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厚重解读顺治皇帝归宿之谜

2013/7/30 15:38:08 点击数: 【字体:


厚重解读顺治皇帝归宿之谜

顺治皇帝像。 (资料图片)


    一段尘封的历史,在千年古刹白云寺里传为美谈;一部厚重的作品,探秘两代帝王诚心向佛、治河为民的轨迹。日前,河南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我市青年女作家欧阳华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三下白云寺》。著名“清宫”作家二月河鼎力推荐:“作品细腻大方,感悟独特,穿透力强,实属精品力作!”

    三寻父皇留谜题:

    皇家寺院里的两代帝王碑刻

    《康熙三下白云寺》的传奇故事,发生在民权县白云寺。在古城商丘和开封之间茫茫豫东大平原的深处,块块白云的遮蔽之下,隐藏着一片气势恢弘的佛教建筑群,这就是白云寺。高耸的佛殿,葱郁的古槐,苍老的经幢,缅甸的玉佛,纷至沓来的善男信女,殿脊檐角的飞龙麒麟,彰显着皇家寺院的风采。鸟群在香烟缭绕的殿宇和郁郁葱葱的槐树间飞翔,悠扬的诵经声飘送,让人想起渺远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置身其间,佛家的智慧犹如甘泉滋润。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首耐人寻味的高大石碑,上书苍劲佛诗:《顺治皇帝出家偈》,人们都会惊奇地浏览一下: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白云寺的僧众们都会言之凿凿地说:“顺治皇帝抛却万里江山,遁入空门到五台山出家,后来跟随佛定和尚来到了白云寺,做了一名烧火老僧,法名行痴,最后终老白云寺。”“那行痴的佛塔呢?”师父们惋惜地答道:“历次黄河泛滥,白云寺规模宏大的塔林都没入黄水中了,它们就沉睡在安静的角落里。”顺治真的会终老白云寺?看观者面露疑色,师父们带大家来到铁锅槐边的石碑旁,一座石碑上赫然写着“当堂常赏”四个繁体大字,落款是:“康熙四十九年御笔”,师父们说:“这就是康熙大帝第三次来到白云寺时题写的,这不会造假吧!”碑上四字何意?寺僧解释:“‘当堂常赏’四字上头都有个和尚的尚,下半部分分别是‘田、土、巾、贝’,这是皇帝赏赐的东西,让和尚们有田有地有衣有钱。”二月河认为:“‘当堂’是尊父,那就不能用‘赏’字。他不仅要赏,还要‘常赏’,莫非是请和尚们‘当堂’,自己要‘常赏’?然据传闻,当时顺治已圆寂了,‘当堂’二字,或许是守灵的意思?”

    历史谜案再添新证:

    顺治皇帝终老白云寺?

    顺治出家是清宫一大疑案。《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这为病死。民间传说与野史记载多倾向于出家说:顺治并未于24岁死于天花,而是遁入空门去山西五台山做了和尚,他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年,即74岁时圆寂。循着这一传说,就有了鲜活的白云寺版本:顺治跟随佛定和尚从五台山来到了白云寺,然后终老在白云寺里。顺治出家之说,广泛出现在《顺治演义》、《顺治与康熙》等诸多野史中,当时著名才子吴伟业(梅村)写了一组《清凉山赞佛诗》,影射顺治因情伤董鄂妃到五台山修行。后来,出现了炮击致死说,依据的是《延平王实录》。

    但有关历史学家却断然否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冯伯群认为:“顺治从病重、去世、遗体安放、继任皇帝和百官不止一次地致祭、神位奉入乾清宫、择吉日再奉入太庙、遗体火化、宝宫奉安、地宫下葬,官方档案中都有时间地点仪式人员等记录。曾与顺治过往甚密的和尚,也都在自己著作里作了纪实回忆。两相印证,内容一致。如果顺治假病逝真出家,与天下人开个大玩笑,官方与民间记载,均遵从顺治嘱托造假,绝不可能完美到如今天我们所见,档案与文献不含一丝瑕疵。”

    康熙三下白云寺的传说,当地的记载明白无误,据相关学者考证,确有其事。著名作家二月河亲临实地考察后,曾撰文写道: “我细看了那石刻,不是假的,也不可能是假的——在清代造这样的假,是要祸灭九族的。这四个字,明显是谜语,他为什么要造这个谜给后人看呢?我搜寻自己的记忆,康熙与不熟悉的臣工,从不开玩笑,更遑论州府里一座兰若丛林,这什么意思?康熙不小气,赏你什么就是什么,猜什么谜呀?”

    康熙为何要敕建白云寺为皇家寺院呢?顺治为何要终老白云寺?康熙为何要三次驾临?为巩固统治还是为治理黄河?为寻找父皇还是为一方黎民?一连串的谜团,欧阳华都作了深入解读,她的妙笔生花,显得更加波澜壮阔、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让这个故事更加耐人寻味,本来扑朔迷离的顺治去向又多了一种可能,读者诸君自可作见仁见智的解读。

    探秘历史时空:

    两代帝王与千年古刹的不了情

    据记载: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初名观音庵,以后历代扩建时因酷暑白云遮蔽引得凉风习习得名,至清初出过脸色为红、白、黑三位活佛,红是如虚,白是佛定,黑是行兴。特别是佛定和尚更是稀世高僧,他住持白云寺期间,白云寺占地546亩,聚纳僧侣1250人,佛殿楼阁800余间,成为雄踞中原的宝刹,达到历史鼎盛时期,成为与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齐名的中原四大名刹之一。

    康熙是清朝中兴的伟大帝王,以8岁之龄登上煌煌天子宝座,北据沙俄,西北击溃葛尔丹,南平三藩,东收台湾,中治黄河,经济逐渐复苏,人民逐渐安顿,社会趋于稳定,一项项功绩奠定了大清王朝稳固的基础。而他的父皇顺治,却独宠董鄂妃,遁入空门,以致去向成谜。如果我们按照顺治出家后隐居在五台山的传说追踪而去,他后来随着高僧佛定再来到白云寺,也不是没有可能。康熙皇帝如何三次来到白云寺,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磨难?顺治皇帝修行白云寺,他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苦衷呢?他在白云寺里又如何度过修行的人生呢?通过《康熙三下白云寺》的故事,读者自然会收获匪浅。

    青年作家欧阳华借着这一历史题材,经过深入挖掘构思,写成一部翔实厚重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跃然纸上,掩卷回味无穷。一段传说加上很多佐证,演绎出鲜活的历史故事,虽然真实的历史已经随风而逝,可是也照样给我们打开一条通向谜底的时光隧道。这些艰苦的探索,让我们离历史的本来面目又近了一层,给我们以期待。

    忘年交二月河:

    欧阳华非常勤奋并富有才气

    在著名作家二月河为《康熙三下白云寺》所写的序言中,他深情地写道:“欧阳华是非常勤奋并很富有才气的女作家,她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我们谈文学、谈人生,一来二去我们成为忘年交,她坦率真诚,将这部《康熙三下白云寺》托付给我审阅修改。我粗略读后,感到她的作品细腻大方,感悟独特,穿透力强,实属精品力作。”

    2011年硕果累累的金秋,欧阳华来到卧龙之地南阳,在白河岸边的一座幽静的小院里,她见到了故友二月河,送上了自己精心打造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三下白云寺》,请二月河修改斧正。二月河看到欧阳华以一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写作,欣然答应看稿并为之作序。二月河在为这部作品所作序言中赞道:“一部翔实厚重的长篇历史小说,读来跌宕起伏,人物跃然纸上,掩卷回味无穷。故事留给我们更多的启迪: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为何心灵如此浮躁;置身金钱至上的现实,我们为何身心总难安宁。读一段佛家的故事,去听听佛家的大智慧,留一点时间去古刹参禅,自然会启发良多,收获不菲,从而走出自己最精彩的人生。”

    一段奔流不息的河流消失在历史深处,留下一泓清冽灵动的故道;一座宁静闲适的古刹和两代帝王命运相连,寻到治河之道、御民之策,造福天下百姓,让人叹为观止。一个蹒跚而虔诚的老僧走过树影,一个伟岸而智慧的帝王掠过玉佛,掩映在《康熙三下白云寺》的故事里,她慢慢向读者掀开神秘的面纱。【原标题:厚重解读顺治皇帝归宿之谜】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2012-05-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