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黄河湿地在河南的神奇变脸

2013/7/22 15:19:17 点击数: 【字体:


 
    黄河自三门峡灵宝进入河南,从濮阳市台前县出境,在河南境内行程711公里。伴随着黄河的入境,黄河湿地星罗棋布。

    黄河湿地被誉为 “黄河之肾”,在河南境内分布如何?有着怎样的神奇变化?

    黄河一百多万年的成长史

    金色的阳光下,鼎湖湾闪着银光的水面,连着无边的芦苇荡,在视线的远处静美安详;苍鹭与白鹭的身影,不时掠过,消失在芦苇荡中;更有不知名的水鸟,俯冲入水,叼起闪着鳞光的黄河鲤鱼,栖立在芦苇秆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描写芦苇繁茂的景象,如此逼真地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与河南黄河湿地第一次接触,带给我的视觉冲击如此强烈。

    鼎湖湾湿地,这块以万亩芦苇荡闻名的河南黄河湿地,是黄河进入河南之后,湿地生态最为完备的一块。

    从此上溯约30公里,即到达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的杨家村,这里是河南黄河湿地最西起点。在其西潼关附近,则是黄河进入河南之处。

    相对于地质演变的历史,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之后,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黄河开始侵蚀、夺袭高原水系,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渐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抛却地质演变的漫长历史,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条大河进入河南的行程格外简单:它从昆仑山东麓的冰川萌发,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一带千湖万沼的孕育,沿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谷地向东南奔流,开始了它的浩荡之旅。

    一路奔行700公里之后,在若尔盖盆地的核心地带唐克,转了个180度的弯,然后从龙羊峡冲出青藏高原,北上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间,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回转南下,入晋、陕之间的高山峡谷;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而东,从灵宝市的豫灵镇进入河南境内。

    与黄河一路同行的,还有黄河湿地。被誉为“黄河之肾”的黄河湿地,早在2000年,就以雷夏泽、大野泽等湖泊的形式,出现在史籍记载中;演变至今,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一路跟随着黄河源区湿地、若尔盖草原区湿地、宁夏平原区湿地、内蒙古河套平原区湿地、毛乌素沙地区湿地和小北干流湿地,从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开始了它的河南黄河湿地旅程,直到进入入海口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才结束。

    四种湿地生态多姿多彩

    黄河在踏入河南的711公里旅程中,造就了大量典型的河流湿地,这些湿地构成了河南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豫北黄河故道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保护区,其中河南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在三门峡、吉利、孟津、开封柳园口等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林场、孟州林场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记者从灵宝市的鼎湖湾开始,沿着三门峡保护区、孟津保护区、开封柳园口保护区、郑州花园口保护区、豫北黄河故道保护区和濮阳县保护区,一路走下来,随着山川地貌的变化,见证了河南黄河湿地的多姿多彩。

    从黄河湿地的地形地貌上来说,从西向东,依次呈现出4种不同的地貌:首先从灵宝开始,到三门峡大坝以上的黄河南岸,为黄河台地地貌;从三门峡大坝向下直至小浪底大坝以下的西霞院,这中间为低山地貌;从小浪底以下到荥阳桃花峪,是由山地进入平原的过渡地带;而从桃花峪向下,则进入了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区,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这四种不同的地貌,影响着黄河河道的变化,黄河湿地也因此呈现不同的生态。

    黄土峡谷将黄河变得乖巧

    从黄河进入晋、陕起,就进入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入河南境内,这种黄土地貌得以延续,在黄河南岸的灵宝、陕县,一直延伸到三门峡大坝。这一带的河道属于黄河三门峡库区水域。

    与黄土高原相比,这一带的黄土地貌特征与发育过程基本和其相似,但黄土的厚度及地貌发育程度却有不同,它的黄土厚度一般只有数米至数十米,而且多分布在宽阔的河流谷地,因而黄土梁、黄土塬等地貌发育系列不太典型。其自西向东呈不规则的带状延伸,垂直分布有一定的高度,这反映出河南黄土的分布不同于黄土高原风力搬运堆积,而是流水搬运再堆积的结果。

    我们站在紧临鼎湖湾的黄河南岸,俯瞰鼎湖湾湿地,数十米的高度,居高临下之感强烈。

    这里是一种特殊的黄河地貌,叫黄河堆积阶地,以台地的形式高居黄河之上。在地貌上共分两级:一级以大营一带的地面为代表,海拔在350~380米,高出库区水面25~55米,宽四五公里;另一级则在三门峡市周围地面,海拔在390~430米,高出库区水面65~115米。

    这种黄土台地,以黄土峡谷的形式,将黄河干流束缚起来,使其成为乖巧的孩子,不致洪水泛滥,加之河面比较宽阔,成为三门峡水库天然的库区。

    这必然造成这一带的湿地与水库水位息息相关。

    从湿地形态来讲,三门峡库区湿地包括河流湿地、库塘湿地和滩涂湿地三种形态:河流湿地分布在库区河流边缘,受河流径流周期性变化影响;库塘湿地则通过库区的高水位进行水量补充;而滩涂湿地,则分布在水库库周区域,在水库蓄水的高水位季节被淹没,在水库畅泄季节,则处于干旱状态。“库区湿地比较独特,蓄水时被淹没,泄水时露出滩地。”三门峡库区湿地管理局张主任说,三门峡水库每年11月份开始蓄水,次年4月份达到水位最高状态,这期间滩地处于淹没状态;5~10月份,水库水位降低,滩地裸露出来。

    游荡的河道,萎缩的湿地

    从三门峡大坝出发,黄河需要150公里的急行军,穿过落差达200多米的晋豫峡谷,直达小浪底。这段盘旋在中条山、崤山和熊耳山之间的峡谷,是黄河最后的一段峡谷。其谷底只有两三百米宽,很难形成大面积的湿地。

    自小浪底以下至荥阳的桃花峪,黄河河道进入低山丘陵区,并逐渐放宽到3~5公里,这是一段由山地进入平原的过渡河段,也是黄河河道由峡谷型河道向游荡型河道过渡的地带。

    由于黄河一下子脱离了峡谷的束缚,进入相对宽阔的河道,黄河水一下子放松起来,水流也因此骤缓,导致河床开始淤积,河道也因此多变起来,形成了两岸广阔的滩地。

    这一段的黄河湿地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洛阳孟津和焦作孟州、武陟等地,其中洛阳孟津较为突出。洛阳孟津湿地保护区位于小浪底坝址下游16 公里处,西起孟津县白鹤镇东霞院,东至孟津县与巩义市交界处。

    黄河在该河段内属平原性河流,水流平缓。

    黄河由西流入孟津县白鹤镇东霞院村后,经峡谷进入平原,河床变宽,水流变缓,河床淤积,河道多变,形成大面积的水域滩涂。保护区内,特别是水禽集中分布的核心区,主要由黄河河道以及因河水消涨而形成的滩地、沼泽地和河心岛构成。

    有调查认为,小浪底水库的运行,使得此段河道产生冲刷,一些嫩滩、边滩、河心岛逐渐消失,湿地面积萎缩。但对保护区内水禽集中分布的核心区(大的河心岛)影响不大。

    我们在扣马滩湿地看到,这里的黄河水较为清澈,河道也极为宽阔,面积广大的河滩上,长满了柽柳等众多湿地植物,一片连着一片,在沙地上蔓延,形成相对完整的湿地生态。

    “悬河湿地”遍布下游

    在黄河的行程中,从小浪底走到荥阳的桃花峪,就到了它的一个富有标志性的地理位置,那就是中下游的分界线处。

    我们坐在行驶在河道内的气垫船上,远望桃花峪一座山顶上的柱碑,刺眼的阳光下,它并不显得高大,但却意义非凡。导游说,这是黄河结束黄土高原之行,进入华北冲积大平原的标志之地,也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标志碑。

    黄河由山地入平原,河道骤然增宽,所携带的大量泥沙随着河道的频繁迁徙而到处沉积,就形成了现在的黄河冲积扇平原。

    历史上,东到泰山山麓,北到天津,南达淮河,均曾是黄河泛滥波及地区。现在的河道,就是1855年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以后形成的。

    而黄河河道,则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这是由于现代黄河受人工大堤的约束后,所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进而抬高河床的结果。

    所谓的“地上悬河”,是指滩地相对堤外两岸的地面而言的,黄河在这一带的滩地,一般高出堤外平地3~1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悬河湿地”。

    其实我们从孟津开始,就注意到“地上悬河”的逐渐形成,一直到兰考的东坝头,这一带是“一级悬河”,再向下进入濮阳市,则为“一级悬河”向“二级悬河”的过渡带,其高出堤外的高度逐渐增加。

    这一河段面积较大的湿地有郑州花园口湿地,为湿地植物基因库,野生大豆与柽柳疯长,连天漫地;其下有开封柳园口湿地,此处滩涂此起彼伏,分流分支在河床中,更有许多如茵的河心夹滩,点缀在河道中,白鹭与黑鹳,飞翔其中。

    在新乡卫辉、延津等地的豫北黄河故道湿地,有大片芦苇分布,栖息着众多的鸟类;黄河进入濮阳县境内,新形成的嫩滩罗列河道,更有不少的鸟类飞翔其中。(今报记者李长需/文特约记者张晓理/图)【原标题:黄河湿地在河南的神奇变脸】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09-9-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