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五“一渠长流水,至今颂谢公”

2013/7/19 9:16:11 点击数: 【字体:


 

 历史上,林州八景之一的“洪谷金灯”,源自洪谷山千年流传的一个“起灯山、落灯寺”传说。所谓起灯山,是林州合涧镇木纂村小西坡,古时常有神灯从这儿飞起,向西悠悠而去,落到西山顶上,山顶寺院原名宝岩寺,因为有金灯降落,改称“金灯寺”。金灯寺内今还有石窟。

  传说很久以前,木纂村有位虔诚的老奶奶,常孤身一人到金灯寺石窟焚香朝拜。山高沟深,道路如肠,她常常被累得精疲力竭。有一次,她刚攀上崖壁,没站稳,从崖上跌了下去,在一块巨石上踏下一个很深的三寸金莲脚印,脚脖子受了重伤。至今那儿还留有“仙奶奶脚印”,已成一个景点。

  老奶奶回家养脚伤,没等痊愈,又拄着拐杖上了金灯寺。天黑了,她还在山路上爬行,感动了菩萨,派金童玉女点起神灯,护送她上山。老奶奶去世后,埋在木纂村小西坡上,被菩萨点化成仙。菩萨安排金童玉女服侍她。仙奶奶常从小西坡起身到金灯寺,空中来空中去,金童玉女提灯相送。因此,就出现了悠悠来去的神灯。此神灯出现,一般人不易看见,必须是春秋两季,在洪谷寺斋戒进香,叩拜七天,夜深人静之后,才能看到。

  还有山民传说,住在金灯寺内,不管有无月亮,数米内的东西均可看清,读书写字、穿针引线不会出错。

  历代文人凡游洪谷者,对此均有记载评论。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曾写有长诗《洪谷金灯》,很精彩,不妨照录:“金门寺前山突起,井底宝岩三十里。旧闻圣灯在山上,紫微侍郎宜不妄。山空月黑无人声,林间宿鸟时一鸣。游人烧香仰天立,不觉紫烟峰头一灯出。一灯一灯又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金灯脱散珠散迸,玉丸走样光不定。飞行起伏谁控搏,华丽清园自殊胜。北荒烛龙开晦冥,南极入地多异星。岂知心光毫相有真迂,物外恍惚终难凭。腐儒心魄为动荡,再拜中庭谢灵贶。何曾辩作刘更生,不照乃作青藜杖。昨朝黄华瀑流神所怜,今朝金门佛灯佛作缘。纷纷世议促足道,尽付马耳东风前。”

  元好问写得客观,虽然认为洪谷金灯不是妄言,但也指出这是自己“旧闻”而非亲历。尽力铺叙其景之异后,他还是讲“岂知心光毫相有真迂,物外恍惚终难凭”,有不置可否之意。

  最后元好问认为纷纷世议不足挂齿,都可付“马耳东风”。马耳东风是比喻把别人的话当做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出自李白诗句“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这是文人看待此事的一种态度。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明代进士崔士启所写的《宝岩寺》,这首诗还被刻立于谢公祠内,诗中记载他的洪谷奇遇:“平生癖性爱烟霞,天下奇观可称独。夕阳对酌发高歌,近夜看灯试默祝。忽然对山一明星,清辉晃晃如行烛。须臾数点起四山,眼底涧中五灯簇。乍明乍暗焰荧荧,还远还近光煜煜。分明出现摩尼珠,龙女呈来照林麓。”崔进士见而大喜,大声念佛,认为“山灵酬我欲”。之后他肃然起敬,“禅林我悟最上乘,睹此佛灵莫敢渎”。崔进士回家后很久,洪谷金灯仍历历在目,令他大为沉醉。

  洪谷山既有佛教的虚幻美丽世界,又有山民们艰难时世的生存。抛开“洪谷金灯”的虚幻,山民们更感戴的是为他们切实造福的人间凡人——明代谢公谢思聪。

  谢公修渠林州最早

  2009年8月13日,记者进入洪谷景区山门后,步行20分钟,到达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向北行,有一片平地,无围墙,坐北朝南有两三座房屋,屋前有一尊谢公塑像,这就是谢公祠了。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今已有200余年。但现存建筑中,祠堂除梁架还是原有的外,墙与门窗都是新翻盖的。

  屋前谢公塑像是站姿,着明代官衣,看上去有五十岁朝上,面目慈祥。我进到带檐廊的祠堂,里面塑着谢公坐像,一派仙风道骨,左右两侧有两童子侍立。这也是现代人的作品。

  谢公名叫谢思聪,字崇谋,号联塘,滋阳(今河北省行唐县)举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任林县知县。他主持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共山渠,共山渠西引洪谷山水,东到辛安村,全长9公里。经杨家庄、椒园、小付街、青林、圪道、拐头山、木纂、豆家庄、北山、马军池、辛安等村,11村公修共管,至今已400余年,目前上游尚存旧渠二里。

  该渠通水后,有效地解决了沿渠40余村的人畜用水问题,受益百姓感其恩德,在清乾隆年间自愿集资建起了这座“谢公祠”,将共山渠改称谢公渠。林县百姓还曾将谢思聪入祀“名宦祠”内,民国所修《重修林县志·宦绩传》内,明代仅选5人,谢为其中之一。

  因共山渠穿过整个洪谷山谷,我进山时几乎一直是沿渠而行的。渠被杂树野草掩盖着,渠水时有时无,但渠槽令人惊叹。同行的林州文管所工作人员说:“这是用整块石头凿成槽形铺砌的。”无水渠段,在其不远处你总能发现一条与之平行的现代开凿的饮水渠,这正是这段共山渠被弃用的原因。

  时值上午9点多,“秋老虎”厉害,行走于山路上十分闷热。山环水绕,我们渐渐走到谷底,身侧是壁立百丈的高崖投落的阴影,十分凉爽,而且共山渠开始有清澈流水了。我知道,这离渠首不远了。

  走到洪谷里沟瓮峪处,一块大石上题刻“明代谢公渠渠首”,渠旁不远处还有修建红旗渠时的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所题“功昭后世”的摩崖石刻。

  看到杨贵“题词”,一时间我有恍惚之感。自林州市区向西南走15公里来到洪谷山,我一路傍着红旗渠的重要支渠前行。进洪谷山山谷寻幽探胜,则是一路伴着谢公渠前行。谢公渠作为林州最早的水利工程,当初杨贵书记看到它时,想来有所感触。“功昭后世”四字,用在谢公和杨贵身上,都同样合适。

  这里有必要讲几句红旗渠。作为林州唯一的“国宝”,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工程历时十年余,“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它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当地人畜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立碑众多成历代“教育基地”

  能替老百姓办事的人,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谢公祠内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12通,大多是歌颂谢公渠效益和谢知县功绩的。

  最早的一通是谢思聪所书创建渠道的大字碑,碑下半部已毁,使得刻石时间不明,大约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谢思聪所立。碑文是“彰德府郡守史公、司理吴公公议修渠建桥,源头活水(以下缺)”。从留下的文字我们可看出,谢思聪主持修建了谢公渠,反把此功德归于彰德府府官,不居功,不自傲,谦恭待人。

  清咸丰元年(1851年)所立修渠碑上,记载了谢公渠重修情况,阐述了水利工程“前人不能复修而后人修之,后人修之而不继之,何以使后人复继后人也”的道理。于是,“按村庄之远近,地亩之多寡,酌量捐输,共成厥事”。由此可见,当时修渠办法,是“谁受益谁负担”。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立石碑,八字形碑额中书有“修渠碑”3字,碑文讲道:“县西谢公渠,其源出于瓮峪,下注城西南之辛安池,为辛安等40余村炊及所资。乃前明万历丙申谢邑侯创筑,邑人感德不忘,即以谢公命渠,并建祠以祀,感也……”

  民国所立的抗日军民修复谢公渠碑也十分引人注目,它立于1939年,为林县国民抗敌自卫团副司令徐靖远撰文,林县县长张守魁书丹。碑文歌颂了谢公的历史功绩,表达了作者敬仰之情以及决心抵御倭寇、为民奋斗终生的志向。

  徐靖远是个爱国将领,原任国民党河北民军参谋长,抗战时率部队转战太行,抗击日寇,后被蒋介石派特务暗杀。从徐靖远所撰写碑文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视死如归的民族正气,碑文写道:“大丈夫当生有益于时,死有闻于后,如谢公者方不负儒者人世之观。”

  众多碑文,凸显了谢公及谢公渠的深远影响。谢公祠像现代“教育基地”一样,教导历代为官为宦者,怎样才是造福黎民百姓。

  建池凿渠兴农倡修方志崇文

  明朝初年,全国所有县份,分上、中、下三等,按等级高低决定征粮课税数目,后又被改为繁简两类,繁者即优富之县,简者即劣穷之县,林县应属后者。谢公深知林县县情,知道干旱给林县人民带来世代贫穷,因此十分重视水利建设。

  1593年,为解决百姓吃水困难,他在林县南关旧南池西侧新开大池。因为旧池狭浅淤塞,渗漏严重,他对新开大池甚为重视,先带领懂技术的刘勋等察看地势,委刘勋具体负责,绘图概算,拟出施工方案。他不忍加重人民负担,算出方案物料费用后,自己还捐了工资。新池修成后,他又将旧池拓宽辟深,并疏浚水源,引桃源渠水注入新池,工竣,两池俱溢,涟漪波荡,往来打水人流络绎不绝,谢公目睹盛景,欣然命题“阜民池”。

  谢公林县为官,看到纵贯林县西侧的林虑山上瀑响千岩、悬泉飞洒之景到处可见,不忍“水资源”白白浪费,1596年,组织人力物力开发洪谷山泉,修成共山渠,解决了沿渠40个村庄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问题。

  修渠是艰难的,林州百姓中至今流传着一个“谢思聪当砚台”的传说。

  说是共山渠开工不久,谢公带人到乡下察看筹资情况,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头缠白孝布的小孙子,手拿一副银手镯,向社首说:“儿子儿媳都过世了,我人老了,孙子还小,干不动活,家无他物,我送上这副银手镯,你们把它当了换钱,供修渠用吧。”

  谢知县很感动,回到县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铜砚台交给差役说:“去把它当了把钱捐出修渠。”

  谢公砚台一角刻着“谢”字,当铺老板得知内情,十分感佩,给了个高价,把砚台收下了。

  渠修通后,社首带领老百姓抬着一块大匾,敲锣打鼓来到县衙,匾上刻着:“誉县令当砚台之举,铭谢公兴利之恩。”当铺老板也来了,用红布包着个东西呈给谢公,谢公打开一看,正是当年自己所当之砚。一时间官民互相感谢,场面喜庆热烈。

  除了兴修水利,谢思聪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任职伊始,得知林县有悠久历史却未有一本县志,深感遗憾。他找到马卿所著《林县志稿》二册,通篇披阅后,认为体裁结构合理,文辞也好,只是内容不够完备。之后,他遍游山川,广征博采,在马卿稿件基础上亲手纂成《林县志》初稿,聘请文人李若杞修改完善,还特地把文人郝持请到县署,倾听他的修改志稿意见,并要求他再加工。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县志筹备完毕之时,一纸调令,谢公升任陕西巩昌州通判而去。后任知县孙梦桂来到林县,又请郝持再经修订,将志稿分成四册,正式问世,称作《万历林县志》,为林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县志。谢思聪对此贡献之大,正如孙梦桂所言,林县志“更三贤之手,赖谢君之力以底撅绩,而不佞桂毫不敢贪其功”。(全文完)

  位于林州洪谷景区内的谢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原标题:“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五“一渠长流水,至今颂谢公”】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9-09-03 作者:盛夏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