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浏览信息

方城:“石猴”跃上百尺竿头

2013/6/20 11:49:44 点击数: 【字体:

方城:“石猴”跃上百尺竿头

方城石猴
 
方城:“石猴”跃上百尺竿头

王忠义老人雕刻的方城石猴

  近日,记者在方城县文化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深入到该县石猴雕刻集中的独树镇砚山铺村和位于县城北环路的方城石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石猴这一民间工艺进行专题采访。采访发现,方城石猴不仅石材独特,玲珑别致,品种多样,寓意深刻,而且传承后继有人。方城县已将石猴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培育,使石猴雕刻工艺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方城石猴惟妙惟肖

  方城石猴雕刻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猴雕刻艺人主要集中在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雕刻石猴的滑石主要产于与砚山铺相邻的杨楼乡尚洞村一座山丘上。

  石猴是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谐音“时候”,中原民间自古就有“时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的说法。方城石猴属于微型石雕艺术品,分选材、制胚、打磨、雕刻、蒸煮、上色、晾晒、涂桐油等工序,其中上色有黄、绿、黑、红四种颜色。雕成的石猴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生动随意,具有刀法简洁明快,色彩强烈鲜明,风格独具神韵,寓意喜庆吉祥的特点。石猴种类有单猴、猴背猴、猴摞猴、马上猴等,蕴含“祖师封侯”、“辈辈封侯”、“马上封侯”之意,是研究中原民俗文化的“活文物”。

  方城石猴薪火相传

  在方城县雕刻石猴的民间艺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今年86岁的砚山铺村王忠义老人。他从15岁至今一直从事石猴雕刻,其雕刻的石猴古朴典雅,简洁传神。在他70余年的石猴雕刻生涯中,曾收徒三、四十人,后有一部分转作他行,如今坚持下来能雕刻的有13人,分别是他的儿子王国庆、王学庆,侄子王华彬、王华振、王学斌、王学才,孙子王玉彪、王亚峰、王亚楠,本村村民李国文、朱金亭、郭德忠、支金堂,可以说是老中青三代皆有。此外,在方城县城从事石猴雕刻的民间艺人有6人。 2006年7月,王忠义老人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7年6月,王忠义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8年6月,王忠义又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城石猴也先后被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7年至今,方城石猴先后在中原文化庙会、澳门河南春节民俗展、洛阳牡丹花会邮展、南阳玉雕节上展出,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方城石猴做大做强
 
  为加大对方城石猴的保护开发力度,发扬光大石猴雕刻技艺,2009年1月,方城县成立了石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集方城石猴文化传播、研发雕刻、生产销售、礼品开发、遗产传承保护于一体,目前拥有员工7人。员工中的李彬今年23岁,是驻马店人,他被方城石猴精湛的雕刻工艺所折服,今年初自发加盟公司旗下,经过4个月的石猴技艺学习,如今已经能够单独雕刻石猴。公司对方城石猴在继承中创新,既保持方城石猴古朴的文化元素,又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开发出财运猴、平安猴等新的石猴种类。公司聘请王忠义老人为技术总监,已注册了“王忠义”商标和“好时候”高标,体现了传统与创新并重的设计理念。

  公司董事长刘向东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开发方城石猴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是使方城石猴这一优秀的民间雕刻工艺传承下去,让方城石猴成为方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闪光文化名片,推动方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高翠平 梁华峰)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文化网(2009-7-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