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光明之火希望之火——中国火文化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发言摘登

2013/8/1 11:25:22 点击数: 【字体:

 


    火文化,商丘的骄傲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 张文彬

    编者按:近日,中国火文化研讨会在我市召开,20位国家级专家,9位省级专家亲临会议,围绕燧人氏和火的起源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商丘是火的发祥地,商丘之火不愧为华夏文明之火,商丘不仅应申请成为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点,更应争取成为奥运会圣火中心传递点。专家的发言论据确当,高屋建瓴,为进一步弘扬商丘火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们熟知,火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考古发掘说明,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就已经懂得用火和懂得如何保留火种,从而使他们增强了同大自然抗争的本领,促进了体质的进步,加速了脑力的发展,最终使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得解放,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根本性转变。也有学者认为,早在一二百万年前,人类就已开始使用石器和开始用火,这是人类获得进步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与人类共同演进过程中,火也像一种生命,需要孕育、培植、保护、控制和再生,需要有人专司管理和使用,以防“火”的消失或“熊熊燃烧”造成灾难。在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氏族调查中,往往都会发现在聚落遗址或氏族村寨都有一所大房子保存着“火种”和“火灶”,充分说明了火是生活的中心,团结的中心。一个氏族大家庭,火就是凝聚力、向心力。没有了火,“中心”就不复存在,氏族就可能从此消亡,这也如同今天没有了电,就会处在黑暗之中,就会无法生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总之,火是光明,火是希望,火是未来。有了火,才有了刀耕火种和随后的农牧业;有了火,才有了制陶业和青铜冶炼,乃至今天的工业和人类现代文明。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际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世界各民族在发展中都有对火和火神的崇拜。中国亦不例外。任何对原始崇拜的否定,实际是对民族历史的否定,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华文明史发展的长河中,火文化就是一朵盛开的奇葩。它起源于黄河流域,历经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变迁,在商丘———商人祖居之地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和文化积淀。燧人氏“钻木取火”,只是把更古老的传说“典型化”而已。商始祖契,担任帝尧时代的“火正”,“祀大火”,用观察“大火星”(火星,非指今之火星)规定时节,安排农耕和生活,显示商丘曾是华夏文明之火的源头之一。《韩非子·五蠹》篇和《左传·襄公九年》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华夏文明,至少是商氏族文化从这里开始了伟大的征程。这是商丘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商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经全国众多学者和商丘一代代专家的挖掘、探索和研究,已形成气候,具有鲜明特色,并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商丘保存至今的燧皇陵、阏伯台、商丘古城等文物古迹,闻名遐迩,内涵丰富,更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火·燧人氏·商丘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文生

  一、火的发现及其意义

  据旧石器考古专家研究的结果:旧石器时期人类对火的使用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期的早期,主要以利用野火为特征,并把它作为火种保存起来。野火的主要来源是雷击、天气干燥时树枝之间摩擦,以及石头间碰撞产生的火花。那时,人类初步懂得了火可以用于熟食、取暖、杀伤野兽等。第二阶段相当于旧石器中晚期,人类发现石头间的碰撞可以产生火花,物体间的摩擦也可以生出火来,从而掌握了一些取火的技巧,懂得了人工取火的知识。真正人工取火的技术大约出现在距今3万年前后。这时,人类对火的使用更加自由了,从被自然控制的情况下彻底解放出来。

  火的发现和使用意义非常重大:有了火,人们才能蒸煮食物,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易于消化,这对于人类的健康繁衍和体质的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了火,在茫茫的黑夜可以照明,可以用火驱赶野兽,可以用火驱赶洞穴中的潮湿之气,冬天还可以用火取暖;有了火,才使人类的生活逐步丰富起来,使制造陶器、冶炼金属等成为可能。可以说,发明人工取火,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巨大贡献,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后走向自身发展道路的关键。

  二、燧人氏是火的发明者

  据古代文献记载,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绎史》卷三引《河图挺辅佐》:“伏羲禅于伯牛,钻木取火。”一种说法是黄帝,《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还有一种说法是燧人氏,《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礼含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为燧人。”《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云:“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白虎通·德论》:“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虫奉、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从以上文献来看,说火是伏羲和黄帝发明的,记载不仅少,且非常笼统,又不具体;然而说火是燧人氏发明的,记载不仅多,而且具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献,并看一下专家们的意见:先说黄帝。黄帝的时代距今5000余年,而火的发明是距今3万年前后,说火是黄帝发明的,就太晚了,与事实相去甚远,完全可以排除。再说伏羲。伏羲和燧人氏都在三皇之列,但孰先孰后还有争议。有的专家说伏羲是三皇之首,应排在燧人氏之前;也有专家说燧人氏是三皇之首,应排在伏羲之前。咱们现在主要是探讨火的发明者,孰先孰后暂不讨论。但有一条可以说,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发明火的时代应该是差不多的。专家们也都认为是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

  我省著名考古专家许顺湛先生在他的《五帝时代研究》一书中说:“燧人氏时代的贡献不多,只有一项,即人工造火,但其重要性足以与渔猎和农业相比,燧人氏与伏羲氏、神农氏可以并驾齐驱。”又说:“例如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这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认为火是燧人氏发明的,而非伏羲。从文献和专家们的意见来看,火的发明者既不是伏羲,更不是黄帝,而是燧人氏。

  三、商丘与火

  由于燧人氏发明火的年代较早,具体是在什么地方发明的,目前从考古学上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但从我们的先秦史籍中,还是可以看出商丘与火的确是有密切关系的。

  陆思贤先生在其所著的《神话考古》一书中提出:“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有一颗特别被重视的恒星,见载于先秦史籍,称‘大火’,也称‘辰’、‘大辰’。在甲骨文中,这颗恒星也被记载了下来,称‘火’,或称‘上火’、‘小火’。星名大火,一是因为这颗星呈火焰般的红色,先民们形象地称它为‘火’。而这颗星作为远古时代的农业指示星,先民们在黄昏见到‘火’星出东方地平时,便开始放火烧山,进行‘刀耕火种’的准备工作……《尸子》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辰星’即‘大火’、‘五木’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木,统统放火烧,与天上的‘火星相应,大火燃遍了整个原野,因名‘火星’为‘大火’。”

  这里说道“燧人上观辰星”,但燧人上观辰星与地上对应的是什么地方呢?《左传·昭公十七年》说:“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太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古人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郡相对应,宋国是大辰

  之虚,大辰即大火,宋国即商丘(今天的商丘即西周时期的宋国,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在商丘附近找到了宋国的都城),燧人上观辰星,辰星与商丘对应,可见燧人与商丘是有联系的。《左传·襄公九年》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记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此外,《襄公九年》还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味,以出内火。”食,奉献之意。“火正”指专业观察大火星的人,相传阏伯因管理大火星、观察农时有功,被舜封为火正。后人为纪念阏伯而筑的阏伯台,亦名火神台、火星台,就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城西南2公里处。

  综上所述,我认为燧人氏是世界上惟一有史料记载的人工取火的信史人物,燧皇陵在商丘。燧人上观辰星,商丘又是大辰之虚。火正阏伯又居商丘。所以说,把商丘作为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中心点是有历史根据的,也是最为合适的!

       燧人氏与华夏文明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张敏

   “三皇之尊”燧人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而《风俗通引》、《古史考》等亦持此说,可见燧人氏当为“三皇之尊”。

  黄埔谧《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三坟》)。从上述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

  1.燧人氏是伏羲氏先祖,也即当之无愧的“三皇之尊”。

  2.华胥氏足履雷泽巨人之迹,而生伏羲,可知,华胥氏,雷泽氏都是燧人氏裔民,而伏羲之母华胥氏尤为史家注重,是华夏族的始祖母,可知当时尚属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人们大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伏羲为华胥之子,实即为燧人氏之后。

  3.燧人氏、伏羲氏都为风姓。

  距今3万年左右,燧人氏最初游牧、渔猎于当时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的青藏高原一带。后因冰河期来临,冰川下移,雪线下降,青藏高原一带气候变得非常寒冷,燧人氏避寒趋暖,遂迁移到祁连山、河西走廊一线。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时期,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进入洪荒时期。燧人氏所属各部族,便又由河西走廊一带向陕西一线迁移,并进而挺进河南、山东一带,进入中原地区。这是中华先民的一次极为壮观的大迁移,时间漫长,地域广阔,而在其迁移过程中,到处都留下其永不磨灭的印记。燧人氏所属各部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华胥氏,留下的印记最多,也最为明显。

  关于“华”字,《说文解字》曰:“华,荣也。”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曰:“开花谓之华,亦草木之通名矣。”“华”字,含有美好,光彩之意。《帝王世纪》云,女登华阳,生炎帝神农氏于姜水。华阳即今甘肃华亭县之阳。徐旭生认为:秦岭古代通称华山,秦岭南面就叫华阳,地域很广。章太炎先生主张,华夏一词由华山、夏水而来,华山因华胥氏所居而得名,夏水则由于夏禹所居而得名,夏人即华胥氏之裔。

  中国太平洋学会的王大有先生研究上古文字精深独到,而且另辟蹊径,他对“华”字另有破解,他最先发现:“华”并不是单指花,还可以是野生麦———莱。他经多方考证后,认为“莱”是野生麦,即燕麦、雀麦、荞麦、莜麦等。而“麦”则是“莱”的优良品种,如大麦、小麦、青稞等。

  上述各家考证,虽各有差异,但共同点是一致的,燧人氏是三皇中的第一皇,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燧人氏与火文明

  燧人氏时代,已从渔猎游牧为生,逐渐过渡到兼有采摘瓜果、野生麦类等,从而进入半农半牧阶段。燧人氏的华胥氏部族由采集野生麦“莱”,到逐步发现并培养出“麦”的过程,就生动地反映了中华先民的这种进步。燧人氏在采集过程中,最容易采集到的当属天然的瓜、果等。

  然而,燧人氏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其发明了人工取火。何以谓之“燧人”?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白虎通·卷一》)。“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礼记礼运》),“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上述典籍的记载,雄辩地记录了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的丰功伟绩。

  火塘·火灶·中华烹饪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之后,中华先民的饮食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那时已属新石器时代,人们聚居室中,多是在中心建造了火塘,围坐在火塘周围取暖并进行烹饪。待到食物熟了,香气四溢,全家人围着火塘席地而坐,比较均匀地分享着美味的熟食。那时,人类已经能采集麦、稻等谷物,那么,如何烹饪那些颗粒状的谷物呢?起初,令人颇感为难。便借用了烧烤动物之法。《礼记·礼运》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捋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耳。《古史考》则曰:“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之上食之。”显然,烧烤是石器时代人类最早掌握的烹饪方法,华夏民族如此,世界各地的印度、俄罗斯、意大利等民族,在其石器时代,同样崇拜火,并最先掌握了烧烤的方法。

  燧人氏中的“盘瓠氏”,喜欢食用瓠瓜及葫芦,并剖开瓠瓜及葫芦,制成盘、瓢、碗、钵等,从而懂得了制作器皿。当他们偶然使用泥巴

  塑成上述器皿,并偶然置于火中时,一个奇迹发生了,意外的烧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陶瓷。就这样,盘瓠氏借助于火,发明了陶瓷,从而从石器时代进入陶瓷时代。

  最先发明并广泛应用的陶器多为炊具,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陶釜。陶釜的烧制除用泥土外,还掺入了沙子。这样的陶釜耐水浸泡,又耐火烧。即可烹制肉食,又可煮粥。以后,中华先民又在釜底加三足,便成为了鼎。中华先民在漫长的陶瓷时代中,便已得到“鼎食文化”的享受,只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后,鼎便逐渐成为王侯贵族的礼器,而远离民众。

  由于有了釜、鼎等主要炊具,燧人氏及其后裔又发明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炊具“甑”,所谓陶甑,便是在釜底刺出一些孔洞,形成篦子,蒸汽便可自篦孔自由上下,使用时,把甑底套在釜口或鼎口上,下面煮,上面蒸。这使得中华先民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这种蒸法是极为先进的,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烹饪方法,至今已有不少于六千年的历史,而西方至今也很少用蒸法,他们把石器时代的烧烤法延续到今天,故精于各种烤法,主要以烤制面包为主,而我们华夏子民既会烧烤,更擅烹技,故以食用馒头为主。又如汽锅,一向以云南汽锅鸡而名扬天下,并说是云南建水人向逢春于1912年发明的。然而,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时,竟然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铜汽锅。这已是很成熟的青铜器了,在此之前,应该还有陶汽锅。【原标题:光明之火希望之火——中国火文化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发言摘登】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报业网 2006-06-18 作者:张文彬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