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千古一相李斯的故里 上蔡城李斯楼村无头坟茔

2014/12/11 9:38:10 点击数: 【字体:

 
     
     千古一相李斯的故里──上蔡城,西边的李斯楼村,清明节祭祖时有个很特别的习俗:其他姓氏的人在扫墓时都在坟上添上个坟头,唯有李斯的后人包括本村的李姓人都不添坟头。关于 坟没头的事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曲折的故事。

      据说,秦丞相李斯被奸臣赵高残害车裂咸阳当天,其门生吴公感其恩德,满怀悲恸地委托狱卒张本、刘太二人看好李丞相的尸首。他们三人日夜轮流看护李斯遗尸,因当时兵荒马乱无法归葬故里,只待到暴尸后悄悄地把李斯及其家人的尸体掩埋在咸阳近郊的荒野。但由于暴尸时赵高拿李斯的头向秦二世请功后不知李斯头颅的下落,所以掩埋的只是李斯的躯干和四肢。入葬后,吴公给张本、刘太一些银两,张、刘二人知道李斯死得冤枉,也就不在狱中供职,在李斯墓旁的一个小村庄住下来,逢年过节给李斯烧些香火。

      后来,秦失李斯而骤亡,汉承民反而兴国。西汉时,上蔡城已是汝南郡首府,人口稠密、商业繁华、民风纯朴。当年李斯的得意门生吴公因品学兼优被郡府举为孝廉。到汉文帝时又升迁为河南郡守。他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汉文帝又升他为当朝廷尉。吴公在咸阳当廷尉,离咸阳李斯墓很近,便带众人到李斯墓前祭奠恩师。这时,张本已是满头银发的八十老翁,刘太也年近花甲。三人相见,回首往事,不免另有一番感叹。祭祀完毕,吴公把有意将恩师及家人遗骸归葬上蔡故里的想法一说,张、刘交口赞成。于是立即派快马到上蔡告知李斯三公子李季。

      再说李斯的三子李季因从小在上蔡随外祖父母生活,没到过咸阳,李斯出事时吴公把他藏在上蔡的李各庄才保着了一条命。汉朝建立后,秦朝的通缉令也自行取消。李季由李各庄移回李斯楼村居住。李家遭灭族横祸时,很多村民受过官府鞭笞和审讯,房屋被烧,良田毁坏,耕牛被抢,整个村庄是兔从狗窦出、雉从梁上飞,好不凄惨。李季回来带众人重建家园,慢慢又恢复了从前的富庶,因李季重整家业,人们又把李斯楼叫做李季楼,又因为强秦刚灭,人们心有余悸,为了保护李季,人们又把李季楼叫成了李七楼。李季虽说受到了村民的尊重和爱戴,但他心中病块未除,那就是父母葬身千里之外,何时魂归故里?一天李季正同家人谈论此事,忽听有人传告长安客人到。他惊魂未定地打开来函:

      吴公昧言:丞相李公遗骸,尚在咸阳。春秋虽有人祭祀,但异乡穷旅,孤魂无依,岂不思归乡土。今余奉职京都,欲送恩师、师母遗骸归乡,以安亡灵。览函,仰来长安,共办此事。

      李季看罢感恩涕零。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到长安,当面向吴公深表谢意。吴公一面招待李季,一面重购棺椁,准备车马送李斯及家人遗骸上路。吴公怕路远有不测,又派数人扶助李季护送灵车。吴公送走恩师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他想:没有恩师当年的谆谆教诲,哪有今日的飞黄腾达。恩师虽魂归故里,但尸首不全,实是天大遗憾。他左思右想,最后下定决心:先生恩重如山,我找最好的金银匠铸个金头使之全身。金头铸成之后,吴公怕赶不上骸骨车队就让驿站快递。令吴公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这头太珍贵了,引起了驿站驿使的贪财之邪心。驿使把金头换成银头,下一驿站又用铜头换走了银头,又用铁头换成了铜头,一站一换,传到上蔡驿站时李斯的金头已成了木头。上蔡驿使心想这个木头像有啥主贵,没传的必要,就弃之不传了。

      再说李季一干人护着李斯及其家人的灵车缓缓进入李斯楼村时,人们奔走相告,喜出望外,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倾家而出迎接灵车。大家一齐跪拜在李斯及夫人的灵前,默哀祈祷。然后把李斯遗骸葬在村东的四十五里卧龙岗上。李斯葬后,前来祭祀的人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当地风俗,每个前来祭祀的人都要往坟上添土,年复一年,李斯墓逐年增高,竟成了一座十几米高的大土冢。但因为李斯被斩首,下葬时驿使们又没把头传到就成了无首之尸。所以李斯修坟时不添坟头。李斯的后代为纪念此事,就一代代把这一风俗传下来,直到今天清明节扫墓时仍不添坟头。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驻马店信息港(2013-2-20 )
0
下一条:诗词文中见李斯上一条:李斯故居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