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伏牛山:恐龙没落的见证者

2013/7/16 9:50:33 点击数: 【字体:


    白云山所处的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东南绵延800余里,这古老的大山见证过恐龙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龙没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近两年在伏牛山北坡,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化石的出现也如恐龙蛋一样在学术界内外成为爆炸性新闻。

  与中国许多更加广为人知的山川相比,伏牛山一如生活在它脚下的河南人,显得宽厚、内敛、沉默。它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属于被称为“中国大陆的脊梁”的秦岭造山带。

  伏牛山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南坡和北坡的盆地里村庄星罗棋布,以农业为主要生存手段的人们在那里繁衍生息。人类的活动带来喧嚣,而大山则始终在沉默中保守着秘密。直到有一天,人们意外地发现,原来这古老的大山曾经见证过人类之前的地球统治者恐龙的没落与绝灭。

  在当地的传说中,故事是这样开始的。30多年前的20世纪70年代,一名地质学的研究生放假回到自己的家乡南阳市西峡县,他发现村里人用来砌墙的石头有些特别。那些石头呈现卵形,一个一个像甜瓜那么大,表面隐约透出青绿的颜色。假期结束的时候,他拿了一块“石头”回学校,请他的导师鉴定。结果导师认出,这根本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恐龙蛋化石。从此,人们开始发现,原来伏牛山的地表之下埋藏了大量已经石化的恐龙蛋。

  亲眼见过的人说,当地农人整地造田时确实经常可以发现那种圆圆的、带壳的石头,认为其简直就是天生的建筑材料,于是便搬到地头砌成矮墙,防止水体流失。但是,在专业的地质学者看来,前面那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却完全是一种演绎。尽管当年恐龙蛋化石的发现的确出乎意表,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的王德有高级工程师从1974年就开始研究恐龙蛋,据他回忆,恐龙蛋化石更为接近真实的发现过程是这样的。70年代初,全国都在寻找石油,从大庆到渤海湾,再到江汉平原。当时的江汉石油指挥部也到河南来找石油,首先在南阳市桐柏县找到了亚洲最大的天然碱矿。而当时的河南第12地质队意识到,既然桐柏县找到了碱矿,那么西边的西峡县、淅川县,也有可能做出同样的发现那个时候,这些县的地层被认为是相同时期的。

  现在看来,当时对地层的判断并不正确,其判据中掺杂了更多人为的而不是科学的因素。地质队当然也并没有找到意料中的天然碱矿或者石油。不过,他们找到了意料之外的恐龙蛋化石。在淅川县滔河乡东南方向的马家村的一个山坡下,恐龙蛋化石埋藏很浅,有些甚至已经被水冲了出来。地质队于1974年首先在那里发现了它们,人们由此开始走进伏牛山不为人知的过去。

  最后的乐园   

  今天的伏牛山群峰,平均海拔居河南省之首,其中最高峰达到2215米,高度在1800米到2200米的也不在少数。而在7000多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伏牛山比现在要低得多,平均只有600到800米高。换句话说,那时的伏牛山地区更像是丘陵。

  其时伏牛山地区河网密布,但没有大的湖泊。气候也与今天大为不同,大概跟现在的西双版纳、海南的气候更为接近。

  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合恐龙繁衍。有古生物学家猜测,当时有大量的恐龙住在这里,到了产蛋的季节便会成群结队来到河边,集体繁育自己的下一代。恐龙的习性与龟鳖有几分类似,它们习惯于将蛋产在水边,每一窝从5枚到20枚不等,最多的可以达到80多枚。

  在今天的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人们建了一个“恐龙遗迹园”来展示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恐龙蛋化石。走入其中一个依山开凿的236米长的恐龙蛋“隧道”,抬头便随处能够看到依然镶嵌在岩壁上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实际上,据古生物学家估计,三里庙四周1200平方米的范围内,约有恐龙蛋化石2万枚,目前还有很多成窝的蛋化石埋藏在地下。

  恐龙遗迹园的“镇馆之宝”是一盘呈环形放射状排列的椭圆形恐龙蛋化石。据猜测,恐龙下这些蛋时,先选择一个相对稳定或较平坦的地方,然后用爪子在地表面刨起一个圆形小坑,以此为中心作环周运动,产蛋一圈。然后,为蛋盖上薄薄的一层沙土,向外移动,以同样方式下蛋,直至下完为止。从“镇馆之宝”可以看出,椭圆形的恐龙蛋两两一组,这可能意味着某些种类的恐龙是双输卵管产蛋。

  这一猜测也从江西一具雌窃蛋龙化石体腔内发现的恐龙蛋获得佐证。窃蛋龙所属的兽脚类恐龙拥有双输蛋管的构造,它是成对地生蛋,它生出两个蛋之后将其排好,然后又开始生下一对,直至十几枚蛋将窝填满为止。过去科学家曾猜测,恐龙蛋成对出现可能是恐龙父母为了保住后代而将蛋伪装起来的结果,而新发现表明这更可能是两枚蛋几乎同时产下而造成的。

  今天看到的数量巨大的恐龙蛋化石,昭示着伏牛山的南坡曾经是恐龙聚集的乐园。但是,包裹化石的泛红的土层则暗示出,这里可能是它们最后的乐园。化石所在的地层显示出它们是从晚白垩世遗留下来的,而那时正是恐龙的最后时光。

  一些古生物学家相信,恐龙并不是在突发事件中消失的,小行星撞地球或是来自宇宙的辐射都不是罪魁祸首,伏牛山才是恐龙消亡的直接见证者。晚白垩世的伏牛山地区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且长期高温,造成需要在特定温度下才能孵化的恐龙蛋无法孵化。这就好像龟蛋的孵化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一样,只有几度的浮动范围,而一旦高出某一温度就会不利于孵化。另外一方面,恐龙自身的机能在此时开始衰退,生殖力下降,造成有些蛋产下时没有受精。所以,恐龙在自身失去平衡的同时受到环境的压迫,逐渐绝灭,空留下一窝窝未能孵化的后代。

    蛋里乾坤   

  1974年地质队在淅川县首先发现恐龙蛋化石,接着便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附近的西峡县、内乡县也都发现了大量恐龙蛋化石。但是这些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在石油上,因而地质队又继续去了河南的其他地方进行地质普查和找矿。恐龙蛋化石便被冷落了一阵子。

  直到十多年之后,南阳的地质队才开始把注意力真正放到恐龙蛋上。他们以每枚5元钱的价格从当地人手中购买恐龙蛋化石,然后以三四十元的价格卖给科研院所。这一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河南南阳的恐龙蛋资源,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来此购买和挖掘的人也越来越多。风潮到1993年达到了顶峰。那时,一枚恐龙蛋化石甚至能卖到上千美元,因而盗挖严重。

   盗挖行为对珍贵的科研资源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研究人员对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就好像是在与盗挖赛跑。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年前后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那一年里,古生物学家还在内乡县采获一具不完整的、无任何头骨材料保存的恐龙骨骼。后于2000年被命名为“诸葛南阳龙”,以纪念“南阳五圣”之一的诸葛亮。伏牛山地区既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又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这虽称不上仅见,但也是不多见的。在四川,在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都是仅仅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而没有发现蛋化石。一种解释是,这些地方的化石年代更加久远,比如四川的恐龙化石是从侏罗纪遗留下来的,那时正是恐龙繁盛的时代,恐龙蛋能够顺利孵化,所以没有留下蛋的化石。

  我国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方是今天的内蒙古二连浩特和蒙古国的牙道黑达组(DJadokhta),那是在20世纪20年代。而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是在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

  尽管伏牛山地区并不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方,但其蕴含的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在一些产蛋较集中的山坡上,平均每平方米可含蛋四五枚。已被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有8科12属36种,使河南省成为我国发现恐龙蛋省份中种属最多者,这些种属占到我国恐龙蛋化石种属总数的80%,占到世界总数的70%以上。

  这些蛋大小各异,差别很大。有的如鸡蛋大小,直径4.-6厘米;有些扁圆形的蛋可以长达半米。目前声称发现的最长的橄榄状的蛋达到了61厘米,这种巨型蛋被一些学者称为“西峡长圆柱蛋”,是我国独有的。不过这个长达61厘米的蛋,包括一些研究了几十年恐龙蛋化石的学者都没有亲眼见过。

  古生物学家分析这些恐龙蛋蛋壳上的气孔结构,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伏牛山地区古气候的变化。晚白垩世早、中、晚期的恐龙蛋的气孔表现出不同的结构。比如早期气孔发达,而到了中期,虽然蛋壳中仍有大量气孔,但它们中的许多并不与外界相通。这被认为是恐龙蛋适应气候变化的一种策略。气孔的这种变化是为了能够应对逐渐干燥和炎热的气候,而气孔的变化表明晚白垩世早期也曾有过短暂的潮湿气候。

  不过,目前古生物学家并不清楚的是,到底哪种恐龙产哪种蛋。一种大致的猜测是,食肉恐龙下的蛋比较长,而食植物恐龙下的蛋较圆。两类恐龙对自己的蛋的保护也有着不同的态度,食肉恐龙更注意保护自己的蛋,而食植物恐龙则比较随便。但也有学者对这些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完全是这样。   
  
    北坡化石宝库   

  恐龙的遗迹不仅仅出现在伏牛山的南坡。近两年在伏牛山北坡,尤其是洛阳市汝阳县附近,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化石的出现也如恐龙蛋一样在学术界内外成为爆炸性新闻。

  最初,汝阳县的农民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骨头,它们舔起来都有粘舌头的感觉。人们于是把这些骨头当作“龙骨”来卖,认为可以入药,用作止血消炎。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所谓的“龙骨”实为蜥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

  据此线索,研究人员推测,河南的汝阳盆地应该有巨型恐龙的化石。古生物学家已经知道,蜥脚类恐龙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是当时陆地上最大的恐龙。2007年的发掘证实了他们的这一猜测。亚洲最胖的恐龙发现于此。

  其中,亚洲最胖的恐龙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博士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研究人员研究命名为汝阳黄河巨龙,它体长达到18米,重60吨左右体重相当于10头大象。它与发现于甘肃、号称国内最肥胖的“刘家峡黄河巨龙”具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但比刘家峡黄河巨龙的个头要大得多,研究者认为它应代表该类群的一种新成员。

  研究人员已经在汝阳、栾川一带发现了6种新的恐龙。其中还包括“洛阳中原龙”,它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的、证据确凿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此前学术界曾认为中国没有结节龙存在。还有河南栾川盗龙,它是亚洲除蒙古国及中国东北之外发现的第一个驰龙类化石。

  被称为栾川盗龙的恐龙是新发现的驰龙类恐龙。驰龙是一种体型中小的食肉恐龙,它们中的一些种类体表披有羽毛状的皮肤衍生物,或是具有现生羽毛的特征,为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另一种对于研究鸟的起源有重要启示作用的恐龙窃蛋龙也在伏牛山北坡被发现。它们具有许多鸟类的特征,因而它们曾经被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是不会飞的鸟类。

  窃蛋龙获得这个名字算得上是遭到了冤枉。最早的窃蛋龙由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23年在蒙古的火山崖所发现,由于当时发现时,一个恐龙骨架正好趴在一窝蛋上,而在周围发现许多角龙类化石骨架,因而它的研究者奥斯朋认为它是在偷吃角龙类的蛋时,遭到灭顶之灾的,于是称其为嗜角龙蛋窃蛋龙。但后续研究则表明,它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蛋或者是像现在的鸟类一样孵蛋。研究人员最近在栾川发现了一只非常小的幼年窃蛋龙骨架。

  在谈到这些世界最小的窃蛋龙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吕君昌博士相信,研究栾川地区的窃蛋龙,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窃蛋龙类之间的演化关系和窃蛋龙类的古地理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以探讨小型兽脚类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趋同演化关系,乃至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趋同演化的原因。

  汝阳、栾川化石群的研究人员还表示,在汝阳、栾川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多个大型肉食类恐龙牙齿,以及农民收藏的肉食龙零星骨骼化石,表明河南汝阳—栾川地区有大型肉食龙存在。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发现较为完整的大型肉食龙类骨骼化石,在全世界也仅有美国有较为完整的霸王龙化石和蒙古国的特暴龙。因此,河南发现的暴龙化石线索可能会引领他们发现更多暴龙的秘密。

   丰富的种类和密集的分布让我们不难想象出,伏牛山的北坡也曾经是恐龙的天堂。而南坡存在大量蛋化石,北坡存在大量骨骼化石的情形,也让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一些学者生出猜测,恐龙栖息和产卵可能不在同一地区,它们或许是在北坡栖息,而在南坡下蛋。当时伏牛山类似丘陵的高度,看上去也让这种跋涉成为可能。不过,当时的伏牛山南北向宽度比现在要长,大约是现在的两倍,所以如果存在这种跋涉的话,恐龙的路途要比现在远得多。研究人员甚至还给出了当时恐龙迁徙的几条路径。

  但是在其他学者看来,这种南北间迁徙的假说更像是关公战秦琼。原因很简单,北坡的恐龙与南坡的恐龙完全不在同一时代。南坡的恐龙蛋是距今7400万到9300万年前出现的,属于晚白垩世的中晚期,而北坡的恐龙虽然尚未确知其生存年代,但应早于这个时期。

  古生物学家相信,通过详细地研究栾川的新化石群,有可能发现恐龙绝灭界限,为研究恐龙的绝灭原因提供重要信息。   
 
    无言的见证  

  今天的伏牛山里,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五六度,早已不像恐龙绝灭时那般炎热。金钱豹、野猪、鸳鸯、水獭成为山里的动物,再也没有动物成群结队从山上下来到河边产卵。流经内乡县的湍河边上建起了河南省宝天曼自然博物馆,为来这里的人们展示着伏牛山亿万年来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动植物。

  宝天曼是河南省建立起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后来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还是河南省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据说,宝天曼这个名字最初是“漫天宝”,后来在流传过程中才颠倒了过来。漫天宝这个名字的确是非常贴切,不管是在地下还是在地上,宝天曼和整个伏牛山都蕴藏着数不清的宝贝。

   现在的宝天曼,有植物近3000种,其中不乏濒危珍稀植物。被称为古化石的银杏树在西峡县并不服老,干枯了数十年还能再发新枝。宝天曼的珍稀植物占到了河南省珍稀树种的80%,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和适宜的气候使得今天的伏牛山依然是动物的乐园。

  伏牛山在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中诞生,它见证过恐龙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龙没落的秘密。只不过大山无语,所有这一切都要靠人们从远古留下的蛛丝马迹中来发现。【原标题:伏牛山:恐龙没落的见证者】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里网 2008-08-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