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锁蛟井
位于禹州市区西北隅古钧台南,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始建年代无考,1980年重修,占地约1500平方米。井壁以砖券至顶,环形巨石甃口,井口左侧矗立一石柱,有铁索一端系石柱,另一端下垂井底缚于蛟项。井上建卷脊挑角亭榭式建筑,内粉壁彩屏,绘大禹治水神话故事二十四幅,后壁前立大禹塑像。
治水无状鲧被处死
帝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洪水泛滥,冲毁了无数美丽富饶的田园农舍,人民愁苦不堪。帝尧让鲧治理洪水。鲧治水九年,由于方法不得当,水患依旧,舜便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把他流放到羽山后处死。
疏堵结合治水成功
鲧死后,帝舜命令鲧之子禹接替鲧的职位,继续主持治水工作。禹历经13年,观察各地水情,顶风冒雨,日夜不懈,亲自持木耜和人民一起与洪水搏斗。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终于疏通五湖三江,导洪水入江海,平息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平息水患禹王锁蛟
相传洪水泛滥是蛟在作怪,禹决心除掉这个凶猛的水兽。他到处寻找蛟的踪迹,得知蛟属牛形,满身鳞甲,长着4只凶爪,吼叫如雷,藏于水中,出现于夏秋之交。
禹经过多年艰苦奋斗,终于降伏了蛟,将蛟锁在阳翟(今禹州)的深井中,使它永远不得残害人民。那蛟龙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叫道:“我何时才能出来?”大禹说:“除非石头开花之日。”
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有一个新上任的州官到禹王锁蛟井处观赏。他想看看井内的蛟龙是啥样子,但又怕头上的纱帽掉进井里,便随手摘掉纱帽戴在井旁的石头上。井内的蛟龙看见石头上花花绿绿的帽花,以为石头开了花,就蠕动身子,挣扎着想出来。瞬息之间,井内呼呼作响,井水一个劲地往上涨,州官吓得赶紧取下纱帽,掉头就跑。蛟龙看不见石头上的花,才又老老实实躺进井里。
相传,锁蛟井井深莫测,与海底相通。用铁锁锁住的蛟,其相凶险,人们不敢轻易抽动铁链,动辄井水翻滚,腥风阵阵,血味喷溅,蛟便腾跃而出,会带来水患成灾。
大禹像
任何人经过禹州,很自然地都会看到一座高大的石雕像,伟岸地立于一个巨大的花坛中央,手拿石耜,整个一战天斗地的雄姿,这便是大禹像。大禹像是禹州标志性雕像,位于禹州市禹王大道与画圣路交会处。
中国历史文化典籍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战国后期。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该书时以 “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年》之称。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汲县人盗掘当地古墓,得以战国古文字书写的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杜预等人整理和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原标题:禹王锁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