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阳日报报道:“边歌边舞庆丰收,一入彩云便化龙。”在南召县云阳镇,每逢喜庆节日,大关社区的云彩灯舞便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节目。这一在当地传承300余年的特色民间艺术,在2013年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成为云阳人口口相传的骄傲和文化品牌。
南召云彩灯是南阳市首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月11日,在云阳镇大关社区,68岁的传承人张轩老人告诉记者,云彩灯出身皇宫,在云阳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寄托着农民祈愿国泰民安、土地丰收的美好向往。
灯舞庆吉祥,见者开怀
1955年2月,南召云彩灯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精彩的演出大受专家和观众好评,被文化部授予大赛一等奖。
据张轩介绍,云彩灯的起源在当地有明确记载。清顺治年间,一名嫔妃命宫中匠人创制云朵状的彩灯,以彩灯伴舞歌唱,受到皇帝赞赏,从而在皇宫王府中流行开来。当时云阳人褚方昌曾在汝南王府任武术教头,回到家乡大关村后,把他在王府见到的云彩灯舞传给了村民。自此该村村民便形成了节日舞灯的传统。
由于种种原因,2000年之后,云彩灯舞表演陷入停滞,从事表演的村民忙于务工经商,这门古老的艺术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2011年,南召县文广新局驻云阳镇分站站长崔珂多次走访云彩灯老艺人,发动群众重新练习手艺,并多方争取资金,终于让云彩灯重现世间。
“曲灯舞”三绝,全国罕有
“云彩灯有三绝,一是灯绝,用木头和纸扎成云朵状的灯,灯上彩绘吉祥图案,连贯起来成为龙在云中腾挪翻卷的意象,且在表演最后能组成各种吉祥的字形;二是舞绝,舞灯时,持灯人首尾相连似舞龙,在黑暗的背景中,只见云彩灯在人手中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舞动,随着队形变换,彩灯随着节奏上下颤动,闪烁明灭、扑朔迷离,如在白云中游移;三是曲绝,云彩灯唱念做打齐全,灯舞有自古相传的曲谱和唱词,舞灯的同时演唱词曲,视觉听觉都很有美感,器乐相伴好不热闹。”崔珂认为,南召云彩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声名远播,堪称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奇葩。
登上大舞台,光彩四溢
最初,云彩灯舞主要表现为求神拜仙,灯上绘制八仙等传说中的人物,后来经过大关人的逐步改进,成为当地农民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民俗艺术。“我们在传承老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用电光源代替烛火,而且重新编配了符合时代的乐曲。”在崔珂等人的努力下,如今的云彩灯舞重现辉煌。
2013年,南召县青年歌手赵东晓登上央视星光大道表演,云彩灯作为当地特色民间艺术,受邀在“家乡美”环节中为赵东晓伴舞。在6月26日演出当天,云彩灯美轮美奂的表演成为全场的亮点,受到主持人和观众的热烈称赞。
如今,云彩灯成了大关的一张名片,这让每一个大关人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