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期,为迎接国庆节,我们在虢国车马坑陈列馆举办了一期豫西民间工艺剪纸临时展览,共展出陕县、灵宝、卢氏民间艺术大师的作品168幅。从筹备策划到陈列展出,先后走进了几十个村落,相继走访接触了几十名剪纸的作者,受益非浅,深受感发。同时为了解豫西民间剪纸工艺的深厚内涵,专程走访了著名剪纸艺术大师,河南省剪纸学会会长李笑白先生,他说:“咱河南的剪纸就是在豫西,豫西剪纸介于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之间,全国剪纸分两派,即南派和北派。河南剪纸豫西最好,这里说的豫西单指陕县、灵宝、卢氏三县,洛宁只沾了一个边,因为洛宁有我这个河南省民间剪纸学会会长的缘故。豫西剪纸介于南派和北派剪纸之间,指的是既不粗犷也不细腻,线条、构图介于二者之间。说到全国剪纸,山西、山东、河南、陕西都有,而山西最好,形成了气候。河南剪纸无形中就是指豫西剪纸,虽然豫东、豫南、豫北也都有剪纸,但很平淡。1951年,省里第一次召开民间剪纸现场会,地点就选在三门峡陕县大营村,为啥全河南省的现场会在大营召开?因为全省就数大营好。”李老还说:“谈到豫西剪纸,其实都在民间,谈到民间剪纸,真是令人痛心。民间剪纸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老。现在从事剪纸的人都是老年人,原因是啥?现在都不时兴剪纸了,做生意经济效益可观。值的乐观的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全国已经启动,民间剪纸的重担就落在我们的肩上,只有做好挖掘研究整理和传承,才能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李先生的一席话引起了我对豫西民间剪纸的特别关注和极大兴趣,小小的剪纸工艺,确能反映出深厚的文化蕴涵,由此,我开始探索研究豫西民间剪纸的来历和价值。
豫西的民间剪纸,发展历史悠久,表现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烂漫,剪刻技法多种多样,充满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民间剪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人们以剪或刀做为工具,以纸为材料,剪刻出各色各样的艺术作品,用来装饰美化生活和烘托渲染环境氛围。刀和剪的发明,大约应追溯到商、周时代。《诗经·鲁颂·闭宫》就有“居歧之阳,实始翦商”[1]的记载。这里的“翦”是“剪”的异体字,其意一样,说明周代已有“刀”、“剪”之类的器物并被人们使用。“纸的发明,大约在西汉初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地区的汉墓中就发现了纸质地图残片,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有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2]。 据文献记载,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鸟贴于鬓角为饰的风尚。《荆楚岁时记》一书中记载有:“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茶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也有“剪纸为小幡”的记载。李商隐在他的《人日》一诗中描写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从以上这些记载可知,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是很早的。剪纸在民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在明、清时期。
豫西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紧紧地和当地民俗活动、岁时节令联系在一起。剪纸的应用,一般是在农历春节、二月二、二月三、端阳节等民间节日,其中以春节为最盛,每当新春佳节之际,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用五彩剪纸把屋里屋外,院落街头装饰得五彩缤纷,热闹非凡,喜庆异常。除节庆以外,婚丧嫁娶更是民间剪纸艺术大显身手的好时期,只不过丧事多使用白纸,喜事多使用红纸而已。
豫西民间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总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
植物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花与果。如莲花、桂花、梅花、兰花、菊花、芙蓉花、牡丹花;葡萄、石榴、柿子、桃子、佛手、西瓜等。动物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鸟兽虫鱼。如传说中的龙、凤、麒麟、貔貅,还有喜鹊、鸽子、梅花鹿、狮子、蝎子、蜈蚣、鱼、猫以及十二生肖属相等。人物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流传较广的戏曲人物和历史人物。
民间剪纸的结构十分复杂,但大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两种表现手法,即单项的与复合的。
单项表现手法是指单纯地表现一种植物、动物或人物,譬如:剪一丛菊花、剪一只狗、剪一个人物,一目了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复合表现手法是指多项地表现多种形式及内容的复杂手法。譬如:不同的植物与植物的复合(莲花和桂花剪在一个枝条上),不同的动物与动物的复合(蛇兔组合于一起的蛇盘兔),植物、动物以及人物的多重组合(福如东海团花,就是把莲花、桂花、菊花、打碗花、石榴花、佛手、狮子、青蛙、如意、元宝、拉羊的妇女、抱兔的小孩等剪在一个大的画面中),其寓意深刻。
民间剪纸的造型十分独特,基本上是两种,即墙花和窗花。
墙花是室内装饰品,不受大小限制,比窗花的灵活性大,可分为单花、组花、套花三种形式。单花即一幅为一个内容;组花是几个不连贯的形象组织相连在一起,按一定的位置和顺序组贴,说明一个内容;套花是几个独立的形象或人物构成一套完整的画面,譬如:“八仙”剪纸,就必须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个神仙,缺一不可。墙花的最大特点是反复使用,贴上揭下,直至陈旧破损,再替剪复制新的,继续使用,贴上墙花的居室,看上去真是满屋生辉,焕然一新,居住者心情舒畅,悠闲自得,乐在其中。
与墙花相映成趣的是窗花。窗花要受大小限制,因古时窗户都有格子,不像现代窗子那么通透,必须根据窗户格子的大小、形状来定,小者精巧玲珑,不过寸许,最常见的是神采奕奕的各种小动物,十二生肖尤为突出,神态各具,惟妙惟肖,稚趣十足。大者盈尺,富丽堂皇,创意新颖,匠心独具,既有花鸟鱼虫团花做装饰,又有时事字语纹样在其中,寓意深刻,紧贴现实。如“自力更生”、“军民团结”、“包产到户”、“发家致富”、“市场经济”、“连年有余”、“三个文明”、“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等等,这一切,使得农家庭院里显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一派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景象。
最具代表、容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莫过于几千年来人们一直祈求的、以吉祥观念为基本内容的文字图符。
我们知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念意识。在中国,尽管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最突出的、最能代表绝大多数人们观念意识的,莫过于“吉祥观念”,它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支撑着民俗文化的向前发展和不断延伸。
吉祥观念是中国人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特定的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向往和追求,并被人们自觉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固定下来,这种吉祥观念是,将某些自然事物和文化事物视作吉祥的观念信仰。只不过这种观念信仰是将万事万物进行了分类并加以区别,相信利用自然事物和文化事物能规避灾祸邪崇,获得吉庆祥瑞,从而,将它们给予多种方式的表现,民间剪纸就是这种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它所表现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喜庆、长寿安康、招财进宝、诸事顺利的祝吉祝祥祝福之语。
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福善嘉庆的最佳表现通常是“五福”、“五福”之说始见于《尚书》。《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3]。这里攸好德的意思是“所好者德”“喜好美德”“攸”是语气助词。“考终命”的“考”当“老”讲,“终命”即“善终”、“寿终正寝不横夭。”“五福”具体指的是五种幸福:一为长寿,二为富贵,三为健康安宁,四为喜好美德,五为老而善终。通常被用来概括人生最大的幸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他的《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云:“事国一心勤以瘁,还家五福寿而康”。五福不但在剪纸艺术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就连每年春节,家家户户贴对子的春联中,五福一词也亦常见,如“人臻五福,花满三春”、“三阳临去地,五福萃华门”、“五福临门”等等,明代以来,“五福”被专指福、禄、寿、喜、财,几乎溶进了世上所有的好事善事,已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品的首选并被人们普遍接受。
儒家经典《礼记·祭统》中有一句名言,“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4],这是“福”的最好诠释。人们在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上,追求向往的生活目标是富贵,富是福的具体化,是物质生活的富有丰足。“丰衣足食”谓之福,“高车驷马”谓之福,“寿比南山”谓之福,“平平安安”谓之福,“国泰民安”谓之福。说到底无非是一个“顺”字。即物质生活的顺利和精神生活的顺畅。“顺”是幸福,但是仅仅一个“顺”字还不足以构成幸福的全部。“福”是无数“顺”的集合,谓之“百顺”的升华。
尽管“福”字的解释很多,但它总的含义无非是长命富贵和吉祥如意,它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在社会上的共同愿望。一般老百姓则认为“平安”就是“福”,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就是老百姓对福字的最形象的解释。日常生活中,福字又往往和寿字联在一起,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佳句,于是,人们对福的追求便部分转移到对长寿的追求,尽管“长寿”的标准不尽相同,但长寿就是福这个观念却是古今一致的。以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长寿文化。 汉字有一万多个,任何一个单独的吉祥字眼都不足以跟“寿”字匹配,唯独只有这个包含一切吉祥内容的“福”字,才有资格跟“寿”字平起平坐。因此,“福、寿”观念表现在民间剪纸作品中真可谓是数不胜数,“福寿双全”, “福寿如意”、“多福多寿”、“寿山福海”、“五福捧寿”、“添福增寿”等等,直到今天,福字的使用率最高,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箱柜上,门楣上,墙壁上等处都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故意把福字“倒”贴,意即福“到”。过新年剪福字,贴福字的习俗由来已久,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全部的希望表达出来,以示寄托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从古到今,人们都希望高官厚禄,尽管只是一厢情愿的非分之想,但作为一种愿望人人都会有的。至于禄字,《说文解字》、《尔雅》都以“福”字去解释。禄字最早见于《诗经·瞻彼洛矣》“君子至止,福禄如茨”[5]。汉人郑玄在笺注中也有所揭示,他说:“爵命为福,赏赐为禄”。接受爵位之封的便是福,得到某种具体赏赐便是禄。禄的基本走向由此透露出来,《周礼·天官·大宰》注说:“禄,若今月俸也”[6]。俸就是古代官吏的薪俸、薪金、薪水,俸禄联姻,说明禄已从“福”较为宽泛的意义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而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内涵。从此之后,禄便以独特身份出现,并且释放出永久而耀眼的吉祥之光环。官越大,俸禄就越多,收入就越丰厚,反过来讲,俸禄越多,也就表明官职越大,级别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禄”实际上就等于“官”,高官厚禄之说就由此而来。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薪水,以及它所包含的“官”的意义,不知多少人孜孜以求,殷殷奋斗,千辛万苦,在所不惜。在追求高官厚禄的漫长征途上,成功者的踪影固然千千万万,失败者的足迹更是万万千千。然而,古往今来,不管怎样,禄永远是悬之于前方的五彩光环,令你无法却步,使你不得不向它进起,甚至铤而走险不择手段也要得到它。
正是由于人们祈禄心理的不断升华,“五子登科”剪纸作品就迎合了世人普遍的官禄愿望,金榜题名,就等于享有俸禄,这是每个人的最大希望和最终期盼。千百年来,民间剪纸艺术家以他们的心血浇灌了禄文化这株长青之树,用他们那勤劳灵巧的双手编织了一个个禄瑞呈祥的花环。
语言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媒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前者以“音”的形式表达,后者以“形”的方式体现,“形、音、义”构成文字的三要素,民间剪纸内容和字体的创意,就是在汉字这一基本特征上加工而成的工艺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语言修辞上谐音借代的方法在民间剪纸字体中得到了普遍而巧妙的运用。“鹿”、“禄”谐音,鹿是禄文化的第一祥瑞物,是求禄者心中的吉祥图腾,它自始至终与官禄相伴随,故以鹿为伴,希望与鹿有缘,让鹿所代表的祥瑞布满自己的生活空间,最具代表的剪纸作品“福、禄、寿”图,其禄即剪成一只梅花鹿代之,很受欢迎。鹿与官有缘,人寄缘于鹿,鹿成了迎禄者与官禄之间的媒介,成了求禄者朝思暮想的吉祥物。当“鹿”被美化之后,鹿、禄相互溶合,促使了禄文化的民俗精华得以健康发展和延伸,历经风风雨雨而长久不衰,直至今日仍保持着相当旺盛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五福寿为先之说,把长寿列为五福之首,只有安康长寿,永享天年才是最大的终极和福份。中国俗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 没柴烧”,就是反映“人在一切在”的道理。因而以为五福中唯寿为重,与基督教徒,印度佛教徒不同,中国人抱持的是一种现世观。他们的理想、幸福大多都寄托于现实生命之中,他们不寻求现世的超脱,而是执着于现世,追求生命的长久与无限。基于这种观点,祈寿心理表现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寿字最早出现于周代青铜器物铭文中,与“寿”字意义相近的字还有“眷”、“孝”、“考”等汉字。文字是反映历史的活化石,这些文字的出现表明,早在殷商时期乃至在此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祈求长寿的观念。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处处可以感觉到人对长寿的强烈渴望。《诗经·小雅·楚茨》就有“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神嗜饮食,使君寿考”[7]。《诗经·小雅·天保》中记载有“如南山之寿,不蓦不崩”[8]。可见这种五福寿为先的思想已经在当时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普遍心态,尊老、敬老已成习俗,长寿也就成了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吉祥祝福用语。祝愿长寿有“君子万年”,“万寿无疆”,祝愿健康的“童心犹在”、“鹤发童颜”。把长寿之人比作日月星晨山川之类有“南山之寿”,比作长寿植物之类有“松柏之寿”;比作长寿动物之类有“龟龄鹤寿”。宋代以后,除了民间剪纸必有寿外,寿诗、寿词、寿联、寿文也随之愈演愈烈,特别是在诞辰庆祝之时,起到了锦上添花、烘托热闹吉祥气氛的作用。元代以后,随着戏曲的逐渐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八仙献寿》、《蟠桃盛会》、《五女拜寿》、《盗仙草》在中原地区已成了达官贵人寿礼中最常见的表演剧目而受到欢迎。
“五福寿为先”的思想意识同时在许多传统节日活动中也不时地表现出来。古代人们不仅重视人事,更重视天命,因而把天空中的南极老人星称为寿星。并从周代开始历代都有奉祀寿星活动。正月初一剪年幡,人们把这些幡插在斗上或贴在门楣上,意思是祝贺至老延年之意。九九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从祈寿敬老,避祸驱邪,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种种以祈寿文化与祈寿活动为民间剪纸寿字的产生提供了生长、生存、延续的土壤。“百寿团”,“如意寿字团”,“如意团万寿”,“多福多寿”,“福寿绵长”等,在寿的文字图案上人们大做文章而把它图案化、艺术化,并在固定模式上不断创新发展,变成了一种生命的护身符。据有关资料公布统计,以“寿”为不同字体图案的剪纸作品就有300多种。其中有单字表意的图案,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有多字表意的图案,“百寿图”、“双百寿图”等等。上了年纪的人常穿有寿字的衣服,枕绣有寿字的枕头,盖织有寿字的被子。农村的炕围上也常绘寿字,进院的照壁雕有寿字或鎏金百寿图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健康长寿,盼望用“寿”这一吉祥图符来保佑自己的美好愿望。
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喜庆,是吉祥富贵福寿的一种形式,是人生道路上的喧天锣鼓,生活中的欢颂乐章。《四喜诗》所说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喜;乔迁新居,家人团聚, 亲朋远来是喜;男得钱财,女身怀孕是喜,凡是超乎寻常的吉祥如意之事都是喜事。纳喜习俗就是营造吉祥如意的习俗。言可以纳喜,物可以纳喜,事可以纳喜。因此,人际交住,开口就有彩头;衣食住行,睁眼便见吉祥;抬脚动手,必求祥瑞征兆。那么,纳喜果真能喜么?不尽然,但是纳喜习俗至少能激励起希望之光,应是其成为现实的一大因素。
用两个喜字组成的图符称为双喜。在民间,它是家喻户晓的吉祥象征, 成为应用广泛,婚嫁之时不可缺少的民间剪纸工艺品,喜字的造型被象征为婚姻的美满和幸福,表达了喜上加喜的心境和意愿。自古至今,嫁娶的人家 都要在门口左右或窗户上下贴大红双喜字,娶亲的汽车要贴上喜字,新房中更要贴上很多喜字,有的地方贴喜字要倒置,以“倒”谐“到”,俗称“喜到”,新婚用的被褥、面巾,织双凤双喜,龙凤双喜,就连新房的每个楼梯台阶上也要贴上双喜,从一楼一直贴到洞房门口。
由于喜庆欢悦是人们无时不刻不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故而民间剪纸作品中的喜字、双喜字也见于日常生活,无论从传统的过去到现代,只要有喜事, 随处都可以见到喜字的踪迹。
祈财心理由来已久,自从个人财产出现以后,对财富的追求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民间对财神的崇拜就是追求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儒家思想的束缚,中国人勇于言义,羞于言财。但是,这种情形并不是人们心态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财的追求可谓始终如一, 在供奉财神之时,人们把对财富的渴望仪式化,几柱香火,一片痴情。财神崇拜固然有向神乞求的色彩,但这并不排斥乞神者决心靠个人的勤奋劳动而致富的正确倾向。人们崇拜财神,并不是不劳而获,而是乞求财神保佑勤劳者心想事成,乞求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由此,我们不应把祭拜财神之举视为一种希图“侥幸”的投机心理,而应该将其视为民间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形式。对财的追求,不仅使民间创造出种种财神,而且也在民间形成了种种关于求财的习俗。门上贴“招财进宝”的团花,盛粮的器物上贴“五谷丰登”。墙上贴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爆竹声声,驱傩送穷”,“财门一开,财水进来”,家家户户不但有贴吉祥招财的图案,而且我的老家直到现在还有大年初一起早开门接财神之风俗,开门后站在门前,口中还振振有词,词云: “初一五更早开门,开开门来迎财神,驴驮金来马驮银,狮子驮着聚宝盆,接财神来迎财神,元宝、财水跟进门,一年财源都广进,吉祥如意福满门……。”招财是一种企望,企望并不是结果,但它驱动着人们为了达到这一结果而努力。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区域,真乃天下一理, 古今中外相同。
豫西民间剪纸工艺图符同其它民间艺术品一样,都是人民长期的智慧积累和大胆实践的结晶。我们研究、挖掘、传承民间剪纸工艺不仅因为它来自社会的下层和广大农村,有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和生活中质朴纯真的美,还因为它是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相传的豫西民间剪纸工艺,具体而生动的将中原民众文化蕴涵显现出来。在时过境迁,某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的文化心态、生活习惯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某种民俗意识可能消失殆尽, 但豫西民间剪纸工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其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而长期独立存在,且被新的时代,新的内容,新的生活,赋予新的民俗意识和新的文化蕴涵,为了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迫切需要认真研究、挖掘、传承已有的、濒临绝迹的民间剪纸工艺技术和艺术,抢救这一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而不懈努力。(原标题:从豫西民间剪纸 看民俗文化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