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齐云塔:塔与云的无量佛缘

2013/7/15 15:14:31 点击数: 【字体:


    从高楼林立的市区,来到位于白马寺的齐云塔院,仰望那座“离天只有一丈八”的佛塔时,虽然我知道,它无法与现今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比高低,但还是不由得想起当地一位老人的话。他说,登上齐云塔塔顶,可见黄河滚滚东去。

    这究竟是真是假?其实,这和那首传唱齐云塔的民谣一样,没有考证的必要。作为洛阳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齐云塔这一佛家大手笔,在洛阳人心中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佛缘!

    齐云塔在白马寺山门东约300米处,塔身高约25米,共13层。塔的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每边长约7.8米,其束腰处长、宽各为6.76米。齐云塔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块,塔身保存完好,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第一层塔檐下面,砌以仿木结构普柏枋和一斗三升拱。第一层之上每层用多层小砖砌出塔檐。每层塔檐的第一层小砖下,都装饰有菱角牙子。塔身周长最大处在塔的中腰,即第四、第五层塔檐处。自第六层起,塔檐逐层内收,塔顶覆以宝瓶式塔刹。齐云塔外轮廓由下至上略呈抛物线状,造型别致,线条柔和流畅。塔内有踏窝,可攀登而上。至第十层,向南有门,俗称“南天门”。出此门至塔外,向上再登三层,可至塔顶。

    据我市著名历史学家徐金星先生介绍,现存齐云塔为金代建筑,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但追溯其历史,则始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即白马寺建成后的第二年,汉明帝刘庄曾敕令创建齐云塔。

    据《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当时摄摩腾问道:“寺院东南是什么馆室?”汉明帝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大土丘,有一丈多高,人们把它铲平后,土丘又自动隆起。而且,土丘夜里时常发出明光,百姓认为很神奇,就把那土丘称为圣冢。自周代以来,百姓经常前往祭祀,而且祈求往往很灵验。还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摄摩腾听后说:“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即其中一处。”

    听了高僧一番话后,汉明帝颁发诏令,按照两位印度高僧所描述的印度佛塔样式,在圣冢上面建9层佛塔,高500余尺,直插云霄,起名“齐云”。

    中国的第一座佛塔有没有具体名字?如果有,它叫什么名字?这原是中国佛教史、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谜。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佛塔就建在白马寺。如果它是汉明帝敕令建造的齐云塔,那么“齐云”就是“中国第一古塔”的名字。因此,我国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曾指出:永平年间初创此塔时,即已号曰“齐云”,初次提到了中国第一座佛塔之命名。

    在神话《西游记》中,唐僧有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浮屠也叫佛图、塔婆,是梵文的音译,即指塔,原意为坟墓。塔用以收藏舍利,后来也用于收藏经卷、佛像、法器等,因相传以“七宝”装饰,故又称“宝塔”。据《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早期的白马寺建筑,是依照古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期的佛寺建筑样式,佛寺以塔为主体,塔居寺院中心,佛事活动主要围绕着佛塔进行。

    东汉之后历经战乱,齐云塔也几度兴毁。五代之后,庄武李王曾造9级木塔1座,高500余尺。据考证,庄武李王即北宋初期的李继勋。自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起,他花了数年时间,在汉朝所建白马寺之东,创建“东白马寺”,同时也建造了一座木塔。北宋末年,木塔遭“劫火”焚毁。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僧人栖岩彦公,重新建造了一座砖塔,人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或白马寺塔。清代的如琇和尚,依据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称此塔为齐云塔,这一名称此后被人们广泛接受。

    齐云塔的蛙鸣之谜

    来到齐云塔,在塔的南面或北面大约20米处拍手,能够听到青蛙的叫声。这是怎么回事?民间有个关于齐云塔蛙鸣之谜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白马寺一带有个大水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名叫蛤蟆潭。在蛤蟆潭的深处住着一只癞蛤蟆,不知经过几世几劫的修炼,癞蛤蟆成精了。这只癞蛤蟆精不但长了一身烂疮疤,样子丑陋无比,而且还是当地的一大祸害。它一不高兴,就会在潭中掀起汹涌的波涛,搅得潭水四处泛滥,淹没周围大片大片的房屋和庄稼,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缺衣少食。当地老百姓实在恨透了这只癞蛤蟆。

    有一年冬天的腊月初八,这一天正是佛成道的纪念日,天气格外晴朗。有一位托钵游化的老和尚远道而来,路过蛤蟆潭。这位老和尚身穿褐色袈裟,足蹬黄色芒鞋,气度不凡。蛤蟆潭附近的老百姓见到老和尚后,纷纷向其诉说癞蛤蟆精的恶行。老和尚听后,对百姓的遭遇非常同情,决心降妖除怪,收服这只癞蛤蟆精。

    老和尚用左手把钵高高举起,迈开大步来到蛤蟆潭边。当!当!当!他把钵敲得震天响,向癞蛤蟆精宣战!此时,癞蛤蟆精正准备兴风作浪,听到这刺耳的声音,可把它给气坏了,肚子胀得像鼓一样。只听它发出一声怪叫,腾空而起,一下子掀起数十丈高的大浪,想把老和尚淹死。霎时间,天地昏暗,日月无光,阴风怒号,浊浪滔天!

    面对狂风怒浪,神通广大的老和尚像鱼儿一样,时而潜入潭底,时而跃出水面,与蛤蟆精斗法。经过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蛤蟆精早已精疲力竭,只听老和尚大喝一声,把钵一举,“当啷”一声,蛤蟆精便一个筋斗栽进了钵里。

    蛤蟆精彻底失败了。它向老和尚苦苦求饶,请求不要杀死它,它愿意痛改前非,以后永不再做坏事。老和尚慈悲为怀,答应了蛤蟆精的请求。蛤蟆精在老和尚的指挥下搬砖运石,在蛤蟆潭边修建了一座佛塔。因为该佛塔高耸入云,人称齐云塔。

    从此以后,癞蛤蟆精弃恶从善,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好事。有人病了蛤蟆精帮着医治,天旱了它降下甘霖,天热了它送来清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此过了许多年后,蛤蟆精身上的癞皮渐渐蜕化,齐云塔上出现了一只金蛤蟆!到了夜里,金蛤蟆闪闪发光,简直像在高高的齐云塔上点缀了一颗明亮的星星。从此,蛤蟆精就守在塔上,每当人们击掌呼叫它时,它就“呱呱呱”地回应,向大家表示慰问和祝福!

    其实,这只是美丽的传说,从齐云塔上传来的蛙鸣,实际是一种回声现象。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便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在离齐云塔大约20米的地方拍手,声波传到塔身后被反射回来,其中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声波,先碰到塔身并被反射回来,接着,第一层塔檐也把声波反射回来,依次是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等等,都相继把声波反射回来。其中,各层塔檐在反射声波时还形成“聚焦”现象。所以,人们听到的由齐云塔形成的回声,实际上是由好多次简单回声的叠加、延续以及所谓“聚焦”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回声”。这种“综合回声”的频率、响度和音色等与青蛙叫声非常接近,人们就像听到了蛙鸣似的。

    弘扬佛法的比丘尼

    与白马寺庄严肃穆的阳刚之气不同,齐云塔院里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还有那线条柔和流畅的齐云塔,无不展现着其独有的阴柔之美。

    1990年,齐云塔院被辟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这里就成了比丘尼们的活动场所。

    比丘是梵文译音,俗称和尚,是指依佛法受过具足戒(大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尼俗称尼姑,是指依佛法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素有“释源”、“祖庭”之称的白马寺,在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曹魏时期,印度僧人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设立戒坛,同西域而来的受过戒的僧人一起担任戒师,为出家僧人受戒。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200年间,还没有出家的女性,直到西晋末年,这种局面才被一个名叫净检的女子打破。

    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后举家迁居洛阳。净检的父亲名仲诞,曾任武威太守。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净检,受过良好的教育,出家前常为贵族子女教授琴书。

    当时的洛阳,佛学昌盛,西域僧人颇多,在宫城西门外的一个寺院里,有个叫法始的僧人居此弘佛传法,名闻洛阳。有一天,净检前往寺中听法始说法,立即“大悟”,表示愿意从法,出家为比丘尼。

    但是,当时中原一带还没有比丘尼,于是她去求见西域僧人智山。在听智山讲禅诵和戒法时,净检开悟异常,旋即剃发,从智山受十戒。当时随净检同时出家受戒的女子有24人,此事轰动整个洛阳城。净检率领这群女尼,在洛阳宫城西创建竹林寺,作为修行弘法的场所。后来,胡僧昙摩羯多在洛阳设立戒坛,净检等4人登坛受具足戒,成为中国最早受戒出家的比丘尼。净检等人受戒,在中原佛学界引起轰动,各阶层欲出家修行的女性纷纷拜净检为师,比丘尼的数量越来越多。

    而据《僧史略》记载,东汉时期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尼之始也。不管是哪一种说法,第一个比丘尼确实是在洛阳出家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齐云塔院历经多次整修。尤其是1990年的那次整修,不仅扩大了塔院面积,修砌了围墙,还新建了山门、禅房、客堂、放生池、碑廊等建筑,并成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使净检等人昔日弘扬佛法的足迹,得以在高耸入云的齐云塔下,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本报记者 刘保军)【原标题:齐云塔:塔与云的无量佛缘】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5-08-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