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60岁的王潞生老人走入清丰单拐革命旧址,将父亲王延儒保存下来的3件珍贵文物捐献给了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一件简陋木质工具箱、一页发黄的名单纸、一本早已翻旧了的史料书” 3件文物岁月痕迹浓重,有的甚至已经破损,但每一件文物都意义非凡,它不仅记载着老兵工战士王延儒兵工生涯的点点滴滴,也记载着60多年前那段历史。
“一件简陋木质工具箱”
王潞生代父亲王延儒捐赠的木质工具箱,是1946年在清丰县单拐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参与制造我军军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步兵炮所用的工具箱。大炮制造工程结束后,这件工具箱随王延儒老人辗转山西潞城、南京、西安等地,被王延儒一直当贴身之物保存。
“一页发黄的名单纸”
在这张发黄变软的名单纸上,有20位曾参与“盖亮”号大炮制造的人员姓名。据王潞生介绍,名单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召集“盖亮”号大炮制造人开座谈会时留下的,当年王延儒应邀参加,回来后一直细心保存至今。
“一本早已翻旧了的史料书”
由中国兵器工业历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冀鲁豫根据地军工史料》一书,也是倍受王延儒老人珍惜的心爱之物。前不久,老人特意让孙女把这本书从西安千里迢迢带回濮阳,并多次嘱咐要与其余两件文物一并捐赠给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做保存。
当王潞生将这些历史实物轻轻地递交到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馆长库留锁手中时,库馆长说:“这些历史实物是军工战士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为我们研究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王延儒老先生捐献出来的这些实物非常宝贵,不仅丰富了我们纪念馆的藏品,更是教育下一代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生动教材。”【原标题:“红色后代”清丰单拐革命旧址捐献文物】