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浏览信息

末代“美猴王”和他的艺术人生

2013/6/20 11:57:29 点击数: 【字体:

末代“美猴王”和他的艺术人生

    有人说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每位民间艺人都是座博物馆,而任一民间艺人的去世,都将是这个博物馆万劫不复的毁灭。那么,我沉痛的想,王忠义老人的故去,该是怎样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方城石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务院命名的唯一传人,是王忠义老人,因为,当那个手艺活儿不再引人注目,也不能够创造效益的时候,只有这位老人还在坚守着。

    “方城石猴”近些年才重又走进人们视线,这是与民间习俗和旧时乡间生活相伴相生的一种艺术,当地那种米白色的绵软的石头,被民间艺人随手刻成手可盈握的猴子,揣在兜里或者系在腰间,就是一件玩物,那猴子往往憨态可掬,或抓耳挠腮,或搂抱嬉戏,或母子偎依,哪里是猴儿,分明是人了。上山砍柴割草或者下地耕种,困了累了看上一会儿,也是乐子,见了谁家小孩儿,可以任其把玩,大不了送人也不值什么,而且“石猴”、“时候”谐音,送人石猴寓意吉祥,送者收者都高兴。

    刻石猴的石头,指甲就能刮下粉末,这粉末有止血功效,过去的粗笨农活儿,镰刀斧头的,磕磕碰碰流血外伤算是常事,可医药哪里现成?偏这石猴就能止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石猴越叫越响,竟是出了名儿了。石猴产地砚山铺村临近黄石山,此山古庙巍巍,名闻遐迩,传说汉时张良的师父黄石公于此修道隐居,宋代黄庭坚也曾登临赋诗,而每年的庙会更是一方盛事,所以农闲时刻上一些,庙会上去卖,销得很快。砚山铺临近的通衢大道,古称夏路,一直是宛城南阳北上中原的要道,往还者众,临路卖石猴就很方便,一时间豫东鲁西,都有这石猴“出没”。说到村名砚山铺,那可是做黄石砚出了名的,倒也奇怪,附近村庄连绵,但做砚刻猴,却独这一个村子,宋代米芾的《砚史》历数全国名砚26种,列方城石砚为第二,可见盛名已久,制砚艺人捎带刻个石猴,实在是顺手的很。

    但沧海桑田,时代变化很快,新中国以后重农抑商,砚台石猴做的也就少了,民间艺人暇时偶或刻刻,也不过随手赠人,没大用场,及待改革开放,石砚在全国获了几次大奖,刻砚艺人这才多起来,但农业日益机械化,粗笨危险的活儿就少了,各类玩具五花八门,石猴渐渐被人们忘却了。年轻人走四方求学打工,老年人看家管孩子,出不了门的也就制砚,石猴传承危矣!

    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王忠义老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猴子。我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但精神头儿还有,手里拿着刻刀,是那么自然,也分明欣喜自豪。老人说年轻时一家、一村人都靠这个吃饭,哪能就失传了呢?儿辈只有老大做过,孙子辈说不动,不愿学,上完学就打工走了,老人很无奈。近年来政府重视,老人趁势做了不少,卖的也快,人们见那石猴质朴灵动,喜欢得很,就送老人外号:末代“美猴王”。

    同老人攀谈,得知他很感激一位叫刘向东的年轻人。这是当地走出去的赫赫有名企业家。当年刘向东高考落榜,便辞去乡里,效仿前贤,大有“学不成名誓不返”的气概,果不其然,向东在省城混得风生水起,更不忘回报桑梓,扶持家乡文化,配合政府宣传石猴、逐级申报,还在县城给老人提供了更好的创作生活条件,对老人帮助很大,老人后来放心不下卧病十年的老伴,仍旧回到老家生活创作,刘向东也在打开销路等方面给予老人极大帮助,为了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老人让向东物色有志青年继承石猴雕刻技艺,确实做到了悉心指教,毫无保留。

    在外说起来,这国家级非遗唯一传人、末代“美猴王”的名号可谓响亮,但走近艺术大师,才知道声名其实多么虚妄,这一个默默的诚朴的乡间老人,一如那村子四周山岗上随意的一棵老树,并没站成多么奇异的风景,然而,在这默默的背后,却是这个民间草根一族几十年的栉风沐雨、以及对一门技艺的一生坚守。问老人怎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老人说:我不算是能人,有比我做得好的,我原来的邻居,能做一出戏,摆在那里才叫好看,可惜死得早。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的眼里透露着遗憾。

    我答应给老人写篇文章,老人也很平淡,及待回城后几经耽搁,竟是一拖再拖,然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去年春天,这位87岁的老人走完了他平静却不平凡的一生,永远的去了,四处打听,才知道老人的老伴年前不治而终,过罢春节,老人也跟去了。

    是的,难以置信,老人会走的这么快,他高声但充满温情地招呼老伴的神态,还能时常于我眼前浮现,这样一个有情有意的老人,纳于言而敏于行,一辈子质朴谦逊、不求闻达,却坚持着做了一件除了他再没有人能够做成的事,他的身上,有着太多民间艺人的那些闪烁着钻石般光芒的品质。

    河南收藏大家郭力事后感叹:老人走了,留下了那些造型夸张、色彩浓烈、刀法简洁的石猴,然而这看似随意的作品背后,却是这位老艺人匠心独运、心手化一的无可复制的个人审美,还有那传承了千年的石猴文化,王忠义必将成为一个符号、一个高度,然而,还不该成为一个终结吧?

    愿老人九泉安息!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2011-03-0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