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子路临死正冠的贵族风度

2014/5/30 9:27:55 点击数: 【字体:



    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其实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 

    欧洲骑士的行为准则是:不伤害俘虏,不攻击未披挂整齐的骑士。不攻击非战斗人员,如妇女、儿童、商人、农民、教士等。这岂不正是“宋襄公精神”?可惜的是,相当多的中国人崇拜骑士精神,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是“宋襄公主义”的欧洲版。

    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子路正冠。 

    说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还不忘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重视仪表、重视细节,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体现了贵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不迫。 

    西方的贵族社会也能找到相同的例子。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留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优雅的一个道歉:“对不起,先生。” 

    正如这位皇后的下意识反应一样,“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就是优雅。子路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叫迂腐,叫教养,叫贵族风度。 

    另外一个故事,今天的读者读起来可能感觉更奇怪。 

    鄢陵之战中,晋国将军韩厥打败了郑国的君主郑伯。郑伯乘车逃走。为韩厥驾车的驭手杜溷罗说:“赶快追。他的御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很快就能追上。”韩厥却说:“算了吧。不能再次羞辱国君了。”他命令驭手调转车头,放过了郑伯一命。 

    这个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即对对方的君主保持尊重。欧洲政治中也有类似的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是骑士精神的表现之一。因此,欧洲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鲜有被处死的例子。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国王杀掉另一个国王。他们不是不知道养虎遗患的道理,只是不愿破坏自己的骑士风度。 

    春秋时代的战争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插曲。比如发生在楚国与晋国的另一次战争“之战”中的一个画面。那场战争中,晋国被打得大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车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回头对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啊! 

    这种“可笑”的场景在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王位之争中也常能看到。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孙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抢先一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因此领兵前来争夺王位。 

    在第一次王位争夺战中,年仅十四岁的亨利二世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还没开战军队就没有了粮饷,陷入饥饿,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敌人斯蒂芬请求支援。而斯蒂芬呢,竟然慷慨解囊,借钱让亨利二世把饥饿的雇佣军打发回家,第一次战争就这样可笑地不了了之。 

    数年之后,亨利二世羽翼已丰,卷土重来,双方再次展开大战,这次亨利二世很快取得胜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双方谈判后达成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双方约定,斯蒂芬继续做英国国王,但要宣布亨利二世为继承人。 

    这些故事反映出,贵族间的战争一般不以杀戮和彻底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战争一般点到为止,给对方留足面子。在战场上,大家是敌人,下了战场,大家仍然是朋友。

(原标题:子路临死正冠的贵族风度)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4-05-08)
0
下一条:子路请祷上一条:风雅神秘嶕峣山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