南省文物建筑设计保护中心对明福寺塔破坏程度和修复工作进行了全面勘探、测绘和评估,同时积极向国家申请拨款维修。经过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2006年国家文物局下拨50万元专款,并指派国内具有权威性的北京锦华古建筑园林工程公司,对明福寺塔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明福寺塔重现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