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有山,名曰五岩山,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1.5公里,群峰环绕,岩石峥嵘,植物繁茂。
然而,五岩山的扬名,却不仅仅因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更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时至今日仍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
从山门进入后,在清冷的晨光下,药王殿于半山腰傲然挺立。山路陡峭,从山底蜿蜒而上,峰回路转处,总能引得人们失声惊叹,如恣肆写意的中国水墨画,不同美景一一尽入眼帘。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心胸开阔,好生畅快。
再拾阶而上,五岩山至高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所在。进入“药王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难怪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寻找名贵中草药的孙思邈会于此驻足停留!如今再次进入,静下心来,仍能隐约感受到这位医者的淡泊情怀。
如今我们谈到孙思邈,更多的是看重他留下的医学财富。他专心于药物研究,边行医边采集药材,著书八十多册,以《千金药(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者合称为《千金方》,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而我,却更为看重他给我们留下的另外一笔精神财富。
其一,便是拒官。他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他认为走仕途不能随意,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推辞。唐太宗即位后,想授予他爵位,但仍被拒。
我想,他是睿智的,他明白自己的所长,没有在充满诱惑的权力前迷失自己。在每个人见长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开拓自己的天地。
其二,则是其行医准则。孙思邈对良医的诊病方法总结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在薄冰上行走时那样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其实,何止于医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应不悖此道吧!
闭目沉思,我不禁觉得他不仅是个“药王”,更是思想的智者,道德的圣人。【原标题:五岩山上的“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