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北宋名臣包拯,因清正廉明、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当时便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谓;其后,更是成为近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人物,被誉为“包青天”。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却揭示了一个一直不为人们所知的,一代忠骨千百年来凄然流浪的故事。那么,从遥远的宋代到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华东名城合肥,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中可谓人才辈出。远的不说,仅千年间葬于合肥大兴集的便有宋代的包拯、明朝的蔡国公张得胜和清朝的李文忠公李鸿章。像这样的“一里三公”,在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而在此“三公”中,无论是年代的久远、名声的大小、好坏还是为人们津津乐道流传至今轶事佳话的多少,包公都是当仁不让、首屈一指的。
然而,有谁又能知道:就是这位生前刚正不阿,死后备受赞誉、受世人传颂的包公,他的遗骨千百年来,竟然数易其地凄然流浪以致最终难得保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急——刻不容缓 “拼凑”应急
1973年的春天,合肥二钢拟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建石灰窑,便于《安徽日报》上登出了一个通知,限时迁走已有974年历史的宋包孝肃公(包拯)墓,逾期将按无主坟墓处理。据从事考古研究已50多年、现已耄耋之年的吴兴汉老人回忆:他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应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样,既能让包公墓免受破坏,又能整理出一些宋代文物……虽然清理发掘包公墓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由于当时考古人员比较少,只能应急地从省博物馆、市文化局、市公安局、合钢二厂以及包拯后裔中抽了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班子——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但难题接踵而至:
一是据史料记载,包公是在病逝后的第二年从开封归葬在合肥市大兴集的。由于包公生前执法如山,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地痞恶霸,他们对包公无不恨之入骨,欲焚尸碎骨而后快。因此,当时包公的家人做了21口同样的棺材,由合肥当时的7座城门同时往外出殡,让人真假难辨……历经900多年的蹉跎岁月,至获准发掘时,已经没有人知道包公真正葬在哪里了;
再就是在临时组建起来的清理挖掘小组中,专业考古人员很少,如现已八十开外的吴兴汉,当时是合肥市文化局的一名宣传干事,对考古发掘一无所知的他当时是凭兴趣报的名,以实习的身份来到包公墓发掘小组的;……这一切都让吴兴汉心里没底。
惑——“避重就轻” 歪打正着
鉴于眼前的困难,发掘小组先是耗费了不少时间把整块墓地范围内各个大小墓的范围、深度等情况摸了个底。然后,根据小组根本不了解宋墓的结构,急需先摸索一些发掘经验的情况,小组经研究决定暂不发掘十几座大型的墓葬,先选择一个最小的墓来进行发掘以摸索经验,然后再扩大范围。于是,吴兴汉选定了1号墓。这是偏离包公墓群主要范围外的一座小型宋墓,从位置和规模看:这座小墓的主人的身份一定很卑微,而且与包公的关系也应该比较疏远;从结构看:这是一座简陋的土坑墓,连传统墓葬应有的夯土层都没有,而且也没被盗过……
但是,就是这座有种种迹象表明入葬时非常匆忙和草率的小墓,就是在它简陋的墓室里,却出现了很多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
小墓中竟然挖出了一口非常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楠木棺材底板两边,还排列有序地悬挂着6个抬运的大铁环。虽然棺材的局部有些腐烂了,但90%都还是好的。仅凭这点就能证明墓主人身份应该是非常尊贵的,他是谁呢?
接着,在小墓中又发现了两块破碎的墓志铭。按常理,一座墓一口棺材只应有一块墓志铭,但这里怎么会出现两块呢?究竟哪块是棺材主人的呢?
还有,就是棺材中的骨骼。它不像正常入葬的是一副人的骨架,不仅是非常凌乱的一堆,而且有些骨头还是破碎的。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具金丝楠木棺材,两块破碎的墓志铭……1号墓中种种反常现象表明,这是一座迁葬墓,而且墓主人的身份非比寻常。 鉴于以上种种反常现象,人们只能初步作出判断:这座墓并不是墓主人的原葬墓,而是迁葬墓。因为,如果不是迁葬墓,它有两块墓志铭就应该有两口棺材,而且应该有比较完整的人骨架。但如今的现象说明,这是原葬墓被盗过以后,有人匆忙间将碎骨头收集在一起挪来这里的,所以是迁葬墓。
经拼合后的墓志名铭铭文清晰可辨。据此,人们得知这是包公夫妇的迁葬墓
为了证明上述判断,人们先将墓志铭拼对起来,好在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辨。其中一块能拼凑完整的墓志铭上书有“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等字样,而另一块尚缺一角的墓志铭上则写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等的字样(图2)。竟然是包公夫妇的墓志铭,这大大出乎吴兴汉、程如峰等人的预料。于是,那些人骨的归属就只有3种可能了:或包公、或其夫人,或二者兼有。经取出其中的34块遗骨送北京检测,骨头均是男性的,其主人年龄应在40岁以上……对照史料中“包公去世年龄为64岁”的记载,可断定这些骨头确实是包公的遗骨。
那么,是谁将墓志铭和包公的遗骨打碎的呢?又是谁将包公夫妇草草地安葬在这里的呢?墓地中那座人们一直认为是包公墓的最大的坟头又是谁的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呢?
惨——刚正招祸 忠骨飘零
想要破解一连串的谜团,找到包氏后人,从他们手中保存的《包氏宗谱》中寻找线索,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公元1062年包公卒,宋仁宗亲自登门悼念。为了追念包公生前的功勋,不仅照顾他的儿孙在朝为官,还特赐了包公后人为荫袭“奉祀生”,亦称“恩生”,即负责管理包公祠堂、墓园以及有关包公的文物和文史资料的包氏包公一支的族长。“恩生” 一般只能由长房长子接任,最后一代恩生是包公的第三十五世孙包先海。由于包先海只有一个女儿,包先海曾将亲戚的儿子过继过来作为恩生的传人,可是解放后,包公祠堂由政府负责管理,继子便徒有其名了。所有流传下来的东西仍保存在包先海女儿手里,可是在“文革”早期便被烧毁了。
几经周折,程如峰终于在距离合肥很远的包家洼找到了一本民国七年绘制的《包氏宗谱》,但是,其中记载包公的埋葬地依然在主坟的位置上。可见,迁葬一事连大多数包氏家人都不知道。虽然包公是什么时候迁葬到一号墓的、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包公的墓志铭是被什么人砸碎的等仍是一个谜,但却意外地破解了包公的长相之谜:并不像以往人们一致认为的“包黑炭”,而是一位白脸书生,个子也不高(图3)……据说:当年包公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经常挤得他透不过气来,仁宗皇帝于是特地赐给他一顶帽翅很长的乌纱帽,并下诏说碰到帽翅者死,从此就没有人能挤到他了。
那么。仁宗皇帝为何对包拯如此恩宠有加呢?原来,宋仁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仁义宽厚。在用人上,他能任用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包括像包拯那样敢于提一些非常尖锐意见的人。包公敢于直谏,执法如山,又不会阿谀奉承,这样的人正是宋室为了维护赵家江山所需倚重的。民间流传包公断案如神,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故事很多,其中虽然《铡美案》这个故事是附会的(陈世美与包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是明朝人),但《三侠五义》中的奸相庞吉却是有原型的,就是仁宗皇帝的岳丈张尧佐。张尧佐依仗皇亲国戚的身份,向老百姓狂征暴敛,不仅致民生涂炭,也给国家造成财政困难。包公前后六次对张尧佐进行弹劾,最后仁宗慑于包公的一身正气,只能免去了张尧佐的职务。
那么,会不会是记恨包公的人在他死后砸碎了他的墓志铭呢?为什么迁葬这么重大的事情,包氏后人竟没有人知道呢?又是谁仓促间将包公的遗骨迁葬到一号墓的呢?
6号墓,也就是以往人们一直认为的包公墓是最后进行发掘的。这座墓已经被盗掘过很多次了,人们在内找到的有用线索仅是董氏墓志铭残缺的那部分。但这仅能说明这座墓是董氏的原葬墓,至于当年包公和董氏是否“死同穴”,就不得而知了。
油菜地中被破坏严重的墓葬,因发现随葬木佣和与包公墓志铭大小吻合的摆放砖台而被确定为包公原葬墓,恰在这时,一位每天都会出现在发掘现场的叫夏广宏的老人透露了一条重要线索:我们家祖祖代代都是包公的看墓人,听上一辈人跟我讲的,真正的包公墓在后面那块油菜地里头……夏广宏老人的话让吴兴汉和程如峰他们非常吃惊,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这会是真的吗?经探铲探试,油菜地下面不仅真有座墓,而且是石头的,其规模也要比6号墓大得多。但当石造的墓穴被打开后,眼前呈现出的是令人发指的景象:盗墓者明火执仗采用“大揭顶”的方式对墓葬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墓底居然不剩一块铺地的砖石……由此看出,那次盗墓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包公墓中的文物,更多的是一种穷凶极恶的发泄。即使墓葬已面目全非,但人们仍从残留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了关键的线索:一是一组12个木俑中的1个,这种木俑在宋代只有二品以上身份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再就是原先摆放墓志铭的砖台,其大小与前面发现的包公墓志铭正好吻合。由此可断定,这里就是包公的原葬墓。再结合大量史料人们终于弄清:包公墓在遭到破坏后,再加上宋金间连绵的战火,是包公的后人在逃难之前仓促间将包公的遗骨迁葬到1号墓中的。别看埋葬方式非常仓促和草率,但从位置上看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1号墓偏离主墓区,前面又有一个疑冢,很不容易被发现。这样,900多年来,包公的遗骨再也没有受到任何打扰,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但是,无论是当时迁葬包公遗骨的人还是后来发掘时在场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包公的遗骨还会经历第二次漂泊。
憾——颠沛流离 不知所踪
发掘工作随着包公原葬墓整理结束而大功告成,发掘小组将包公及其家人的遗骨交给了包氏后裔。包氏后裔决定将遗骨运回大包村。1973年8月的一天,包公及家人的遗骨被分别装殓在11口小棺材(木匣)中运回了包公的故里大包村。谁知,当地的公社书记却以“搞封建宗教活动,大包村的土地不能让封建社会的孝子贤孙给抹黑”为由不允许包公的尸骨下葬,否则立即销毁。
一介草民,尚有三尺葬身之地,千年的忠魂,却得不到一抔黄土!
面对这11箱辗转挪移、无处安置的祖先遗骨,包公后裔充满了无奈,也费尽了心机。
无奈之下,为了保住老祖宗的遗骨不被销毁,包氏后裔只得把十一口木棺重又送回合肥前进新村的包公第34代孙包遵元家里。包遵元在他家房子山墙的东边盖了一个小披厦,把这11盒子遗骨都放在里面,摆了很长时间(图7)。同年的12月23日,大包村的包先正和女婿赶着毛驴车到合肥来运饲料。由于几个月过去风声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紧了,包先正便和包遵元商量:老祖宗的遗骨不能总放在披厦里,趁现在风声较松还是偷偷运回去让他们入土为安吧!可是要将11口棺材运回,太显眼了。最后,除了装有包公遗骨的棺材没动,其他的完全合并到了1口棺材里,这样一并,就只剩下了2口棺材。就这样,这2口棺材在严密的伪装下被运回老家偷葬了。
“文革” 结束后,程如峰始终惦记要重修包公墓,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于是,程如峰便开始着手寻找包公的遗骨。1982年,程如峰依照间接得到的消息来到大包村找到包先正,在包先正带领下来到埋葬包公遗骨的那片坟地。由于程如峰并没说明此行的目的,致使几年后程如峰因此而后悔不已,以至遗憾终身。1986年,新的包公墓在包河畔的包公祠旁边建成,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该把包公的遗骨从大包村迁回合肥市,但这时包先正已辞世2年了。
一堆空空如也陶罐背后的曲曲折折,是一个时代造就的遗憾
当大家把土挖开之后,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人们没有发现先前的木棺匣子,却从墓穴里露出了粘满泥土的陶罐,总共11个。其中最上面摆1个,下面摆2个,再下面4个1排摆了2排。从陶罐的数量和摆法看,都与当时棺材的情况一致,但陶罐中却全部空空如也(图8)。程如峰又赶紧找到包先海当年收养的继子包训祥(包先正的亲子,后过继给包先海),也就是那位“恩生”传人,现在包氏家族的族长,谁知他也一无所知,据他讲:包先正为人正直、敢作敢当、守口如瓶,深受族中长辈们的信赖,因此当年十分放心地把偷葬老祖宗遗骨的大事只交给他一个人去办,他也从未跟任何人说过。正如当年包公的遗骨由原葬墓偷移到迁葬墓,肯定也是包氏后裔所为,但这么重要的事,偷葬者也没有告诉他的后人,包氏的子子孙孙竟也无人知情一样。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包训祥或是大包村的某个人知道包公遗骨真正的埋葬地,只是他们不愿意说。因为,作为包氏的后代子孙,他们有权利不让外人知道,他们有权利让包公在某个地方安享宁静。
这仅存的34块包公遗骨,多少能给包氏后人以及无数敬仰包公的人们留下一点心灵的慰藉。
好在当年寄往北京进行鉴定的那34块包公遗骨还由吴兴汉保存着,虽然文物部门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一个规定:骨头不作为文物,不入库房。如今,这34块遗骨,便是包公仅存的遗骨了。而被掩埋至今不知所踪的,显然是一段永远不打算向外界张扬的,充满着痛楚、困惑而又无奈的故事。
(原标题:包公遗骨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