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白云寺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古老名寺。
说它有个性,是说它不像别的名寺,要么藏在深山,要么身居闹市。它实实在在扎根豫东平原上,就像一地普通的庄稼,一季一季开花结实,笑迎季节的轮回。不仅如此,白云寺还是天下苍生的寺,置身乡野,没有被世俗开发,保持佛门固有的清净。寺里栽种的花草蔬菜,显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道出了佛的本义。就像秋日阳光下闲坐的老僧,安然处事,没有太多的渴求与烦恼。
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唐代贞观年间就已建寺,当时叫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寺院便被白云缭绕,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
说它是名寺,也不是空穴来风。清代康熙皇帝为了寻找隐名出家的父亲顺治,三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在豫东一带广为流传,至今有康熙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存在寺中。与此相关,康熙年间寺院占地546亩,聚纳僧侣1200多人,建有佛殿、廊房、楼阁等800余间,达到鼎盛时期。那时的白云寺,曾经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齐名,成为中州四大名寺之一。
我游览了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多宝塔,看了康熙御笔和白云寺一大奇观——铁锅槐。漫步寺中,我可以感受到寺院的个性,但我读不懂它。读不懂不要紧,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某种启迪。
寺内有6尊玉石佛像,佛像或坐或卧。据说这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佛家的供奉,有其深意,这些我参悟不透。但由于玉的质朴,玉的灵性,让人们视其为珍宝。即便落在僻壤,暂时蒙尘,也不浮躁、不张扬。恬静,淡然,这是世人身上缺少的。
寺内有多宝塔,高四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安于此地,华贵而不张扬,佛法自然。
寺内的铁锅槐,是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树,长在一口大铁锅内,锅体已埋在土中大半。据说,康熙四十五年(1706),寺里舍粥济贫的一口大铁锅炸裂,闲置院中。当时的主持佛定和尚植花草于锅内。一日,喜鹊叼槐实坠落锅里,生一槐苗,茁壮异常。佛定对众僧曰:“喜鹊送子,铁锅育秀,梵刹吉兆也!”这是三百年以前的事了,不知这传说可信度多高,但槐树的生命力,透过暴露在地面之上的树根显现出来,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
我印象最深的,还属一面墙上的《每日必读静思语》。“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静思玩味,受益匪浅。它教人感恩,教人从善,教人宽厚,教人做事……读到这些,不论寺僧,还是百姓,心灵都会得以升华。
白云寺,真乃一座华贵而不张扬的古老名寺。【原标题:商丘白云寺:平原古寺 安然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