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郑州商代遗址保护工程日前启动。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维修方案,先行动工的内城南城墙西段维修项目、人民广场地下城墙展示项目、内城东城门段节点复原展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郑州商代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遗址。城池始建距今约3600年,是商代第一位国王——汤所建的“亳”都,商王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郑州商代遗址的布局由内至外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是典型的三重城垣结构,文化层堆积深厚,各类生活遗迹十分丰富。此外,在郑州商城遗址的3座窖藏坑内发现了大批王室青铜礼器,这些出土器物为研究郑州商城使用的下限年代、商王室的祭祀礼制、青铜重器的铸造工艺和装饰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
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为晚商殷墟文明找到了源头,成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基点,对于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商代前期历史、中国早期青铜文明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郑州商代遗址也成为郑州3600年连绵不断城市文明的重要见证,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核心支撑。
郑州商代遗址价值巨大
作为中国早期文明史和世界早期文明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型城市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世人瞩目,郑州商代遗址的保护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961年,郑州商代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名列其中。国家文物局一直十分关注郑州商代遗址的保护工作。自2005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5次视察郑州商代遗址保护工作,要求郑州市认真做好郑州商代遗址的系统保护工作,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郑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郑州商代遗址的保护工作。1984年成立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2000年颁布《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定》。1998年先后对非法占压郑州商代都城东、南城垣遗址本体和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建成了8个绿化景区、城南路文化街和商都文化广场。2004年郑州市政府成立“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和环境整治指挥部”,启动了郑州商城南城垣遗址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2010年初拆迁工作完成,共拆除占压城垣遗址本体和保护范围的建筑3.2万多平方米,投入拆迁资金2亿多元。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到郑州工作不久,即到郑州商代遗址现场调研,后又多次强调,要切实保护好这一珍贵遗产,要以保护工作为契机,推动周边棚户区的改造,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探索商代遗址保护之路
郑州商代遗址的保护工作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从未间断的探索过程。有两大难题摆在保护工作面前。首先,遗址是大型土遗址,难以久经风吹雨淋,保护方案稍有不慎,就会给文物保护带来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从目前看,如何有效保护好土遗址尚属世界性难题。其次,郑州商代遗址城墙建成后即为后代延续使用,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城池使用了3600年的城市,这一特点使郑州商城内历代文化层层叠压,城墙内外、城墙上下密布民宅,甚至城墙墙体也被人掏成窑洞居住,致使慕名而来参观郑州商代遗址的人们失望而归。
如何还历史遗产以尊严,又使民生得到改善,在25平方公里且又处于市区中心的郑州商代遗址保护这一庞大工程面前,是一道十分难解的方程。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保护工作,但多是小范围的修补、绿化,未从根本上解决大环境保护问题,至今商城南城垣周边仍是中心市区最脏乱差的区域。当地百姓十分渴望并多次呼吁改变现状。
面对郑州商代遗址保护两大难题,郑州市委、市政府既十分审慎,又积极探索,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多方征询专家意见,对各种方案改了又改。2004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历经4年,多次论证,2008年才上报国家文物局审定。在保护规划获得批准后,为了使城墙本体的保护更加科学,又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郑州商代都城城墙墙体保护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彻底解决郑州商代遗址较大范围的保护问题,再次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代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并提出要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带动周边40平方公里棚户区、都市村庄、仓储工厂区的地块改造,建设新商都组团,让商城真正成为郑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周围群众切实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