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舞阳县沙河之滨的贾湖史前聚落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最早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系统的科学发掘工作却集中在1983年-1987年间。1983年,遗址试掘时,考古人员在几座墓葬中发现用龟甲随葬的现象,龟内还装有数量不等、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小石子。1985年和1986年几个发掘季度,又陆续发现了几座这样的墓葬,这逐渐引起考古工作队的重视——当年殷墟甲骨文被发现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龟甲。
在此之前,中国可知的最古老的汉字就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这些商代中晚期的文字距今大约为3300年。而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
相比于楔形文字,甲骨文出现的时间要晚许多,但甲骨文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文字学家们看来,甲骨文绝对不会是汉字的起点——在这么成熟的文字系统之前,一定还会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但它会在哪里呢?
半坡之源
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仓颉一直被认为是汉字的创始者。
1898年发现的甲骨文击破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却带来了更多的疑问,此后100年里,试图从考古发现上科学地探索汉字起源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1953年,考古学家们在陕西半坡遗址当中发现了113个刻画在陶罐上的符号。这些符号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多种类同的符号,总出现在同一窖穴或同一地区,它们肯定是被有意识地刻画上去,并表述某种相同的意义。
半坡遗址是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母系氏族部落遗址。从遗址中出土的石制农具和渔猎工具来看,半坡的先民们过着农耕与渔猎并重的生活。考古学家们面对着100多个简单的陶器刻符,给出模糊的结论——这些刻符“与我们的文字密切相关,也很可能是我们文字的原始形态之一。”
少昊之族
在半坡遗址之后,中国的考古学家陆续又在临潼姜寨、河南登封王城岗、河北台西村等地发现了早期的陶文刻符,但终究无法判别这些刻符的实际意义,也无法证明它们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下刻画而成的。
1960年,考古学家在调查位于山东东南莒县陵阳河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年左右)时,采集到一个陶制的大口尊,就在这个大口尊的上面,刻着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分为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圆形,中间是火焰形,下面则是一个五座峰的山形。犹如甲骨文中的“日”、“火”、“山”三字的组合,远比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刻符要复杂得多。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唐兰表示,大汶口文化无疑已经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他将该图案释读为“炅”字,意思为热,是少昊族的象征。
这个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的观点曾引发了学界的一场巨大争论,尽管大汶口文化属于少昊族的观点越来越为众人接受,但大汶口陶器上那些单个的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却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贾湖之光
1987年5月的一天下午,一位在河南贾湖遗址实习的学生,首先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一件刻有符号的柄形石器。次日,更重要的发现出现了:在编号M344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龟壳,其中一件龟腹甲右侧有一个明显是人工契刻的人眼形符号。而这个符号与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的“目”字惊人的相似。
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契刻于龟甲之上的与文字相关的符号,同时也刷新了世界上此类资料的历史。在考古现场和随后的整理过程中,总共发现了17个在不同材质上契刻的符号。这些符号比较有象形性,如眼形、门户形,很像后世的文字。甚至和甲骨文当中的相应文字高度一致。
不仅如此,贾湖考古还发现了完整的七孔和八孔骨笛,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先秦音乐只有五声音阶的认识,而这些8000年前的骨笛很有可能也是后世管乐器的鼻祖。骨笛经过拼接后,还能演奏现代的乐曲。
贾湖考古的成果为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尤其是文字的起源开启了一扇大门,但是这一切必须得到有关专家们的论证。
求证之艰
当时的争论明显分成两种意见。以著名古文字学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胡厚宣先生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肯定地认为,贾湖考古发现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这些文字与4000年后殷墟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然而,以北京大学古文字专家裘锡圭等学者为代表的另一种意见却相对谨慎得多,他们认为这些符号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划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
从甲骨文被发现之后,考古学家们一直在探求汉字的起源之谜。但事与愿违,这种证据总是若隐若现,从没有露出真正面目。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北过长城以北、南达南岭以南,考古界在范围极其广泛的区域曾经发现过大量早于殷墟甲骨的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这其中尤以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些文化遗存上的符号较为突出。
但是,这些契刻符号至今没被学界确证为文字,而贾湖龟甲上的刻符不但比殷墟甲骨文早4000-5000年,也比这些文化当中发现的契刻符号时间都要早,这就更令专家持极其谨慎的态度。
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具备固定的形、音、义,同时还要上下成文。专家们对贾湖甲骨刻符的形、义都进行了考释,但现在要去准确判断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的读音却根本不可能,而且符号大多是单独刻划,也就不可能有上下文。这使得贾湖刻符的文字性质未能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对贾湖刻符的了解也逐步加深。河南贾湖考古工作队队长张居中认为,贾湖的刻符还算不得一种成熟的文字,“文字的发展要经历记事符号、图形记事、语段文字三个阶段,最后才进入成熟语词文字阶段,而贾湖刻符也许是处于第三阶段(语段文字)。
这个观点一旦得到确认,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足可以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了。 (有删节,未完待续)【原标题:贾湖:汉字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